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军不得不花时间伐林取道,水师也就不得不停下来等待步军,以保持齐头并进之势。
这就导致水师半日就能到达的距离,大军需花费十日不止。
但在大江沿线作战,水步军缺一不可,当年先帝因为天下炎热,命大军舍舟船上岸,最后直接被陆逊看出了破绽,才有了夷陵之败。
不多时,山雾也彻底散去。
武冠侧插白羽的陈到登至楼船最高层,向天子请命:“陛下,一切都准备妥当,可以发兵!”
“好!”刘禅首肯,与陈到一并行至旗舰舰首。
不多时。
将纛竖起。
鼓声响起。
令旗舞动。
“——咚咚。”
两山之间,江面之上,回应旗舰的鼓声自远处响起。
“——咚咚”。
南北两岸,鼓声也随之滚来。
早已列好行军队列的汉军,在鼓声的催动下开始整队。
仅仅一通鼓罢,刘禅目之所及的汉军步卒便已前后左右各自对齐,原地站定不动,等待后续旗号。
待刘禅旗舰上的大鼓之声再次响彻群山大江,分列南北两岸的汉军步卒才缓慢向前蠕动。
由于刘禅所在旗舰启程需稍晚片刻,刘禅便随陈到一并舍船上岸,登上大江北岸最高一坡。
俯瞰之下。
只见十余里间,挂着铃铛的车马排成了一条条长龙,有的上山,有的下山,络绎不绝。
目之所及的大江上,舟船也开始向东徐行,在舵手、船夫、纤夫高亢的呼喝声中,渐次消失在某处被高山绝壁遮挡的陡弯。
再看向上游,某个同样因高山遮蔽而丧失视野的大转弯,不断涌来数以百计的艋艟、斗舰、漕船。
大江两岸没有宽阔的官道,伐吴的部队真的拉得太长了,后头的队伍甚至还在白帝城,而先头部队已经距巫县二十里不到了。
当年先帝伐吴,据说七百里间,鼓声不绝。
刘禅当时还觉得是夸张,如今看来,或许是写实。
又大约一个时辰后,刘禅与陈到回到旗舰之上。
“叔至将军,公全、辟疆、定疆他们的队伍,是不是快要到吴人第一道防线了?”
陈到不假思索颔首:“他们行军最快,又穿山越谷走了一段险路,应该是到了。”
顿了片刻,陈到又道:“或许…已经与吴贼交手了也未可知!”
巫县。
西林关。
关前有一条小径,蜿蜒曲折,不能望见首尾。
小径两侧,密林巨木夹道。
傅佥、张固、雷布三人统率的大汉前锋,就在小径与密林中,与阻道吴人战在了一起。
山下原本有五百余吴军士卒,以鹿角数重、深沟数道阻道。
被傅佥带过来的精锐甲士八百人一举击溃,当场斩首六十余级,俘虏百余,剩下三百余人都顺着这条幽深的密林小径溃逃上山。
傅佥率众追上山来的时候,果然遭遇了藏于密林的吴军伏兵千余人。
然而出乎了这支伏兵的意料,追上来的这一小股汉军,并没有因为大吴军伏兵的出现,而呈现出丝毫丧胆惧怕之色。
反而像是饥渴了三年五载后突然见到赤条条女子的生猛汉子,眼神里只有疯狂的欲望。
“杀贼!”
“雪恨!”
汉军将士极有默契,一个个在震声大吼后疾步冲上前去,与同样冲上来的吴人战在了一起。
一时间,“杀贼雪恨”的慷慨之声与喊打喊杀之声震山动谷。
方圆三五里范围内,飞鸟扑翅,走兽惊逃。
负责此次伏击的大吴宗亲,荡寇将军孙秀因为在高处指挥的缘故,对此方战局看得很清楚。
明明是大吴伏兵占据先手,但那群追上来的蜀军,却是凶残无比,不到小半刻钟便实现了反客为主,把大吴伏兵打得溃败连连。
恐惧、丧胆之色,没有出现在蜀军士卒的脸上,反而出现在了由他统率的将士脸上。
“吴狗死来!”傅佥本就人高马大,此时面覆天子所赐狻猊铜面,再加上一身刀枪不入的盆领重铠,让他看起来仿佛一尊杀神。
在傅佥高呼杀贼的同时,前几月才随他一起在西城大破吴贼的将士也丝毫不慢,齐齐振刀上前,卯足了劲砍在吴人身上。
刀兵撞击声不绝于耳。
接着便是吴人此起彼伏的惨叫声。
几乎是一瞬间,最前排的吴人便躺了一地。
“杀!”又是十余汉军上前。
他们身披刀枪不入的盆领重铠,面目狰狞,完全放弃了防御,双手握着沉重的长枪、大斧,直接就撞进了吴军当中。
由天子去岁发掘出来的大汉刀匠蒲元,以双液淬火法锻造而成的宿铁钢刀,径直贯穿了吴人铁铠,深深砍入吴人骨肉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