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盐侠> 第五十九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2 / 2)

周姨娘急得捶胸口,哭道:“如果我在他身边,绝对不会让他吃的……”她一直反对相爷吃蟹。

吕倩倩跪在父亲的床前不知所措。她真后悔购买了螃蟹。

顾玉生急命备车,他要亲自到太医院请太医。

可是,太医尚未到,吕丞相已经绞痛得断了气。

办完了吕丞相的后事之后,周姨娘因伤心过度也病倒了。顾玉生和吕倩倩请医抓药,奔走不停,可是她们病情还是一天比一天重,不到半个月周姨娘便撒手尘寰,去同吕丞相团聚去了。

这年秋末,黄河上中游暴雨成灾。当今圣上任命顾玉生到灾区赈灾。由于黄河堤坝多处决口,顾玉生上书朝廷请求拨款进行修复加固。当今圣上批复了顾玉生的上书,并为黄河堤坝除险加固拨出专款。同时下旨封顾玉生为工部尚书,而免去其兵部尚书职务。

随后的两车,顾玉生把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留在京都的桂花园,自己一个人来到黄河边的都水外监驻地澶州,吃在堤坝,睡在堤坝。经过两年的努力,黄河中下游的险情基本除去,并得到应有的加固。

顾玉生回京之后,被当今圣上封为副丞相,可以在政事堂上参与会议和讨论国政了。可在他当任副丞相期间,当今圣上也起复了覃丞相的小舅子王武良为兵部尚书。

顾玉生在副丞相的位上尚未坐满一年,王武良便向朝廷参了他一本,说他任西北路军元帅时,滥杀战马。

这事若真的追究起来确实是大事。因为南汉朝廷早就是有“杀战马者死”的法令。如今吕丞相已经死去,朝中的大臣们有谁愿意来为顾玉生辩解呢?

“一个也没有!”顾玉生在心里暗暗叫苦。

这事当今圣上倒是心知肚明,但问题是如今的皇帝也不想让顾玉生继续待在京都了。

顾玉生在心里自己骂自己道:“顾玉生,这是你活该!谁叫你性情耿直,不善于权谋和策略?又得罪了那么多人!当今圣上不砍你的头颅,那是顾着以前的情面,是对你格外开恩啦!”

不久,顾玉生被罢去副丞相任,出知阳州。

阳春的四月,山峦叠翠,碧水传情。

顾玉生带着夫人吕倩倩、儿子顾玉玉和女儿顾诺诺等家人离开了京都,去阳州赴任。

送行的有顾玉人、戚琼琼、段昭月、顾大宝、平阳长公主赵婧、顾二宝、顾三梅、顾四宝、顾五梅、顾玉茹、张大郎、张二郎、张三郎和张小洁。

此时,顾玉玉己是十八岁的小伙子,已定了亲,又是国子监的生员。顾玉生本想把他留在京都,同哥哥顾玉人的家人一起生活,以便来年参加乡试。可是顾玉玉是贤孝儿子,执意要陪着父亲到阳州赴任。

顾玉生问道:“玉玉儿,你不想参加来年的乡试啦?”

顾玉玉对父亲说道:“爹爹,孩儿十八岁了,可是同爹爹相处的日子加起来还不足五年时间!您就让孩儿在您身边多待一些日子吧?”

早晨的天空,就像情人的脸,一会儿杏花春雨,一会儿阳光明媚。顾玉生感觉如今的朝堂就像早晨的天空,让他琢磨不透。

顾玉生默默地行走在官道的最前面,哥哥顾玉人紧跟其后。

走着,走着,他突然想起在玉哈关城楼上那夜的梦境来。戚琼琼在梦境里的每一个动作和说过的每一句话都让他回味悠长。

顾玉生喃喃自语:“原来你是神仙,有先见之明啊!”

顾玉人听了,问道:“二弟,你说什么?我听不明白。”

顾玉生知道自己失神了,忙停止脚步说道:“大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哥哥,我们就此别过吧!……”

顾玉生的话还未说完,只见走在后面的戚琼琼一把搂过顾诺诺失声痛哭道:“诺诺,大姨妈的小心肝!今后无论到那里都要照顾好自己。到阳城之后一定要听爹爹和二娘的话,不能任性!你要常到戚家盐店看望外公外婆……”

顾诺诺拿着手帕,,一边给戚琼琼擦眼泪,一边说道:“大姨妈,别太难过!您的吩咐诺诺已经记着啦!我们离去之后您们在京都也要照顾好自己!不要为诺诺担心!诺诺在阳州会经常想你们的……”她也哭出了声。

金色的十月,顾玉生一家人抵达阳城。

这年末,中原出现了农民反叛。原因是赋税太重了。

顾玉生上书朝廷,建议减少一些公共事务开支,放缓一些基础设施建设的步伐,合理调整赋税政策,减轻百姓负担。可是朝廷认为,目前正是百业待兴的时候,国库需要银子,因此对顾玉生的上书一直不理不睬。

顾玉生知道,中原那些叛匪迟早会流窜到阳州的。目前阳城的城墙破旧低矮,当务之急是必须动员居民加固城墙──城坚池固才能保境安民。

从第二年春天开始,顾玉生便发动阳城内居民对城墙进行维修加固。而居民们缺少的是银子,都愿意以劳代资。“有银子的出银子,有劳力的出劳力”这是顾玉生发动居民修理城墙的有效方法。因此,阳城的城墙很快得到维修加固。

这年夏天,“邻省贼”一万多人真的流窜到阳州。他们围攻阳城半个多月,但由于阳城城坚池固,“邻省贼”最后无功而退。

这年的中秋节,顾玉生带着吕倩倩、顾玉玉和顾诺诺回晒盐场度假。

在路上,吕倩倩看见东河两边都是荒地,便问道:“相公,为何东河两边荒地如此之多呀?”

顾玉生环顾了东河四周,说道:“因为东河常发生水灾,两边荒地常被淹没,常常颗粒无收,所以附近的村民都不愿意开垦。”

吕倩倩认真地对顾玉生说道:“你这位阳州的父母官也该治治东河啦!”

顾玉生抱拳施礼道:“谢谢夫人的提醒。”

这年冬天,东河进入枯水期,顾玉生便动员东河两岸的村民对东河进行清淤,疏通水道,加高河堤。

不久,顾玉生又遭到王武良等人的弹刻,说他在维修加固阳城城墙时,强征民夫。

顾玉生一面上疏自辩,一面要求辞官还乡。结果当今圣上下旨,真的让顾玉生致仕了。从此,他告别了充满是非的官场,回到晒盐场生活。

一天,顾玉生和吕倩倩一起押车运盐去阳城。过东河渡口时,吕倩倩发现东河两岸还是荒芜一片。

吕倩倩问顾玉生:“相公,东河经过整治已经很少有水患了,为何两边荒地还是如此之多呢?”

顾玉生说道:“这两边都是湿地,开垦出来能种什么呀?”

吕倩倩看了看说道:“开垦出来能种水稻等粮食作物。”

顾玉生说道:“开垦也需要人力和银子,可是百姓无钱啊!”

吕倩倩说道:“相公,这两年我们晒盐场也攒下一些银钱,不若我们用来开垦这片荒地吧?”

顾玉生问道:“我们辛辛苦苦攒下来的银钱不会打水漂吧?”

吕倩倩拍着自己的胸脯说道:“只要你同意保证有赚无赔。”

顾玉生又说道:“我们的银钱够开垦这片荒地吗?况且这些荒地原是有主的,我们必须从地主手中购买出来才可开垦。这也是一笔大开支!”

吕倩倩说道:“银钱不够可以借呗。”

顾玉生问道:“向谁借?”

吕倩倩说道:“这个不用你操心,本夫人有的是方法!”

不久,顾玉生和吕倩倩在戚薇殷源源和继母惠儿的帮助下,购买了东河两岸近一千亩的水荒地。他们雇工一边开垦一边播种。

忙了一天,顾玉生躺在床上正准备睡觉,可吕倩倩却在翻箱倒柜──为了购买耕牛、农具和播种,她把藏在箱子底下的私房钱都全拿出来。她的银子有长形的、方形的、圆形的、椭圆形的,大小不一,都堆在小茶几上面。

吕倩倩对床上的顾玉生说道:“当家的,我藏的私房钱都全部拿出来了,你的呢?”

顾玉生用手指着茶几上的碎银,笑着说道:“我的私房钱不是已经全部交给你了吗?”

吕倩倩骂道:“说谎不打草稿!什么时候呀?”

顾玉生翻身起床,坐在床上一本正经地说道:“我的私房钱就是我自己!在第一次见你的那天晚上我便把自己交给你了,那我的私房钱也是在那天晚上交给你啦!”

霎时,吕倩倩的脸全涨红了,嗔道:“越老越不正经,越老脸皮越厚了……”

回想着吕倩倩半嗔半喜的骂声,顾玉生躺在床上思绪万千:她本来是一只金丝鸟,为了我顾玉生,一生都在等待和无奈中度过;她既勤劳又能吃苦,格局大,智慧过人;她本可以嫁个金龟婿,却一生只钟情于我顾玉生一人,把一切都献给我顾玉生……

“她是一个多么痴情的女人啊!”顾玉生在心里暗暗感叹道。

想着,顾玉生突然伸出双手,把吕倩倩紧紧搂住……

金色的十月,吕倩倩管理的稻田收割了──大丰收。

秋闱时,顾玉玉获得阳州第一名。为了不耽误儿子的前程,吕倩倩便悄悄地为儿子准备行李。她希望儿子马上上京赶考,参加春闱。

顾玉玉的未婚妻是功臣后代已故的忠武将军杨文华的大孙女杨谨。这两天顾玉生也接到亲家杨孝派人送来的书信,说女儿待字闺中已二十岁了,望顾玉生择吉日让女婿顾玉玉迎娶女儿。还说阳州离京都太远,送女儿到阳州来不方便,建议在京都的桂花园结亲最妥当。

顾玉生和吕倩倩早就希望儿子进京了。

早饭后,吕倩倩拿着杨孝的书信,对顾玉玉说道:“玉玉儿,你未来的岳父大人已经来信催婚了,我和你爹爹希望你马上启程进京,一是参加春闱,二是在桂花园里迎娶杨谨,三是送妹出嫁。行李娘已经给你们准备好了,明日是吉日,你们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爹,娘,日子还充裕,就让孩儿在家再陪爹爹几天吧?”

顾玉生说道:“玉玉儿,这回是你们兄妹一起进京。”

顾玉玉高兴地说道:“爹爹,有诺诺陪伴,孩儿在路上就不太孤寂啦!”顾玉生捋一捋自己的胡子,笑着说道:“其实,你爹爹三年前就定下你妹妹

诺诺的婚事了。婆家姓解。她的未来婆婆姓关名怡,是朝廷的一名女将,是个急性子。你未来的妹夫姓解名方,和你爹爹一样,都是文武‘双探花’”。

顾玉玉惊讶地问道:“解方那小子已经中进士啦?是什么时候的事呢?”

顾玉生捋着胡子说道:“他少年得志,三年前便中文武‘双探花’啦!”

顾玉玉问道:“他们现在住在哪里呀?”

段玉生说道:“解方的爷爷奶奶已经去世;解方现在是翰林院修编,他和他的母亲关怡都住在京都的桂花园。你关怡舅妈已经多次来信催婚啦!”

顾玉玉说道:“我知道关怡舅妈的脾气,她确实是个急性子。”

顾玉生捋着胡子继续说道:“玉玉儿,你这次进京肩负着三大重任:一是参加春闱;二是自己完婚;三是送妹妹出嫁。事不宜迟,明天就启程吧!”

顾玉玉说道:“我一到京都便要应付春闱,那有空闲来筹备自己和妹妹的婚事呀?”

顾玉生说道:“爹爹已经修书给你大伯和两位伯母,委托他们筹备和主持你们的婚礼。而大伯和两位伯母素来办事都妥当,请你和诺诺放心就是。”

第二天,顾玉玉和顾诺诺最终离开了晒盐场,向京都去了。

顾玉生、吕倩倩、惠儿和木明绚站在路口一直挥泪,直到天黑才往家里走。

东河渡口自顾玉生回晒盐场之后一直太平。可是,最近却又再现一宗人命案。

半年前,东河岸边一个叫谢宅的小村庄的一个少妇晚归时被人奸污后杀死在河边,阳州府派人侦查了几个月,一直没抓到凶手,至今这个案子尚未结案。

顾玉生也去看了作案现场,发现凶手的做案手法和当年那子“采花大盗”做案相似。于是,他又同当年一样,每晚穿着夜衣夜裤,蒙着面到东河渡口附近埋伏。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