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芸的爹是御医,自然是识文断字,自小就教女儿学识。没想到史芸也是聪慧,一学就会,史父高兴之余便教女儿医术。日子过得快乐安宁。到了史芸十岁时,史父救了邻村一个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感激无比,见史家只有一个女儿,他正好有个儿子,便上门提了亲。史父也打听过,这教书先生为人正直,家风很好,便同意了。哪知才答应没几天,教书先生的儿子下河游泳给淹死了,亲事只得作罢。这事也曾让两村的人议论过,不过那教书先生明事理,事情也没掀起多大风浪,只是史芸的名声隐隐有点不好了。
到了十二岁那年,史父又给女儿定了一门亲,是个忠厚的农家子弟。偏是巧了,也是定亲没几天,雨天路滑,那孩子不小心摔了一跤,太阳穴正磕在坚硬石块上,顿时一命呜呼。这下说什么的都有了,那农户虽说忠厚,但到底没有见识又迷信,也怨上了史家。史芸的名声彻底坏了,人人都说她克夫,再没人敢来提亲。到了十四岁那年,有个农户因自家有个瘸腿的儿子一直没说到亲,焦急之下便也不顾史芸的名声,找来媒婆去求亲。本来史父是不会同意这门亲事的,只是因为两年前的事,他气结于胸,身体一直不好,想着将来女儿是要婆家依靠的,便松口了。哪知人算不如天算,就在定亲的当天,那瘸腿儿子发急病死了。顿时四乡八镇的人说什么的都有。史父一气之下病倒了,在他看来,那那家的瘸腿儿子因为几天前被疯狗咬了这才导致身亡,这些愚民竟然将全部罪过安到他女儿头上,他怎能不气。这一气狠了,缠绵病榻不到半年便撒手人寰。
史家只剩下一个快满十五岁的史芸和一向唯唯诺诺只知道以夫为天的史母。好在史芸以前也曾跟着父亲出过诊,给不方便的女子看过病,附近的人都知道她会看病,虽然得了克夫的名声,但也不妨碍治病救人。毕竟哪儿都需要大夫。乡邻对她家倒是一直客客气气,只是再没人敢来说亲。私下里这望门寡的帽子也安在了史芸的头上,都喊她史寡妇。
史芸对此倒是浑不在意,家里养了几条大狗,防着无赖小人,她也放话出去,绝不出诊,平时都是在采药人手中购些药材。尽管如此,找她看病的人也还是很多,毕竟她爹的名声,她的医术,那可都是金子招牌。她日子过得倒是不错,只是嫁人的事,她是彻底死心,反倒是觉得这样生活倒也不错。
两人都说了些心底的话,关系一下子就拉近了。又互相知道了对方的“秘密”,更觉亲密,一开始就达到了闺蜜的级别。铁桂花知道史芸识字,便拿了铁柱的玉佩让史芸看,那上面有个字,她不认识。史芸认识这是个“翕”字,解释说这字的读音和西方的西一样,有和顺、聚合的意思。铁桂花似懂非懂,又将玉佩挂回了孩子的脖颈。
第二天天气放晴,铁桂花亲自送史芸回去了。之后她常带着孩子挖些药材去送给史芸。一来二去,两人越来越熟悉,渐渐心里都生出一种不可言说的感情。只是她们毕竟是乡下女人,这种有悖伦常的事,她们哪敢说出口。只能深埋心中,反复试探对方,又甜蜜又烦恼着。这一切都被铁柱看在眼中。史芸很喜欢这个孩子,她发现孩子非常聪明,便建议铁桂花送孩子去学堂识点字。铁桂花想想觉得有道理,跑去一问,上学的束脩可是不少,这还不包括孝敬给老师的好处。如今两个人生活的花销让她实在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