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28 章 调研城关镇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28 章 调研城关镇(1 / 2)

车轮碾过坑洼的柏油路,卷起一阵干燥的黄土。

两辆黑色的公务车,一前一后,驶离了多水县委大院,一头扎进了初春时节依旧带着寒意的乡野。

李毅飞靠在后座,车窗降下一条缝,带着泥土和青草气息的冷风灌进来,吹散了车内暖气的燥闷。

他目光沉静地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野、村庄。

此时戴鹏宇坐在副驾,拿着平板电脑,时不时低声和陈玉秀确认着行程细节。

陈玉秀坐在李毅飞旁边,抱着笔记本,手指在键盘上飞快敲打,整理着刚拿到的第一手资料。

后面那辆车里,坐着办公室的小王和一名司机。这队伍,精简,务实,透着一股不事张扬却目标明确的劲儿。

第一站,城关镇。

车子还没完全停稳,镇政府大门口台阶上站着的几个人影就快步迎了上来。

为首的正是镇党委书记姜波,一个四十出头身材微胖的干部。

旁边是镇长蒋洪江,身材精干。

稍后一步的是镇纪委书记张浦,神情严肃。

“李书记!欢迎县纪委各位领导莅临城关镇检查指导工作!”姜波热情地伸出双手,迎了上来,声音洪亮。

他身后的蒋洪江和张浦也连忙上前。

李毅飞下车,伸出手跟姜波握了握,力道不轻不重:“姜书记,蒋镇长,张书记,辛苦了。”

目光在三人脸上快速扫过,最后落在张浦身上,停留了半秒。

张浦下意识地挺了挺胸。

“不辛苦!李书记您才辛苦!外面冷,快请里面坐!”姜波侧身引路。

年前县里那场力度空前的整治工作,余波犹在,谁也不敢小觑这位年轻却作风硬朗的县纪委书记。

小会议室里,暖气开得很足。汇报开始。

姜波首先汇报,从“党建引领”讲到“经济腾飞”,从“民生改善”说到“社会稳定”,数据详实,成绩斐然。

蒋洪江适时补充些具体项目。

轮到张浦汇报纪委工作时,他拿出准备好的稿子,声音平稳地念着“强化监督执纪”、“深化廉政教育”、“信访态势平稳可控”等常规内容,听得李毅飞眼皮微垂,手指在膝盖上无意识地轻轻敲着。

“张书记,”李毅飞等张浦念完,忽然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地打破了会议室原有的节奏,“你刚才说,去年受理信访举报X件,办结率百分之百。

这X件里面,重复访、越级访的有多少?真正解决到群众心坎上的,又有多少?”

张浦一愣,额角瞬间见了汗,拿着稿子的手有点不稳。他下意识地看向姜波。

姜波脸上的笑容收敛了些,解释道:“李书记,基层工作千头万绪,有些群众诉求确实比较复杂,需要时间……”

“复杂不是理由。”李毅飞打断他,目光转向姜波,语气平淡却带着分量,“姜书记,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更是检验我们执政能力和干部作风的试金石。

纪委的同志,职责所在,必须履职尽责。对违纪行为,要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尤其是那些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行为,更要严肃查处!这是红线,也是底线!”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三位镇领导,最后又落回张浦身上:“监督责任是沉甸甸的担子,不是停留在纸面上。

要深入下去,真发现问题,真解决问题。当前关键时期,确保稳定是硬要求,城关镇位置特殊,绝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出问题!”

几句话,让姜波脸上的笑容彻底消失,蒋洪江眼神更加审慎,张浦面皮紧绷。会议室里的气氛,瞬间变得凝重。

接下来的“参观”环节,更像是一场精心编排的表演。窗明几净的便民服务中心,工作人员笑容标准;

台账记录一丝不苟;信访接待室里,登记本干干净净。一切都显得过于规整。

“李书记,这都中午了,食堂准备了工作餐,您看……”临近饭点,姜波再次开口,试图挽留。

李毅飞抬手看了看表,语气不容商量:“饭就不吃了,后面还有安排。你们的心意领了。

工作,”他目光再次扫过三人,“落实到我刚才强调的要求上,比什么都重要。走了。”

车子驶离城关镇政府大院,后视镜里,姜波三人站在门口挥手的身影越来越小。

“啧,这姜书记,汇报起来滴水不漏。”戴鹏宇坐在副驾,忍不住低声说了一句。

李毅飞没接话,闭着眼,靠在椅背上。城关镇这地方,离权力中心太近,关系盘根错节。姜波的心思,他看得明白。

刚才那番敲打,是必要的提醒。他手中掌握着关于城关镇某位副职与辖区内开发商关系异常的线索。现在还不是动的时候,但态度,必须鲜明。

“领导,下一站,李集镇。”陈玉秀看着行程表汇报。

李集镇。这个名字在李毅飞脑子里转了一圈,立刻浮现出三个关键词:偏远、困难、基础薄弱。

二十分钟后,车子拐上一条更窄、坑洼更多的乡道。路两旁的景象也变了,低矮的砖瓦房,零星的店铺,路上行人不多,透着几分萧索。

镇政府大院比城关镇小了许多,围墙斑驳。听说县纪委书记来了,镇党委书记周大富和镇长刘智匆匆从办公室里迎了出来。

两人年纪都不小了。周大富五十多岁,头发花白,脸上刻着岁月的痕迹,穿着件洗得发白的夹克。

刘智也四十好几,黑瘦精干,但眉宇间带着忧虑。两人站在车旁,脸上是长期处于困境、对上级检查既感压力又不得不应对的复杂神情。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