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三国:王业不偏安> 第240章 初战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240章 初战(1 / 2)

瞿塘峡。

大江之上。

天光熹微。

刘禅自楼船最高层推门而出。

对着大江下游方向伸了个懒腰。

如今正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之时,不论是大江南北的山岭千重,还是奔流不息的大江本身,俱皆笼罩在凝结不散的厚重湿雾里。

十丈之外,水失其涛。

百丈之外,山隐其形。

天地之间,白茫茫一片。

一阵寒风裹着湿雾吹来。

龙纛猎猎,刘禅顿时困意全无。

护卫舱外的赵广看着立于船头的天子衣着单薄,便返身回到舱内,再回到甲板上时,手上奉着一件裘袍大氅,覆在了天子身上。

刘禅自己动手将大氅裹紧,而后转过身来,看向与赵老将军有三分相像的赵广:

“辟疆,你也去准备吧,龙骧郎们藏锋已久,如今也该到了一试锋芒的时候了。”

赵广退后半步,毅然抱拳称唯。

其后招来心腹司马季舒,吩咐了几句后便离开楼船,跳上一艘走舸轻舟,没多久便融入江雾当中。

自刘禅亲征以来,虎贲军的职能便已经从皇宫宿卫,转换为大汉的野战精锐。

在刘禅还都长安、大奖群臣后,原本的虎贲中郎将董允便完全放权,将印绶及四千虎贲郎交由新任虎贲中郎将关兴统率。

至于护卫他这天子人身安全的任务,在斩曹真一战后,便已经交给了与他共过患难,并过生死的赵广,及名为龙骧郎的武卫。

龙骧郎负责内围。

虎贲郎负责外围。

而龙骧郎,又是从虎贲郎里优中选优而得,如今不过八百余人。

刘禅培养龙骧郎的宗旨,并非是培养悍卒死士,而是培养一批忠于国家、忠于他这天子的中层军官。

这些龙骧郎平素里反复学习、练习的,也并非杀人技。

而是统兵、治兵、用兵及简单的策略等种种提升他们多方面综合素质的高阶技巧。

杀人技,他们本就很精通了。

关中、汉中诸战太过关键,这些龙骧郎又都还太过稚嫩,综合素质还不足以担当重任,只能干一些勇士死士能干的活。

而此番东征巫县,沿途有大大小小的关卡七八座。

大汉此役又有很高的容错率,正好把巫县以西的这些关卡当作龙骧郎的试剑石,磨砺一番,看看这些龙骧郎究竟是利刃还是烂铁。

过了一个时辰。

日头逐渐升高。

江雾山雾渐渐散去。

微带暖意的阳光,从两峡缝隙间投入大江。

数以百千计的大小船只,把刘禅目之所及的大江塞得满满当当,看起来似乎一点缝隙也无。

然而灵活轻快的走舸轻舟,仍然能够在江面上往来穿梭,将一道道军令向各战船传去。

荡漾起来的水波光亮粼粼,不断摇晃着那些停泊不动的舟船。

比走舸大一圈的艋艟造得又窄又长,如此形状,能够使它们在江面上迅疾如飞。

船头铸有铁皮包裹的撞角,专门撞击敌船。

覆盖船身的生牛皮,既能防箭防石防火,也能对吴军战舰专门用来砸船的撞锤形成有效缓冲,不至于被砸一下就沉船。

经过几个月的熟悉,刘禅也知道了,战船并非越大越好。

对于处于大江上游的大汉来说,这些造价便宜、建造迅速、数量繁多的拥有坚固撞角的艋艟,才是真正的主力中坚。

借着湍急的水势,一个撞击便可能直接摧毁一艘大船,就像后世,几千块的无人机就能摧毁价值百万千万的精密单元,可谓性价比之王。

而对于吴国水师来说,由于总要逆流作战,拥有撞角的艋艟并不如何实用,反倒是船身宽大、厚实,能够承受更多次撞击,承载更多水师的大型战舰更为吃香。

所以,吴军水师更擅长在江面宽阔、水流平静的地方作战。

下游的巫峡江面并不宽阔,水流湍急,显然利于处于上游的汉军,所以吴军并没有在铁索关前安排舟船横绝江水。

而是把主力战船全部驶入了铁索关上游三四里外,一处向陆地内凹五六里的大型港湾中。

一旦汉军舟船欲从江面冲击铁索关,那么吴军舟船就能够从上游的港湾中驶出,那时候,居于上游的就变成吴军水师了。

吴军水师本就独步天下,一旦让他们居于上游,汉军水师基本没有获胜的可能。

也正是基于这点,吴军根本就不惧汉军水师顺流而下,所以将防守的力量主要放在了铁索关,也就是守卫横江铁索的几座关卡。

昨夜刘禅与陈到、陈曶、傅佥、张固诸将议事到凌晨,终于敲定了此番伐吴的所有细节。

于是今日天还未亮,方圆三十里范围内,大汉水步军三万余人便已得到了陈到调令,整装待发。

白帝至巫县虽不过八十余里,但那是水路,或者说直线距离。

大汉伐吴必须水陆并进,步军翻山越岭,日行不过十里有余。

有时候遇到险阻,走不了十里。

六年前能允许大军通过的道路,如今许多已经崩坏,不能行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