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第三百五十九章 干劲十足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百五十九章 干劲十足(1 / 2)

朱雄英查阅账册的同时,杨思义这才开口解释道:“皇孙殿下,这是大明官员,今年该发的年终奖,最终统计出来的结果。”

随手翻了几页后,朱雄英这才疑惑道:“可是统计的过程中出了什么问题?还是这个数字与事实不符?”

杨思义连忙道:“皇孙殿下,这上面的数字没有任何的问题。”

冷汗不断顺着杨思义的脸颊上滑落,时不时还艰难的吞咽一口口水。

要不是金额过于巨大,自己也不会主动前来叨扰皇孙殿下。

这个回答,着实让朱雄英感到愕然。

不解道:“既然没有问题,杨尚书来此的目的是?”

听到这样的话语,杨思义的老脸顿时如同吃了死苍蝇一般难看。

只能硬着头皮开口道:“皇孙殿下,下官以为,百官们为朝廷全心全意效力,发放年终奖更是无可厚非。

但账册上的数字,实在是过于巨大,所以臣此番前来,只是想向殿下确认一下,是否要按照账册上内容进行?”

如此话语,再结合账册上的内容,朱雄英也终于弄清楚杨思义来此的目的了。

户部尚书这个掌管大明钱袋子的男人,之所以会专门到自己面前跑一趟。

恐怕也正是因为这上亿两的纹银,一个任谁看了都会觉得心疼的数字。

只是他们永远也无法意识到,现在的朝廷,坐拥海外的银矿,以及皇家银行在背后做支撑。

按照以往的眼光来看待问题,这上亿两的数字,属实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但皇孙朱雄英却知道,因为自己提出来的赏罚制度。

最终结果计算出来这样的一个数字,完全是合情合理。

在一条鞭法及考成法的实施下,如今的朝廷,可谓是一手萝卜,一手大棒,将朝廷的官员们,治理的服服帖帖。

谁都不敢轻易伸手,心中更加清楚,只要自己能够完成这个年度的考成法,自己便可以拿到巨额的奖励。

一个两个官员为了奖励奋斗不可怕,可怕的是大明境内所有行省的官员们都闷头奋斗。

如此一来,得到年终奖资格的官员何止千万,所有官员都在努力工作。

一个人拿到奖励的金额并不大,但汇总后,那个数字实在是难以接受。

对此,朱雄英并不以为意,反而感到十分的欣慰。

庞大的数字下,说明如今的大明官员,已经没有胆子去贪污,去收贿赂。

当然,不是说官员们没有胆子去贪污受贿,而是他们在位时,的的确确为百姓们做事了,这一点毋庸置疑。

还有,能够得到年终奖越多的官员,那就说明他们为百姓们做的好事越多,对于朝廷来说,自然也就越需要他们。

如今想要发放这些奖励,数字看似庞大无比。

只是实际上,朝廷所能够得到的好处,远远要超过发放下去的奖励。

所以,朱雄英非但觉得账册没有任何的问题,反而觉得这种赏罚制度,是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康庄大道。

随即合上账册道:“既然没有问题,那就按照记录发放即可!

本皇孙既然定下这样的制度,自然就要执行~!”

见皇孙殿下都这样说了,杨思义悬着的一颗心,这才缓缓落下。

毕竟这个数字实在是过于庞大,没有得到殿下的首肯,户部自然不敢轻易做主。

……

杨思义捧着账册出了御书房,冬日的暖阳洒在金砖地面上,却没让他紧绷的神经松快半分。

方才皇孙殿下那句“按制度执行”说得轻描淡写,可那近亿两白银的数字,仍在他脑子里嗡嗡作响。

回到户部,他当即召集各司主事,拍着案几道:“都打起精神来!皇孙殿下有旨,年终奖按账册足额发放,三日内必须把银子分到各省布政司,再由他们逐人派发,谁也不许延误!”

消息像长了翅膀,半天就传遍了京城官场。

翰林院编修李东阳刚写完一篇贺岁赋,就听见同僚们在廊下议论,起初还以为是谣传。

直到下午吏部送来考核结果,他看着自己名下“考成优等,赏银八百两”的字样,手里的狼毫笔“啪嗒”掉在宣纸上,晕开一大团墨渍。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