当前位置:234小说>武侠仙侠>重生之手握古风闯京城> 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三章左手毛笔右手剑(一)(1 / 2)

宣和三年,江南的雨带着三分缠绵,打湿了临安城的青石板。林夏蹲在“墨香斋”的门槛边,指尖捻着半块断裂的狼毫,眼神却黏在斜对面武馆前那柄寒光凛凛的长剑上。

武馆的主人姓凌,名啸风,据说曾是禁军教头,因得罪权贵才避居江南。此刻他正握着剑柄,剑尖斜指地面,雨水顺着剑脊滑落,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小的水花。“出剑要如笔走龙蛇,收势需似墨落留白。”凌啸风的声音裹着雨丝飘过来,林夏听得一怔——这话竟与先生教他写楷书时说的“起笔藏锋如蓄势,收笔回锋似敛气”如出一辙。

林夏今年十二岁,是“墨香斋”掌柜的养子。掌柜苏文清是个落魄秀才,最大的心愿就是让林夏考取功名,可林夏对四书五经兴趣寥寥,反倒对笔墨纸砚有着天生的亲近,更对武馆里的刀剑魂牵梦萦。

“又在偷看?”苏文清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手里还拿着一卷刚写好的《兰亭序》摹本。林夏慌忙站起,把断毫藏在身后,却被苏文清抓了个正着。“笔墨是用来修身养性的,刀剑是杀伐之物,你一个读书人,总盯着那些做什么?”

林夏咬着唇,小声反驳:“先生说,字如其人,剑亦如人。林教头说剑法如书法,说不定……说不定笔墨和刀剑,本就是一回事呢?”

苏文清愣住了,随即叹了口气,把摹本递给林夏:“你这孩子,心思总在偏处。罢了,今日先生有事,你先把这《兰亭序》摹十遍,若写得好,我便允你去武馆外多站半个时辰。”

林夏眼睛一亮,接过摹本就冲进了书房。案上的砚台刚磨好墨,泛着温润的光泽。他左手握住毛笔——这是他从小的习惯,别人都说左手写字不成体统,可他左手握笔时,手腕更稳,笔锋也更灵动。蘸墨、起笔,“永”字的第一笔横画缓缓铺开,墨色在宣纸上晕染,竟隐隐有几分剑刃划破空气的利落。

窗外的雨还在下,武馆那边不时传来剑风呼啸。林夏写着写着,忽然觉得左手的笔和想象中右手握剑的姿势渐渐重合,横如劈剑,竖似直刺,撇若撩剑,捺像斩击。等他回过神时,十遍《兰亭序》已写完,最后一个“之”字的捺脚,竟带着几分剑势的凌厉。

苏文清进来检查时,看着案上的字,眼中露出惊讶。“这‘之’字的捺脚,颇有筋骨,倒像是……”他话未说完,就见凌啸风推门而入,手里还拿着一把短剑。

“苏掌柜,叨扰了。”凌啸风拱了拱手,目光落在林夏的字上,又看向林夏的左手,“方才在门外,见令郎左手握笔,笔法竟有几分剑韵,不知可否让我一观?”

林夏紧张地攥紧毛笔,苏文清却点了点头。凌啸风走到案前,拿起一张写好的字,细细端详:“横画如剑劈青石,竖画似剑插深潭,好一个‘笔剑同源’!苏小友,你可愿学剑?”

林夏猛地抬头,眼中满是惊喜。苏文清正要阻拦,凌啸风却接着说:“苏掌柜莫急,我教他剑,不是为了让他好勇斗狠,而是让他领悟‘文武相济’的道理。写书法需静心,练剑需强身,二者结合,方能成器。”

苏文清沉吟片刻,看向林夏期待的眼神,终是点了点头:“好,但有一条,不可荒废学业,每日需先完成书法功课,再去学剑。”

林夏用力点头,左手握紧毛笔,右手仿佛已握住了那柄渴望已久的长剑。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宣纸上,墨色的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微光,像是在诉说一个关于笔墨与刀剑的传奇开端。

自此,林夏的日子便在墨香与剑影中度过。每日清晨,他先在书房练字,左手握笔,一笔一划都格外认真。苏文清会站在一旁指点,从笔法的提按顿挫,到章法的疏密布局,细细讲解。“书法讲究‘意在笔先’,下笔前要想好字的形态,就像出剑前要想好招式的走向。”苏文清的话,林夏记在心里,写每一个字时,都先在脑海中勾勒轮廓,再落笔书写。

巳时过后,林夏便拿着那把凌啸风送他的短剑,去武馆学剑。短剑长二尺有余,剑身轻薄,适合初学者使用。凌啸风教剑的方式很特别,不像其他武师那样先教劈砍刺撩,而是让林夏先练站桩。“站桩如练字时的坐姿,身姿不稳,字写不端,剑也握不牢。”凌啸风说着,示范起“马步桩”,双腿与肩同宽,屈膝下蹲,腰背挺直,双手呈握剑状放在胸前。

林夏跟着学,可没站多久,双腿就开始发抖。“坚持住,练字要心定,站桩也要心定。”凌啸风在一旁提醒,“你想想写‘竖钩’时的感觉,笔锋下行时要稳,出钩时要劲,站桩也是一样,下盘要稳,上身要劲。”

林夏咬着牙,脑海中浮现出写“竖钩”的场景,笔锋缓缓下行,墨色均匀,到末端时稍顿,再用力出钩。他试着将这种感觉融入站桩,双腿渐渐不再发抖,呼吸也平稳了许多。

站桩之后,凌啸风开始教林夏基本的剑式。“第一式,‘墨点江山’。”凌啸风手持长剑,剑尖向下,缓缓抬起,再猛地向下点出,“这式就像书法中的‘点’画,起笔要轻,落笔要重,力透纸背,剑也要力透剑身。”林夏握着短剑,模仿凌啸风的动作,可剑尖总是不稳,要么点得太轻,要么偏了方向。

“左手写字时,你是如何控制笔锋的?”凌啸风问道。林夏想了想,说:“手指要灵活,手腕要有力,根据字的笔画调整力度。”“练剑也是如此。”凌啸风握住林夏的右手,“手指握剑要松紧适度,手腕要灵活,出剑时根据招式调整力度,就像你写‘点’画时调整笔锋一样。”

在凌啸风的指导下,林夏渐渐找到了感觉。他右手握剑,左手虽然没握笔,却习惯性地保持着握笔的姿势,仿佛在空气中书写。每一次出剑,都像是在宣纸上落下一笔,有轻有重,有缓有急。

日子一天天过去,林夏的书法和剑术都有了进步。他的左手书法越来越有特色,笔锋凌厉中带着温润,被苏文清称赞“有剑胆琴心之韵”;他的剑术也日渐熟练,“墨点江山”“横剑断云”“竖剑穿石”等基本剑式,做得有模有样,凌啸风说他“剑招中藏着墨意,是块学剑的好料子”。

这天,临安城举办“文武交流会”,邀请了城中的文人墨客和武师豪杰。苏文清带着林夏去参加,凌啸风也一同前往。交流会上,有文人当场挥毫,有武师表演武艺,十分热闹。

轮到林夏时,众人见他是个孩子,还想用左手写字,都露出不屑的神色。林夏却不怯场,左手握笔,蘸满墨汁,在宣纸上写下“墨刃同辉”四个大字。字体苍劲有力,笔画间仿佛有剑风流动,引得众人惊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