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过程轻松有趣,不知不觉半个小时就过去了。
评估结束,系统音再次响起:“王建国先生,评估完成。您的动手能力、空间感知力和责任心评分极高。系统为您推荐以下三种未来职业路径,请选择您最感兴趣的一项:”
屏幕上出现了三个选项:
1.【智能仓储系统维护工程师】
2.【机器人集群调度员】
3.【高精密零部件质检师】
每个选项后面,都有详细的视频介绍、工作环境、薪资范围和晋升通道。
王建国看着屏幕,眼睛慢慢瞪大了。
他看到那些穿着洁净工作服的工程师,在窗明几净的环境里,操作着他看不懂但感觉很高级的设备。
屏幕上显示的最低月薪,是他以前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他的心,猛地热了起来。
他颤抖着手,选择了第一个选项。
“选择确认。现在,将为您生成个性化学习方案,预计学习周期为45天。学习期间,您将获得全额生活补助。祝您学习愉快。”
接下来,王建国体验到了什么叫“沉浸式学习”。
他戴上一个轻便的头盔,眼前立刻出现了虚拟的智能仓库。
一位虚拟导师,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手把手地教他每一个部件的原理,每一种故障的排除方法。
他可以反复拆装,反复模拟,不用担心犯错。
AI系统会根据他的学习进度,实时调整教学难度和方式。
他发现,那些曾经看起来高深莫测的知识,竟然如此简单易懂。
他三十年没有过的学习热情,被彻底点燃了。
不只是王建国,体育馆里的每一个人,都经历着同样颠覆性的体验。
有人发现自己有设计天赋,有人发现自己对数据分析异常敏感。
这个由【未来职业教育与社会资源再分配系统】驱动的培训中心,就像一个超级伯乐,精准地发掘出每一个人被生活尘封的潜力。
两个月后。
当鹤城郊外那座宛如天外来客的盘古工业园正式落成时,第一批完成再培训的五千名“新工人”,也拿到了他们的结业证书和新的工作合同。
王建国穿着崭新的蓝色工装,胸前挂着“维护部一组组长”的胸牌,站在他即将负责的那个巨大如山的自动化立体仓库前,激动得热泪盈眶。
他做到了。
他一个快五十岁的下岗煤矿工人,如今成了一名月薪过万的“工程师”。
这一幕,通过直播镜头,传遍了全世界。
那些曾经预言“人道主义灾难”的西方媒体,集体沉默了。
那些曾经联名上书的国内企业家们,看着电视里王建国那张充满希望和自豪的脸,感到了深深的震撼和一丝寒意。
他们猛然发现,林天手里握着的,根本不是什么毁灭工人的武器,而是一把能点石成金,重塑一个时代劳动力格局的……神之权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