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问题更毒了,直接把所有流程细节都和玄乎的“天时气运”挂钩,要求精确到刻,还要规定颜色材质,简直是要把钦天监拖进所有繁琐细节的泥潭里!
老监正看到这第二份文书时,眼前一黑,差点没背过气去。
“恶毒!何其恶毒也!”
他捶着胸口,“这是要活活累死老夫!精确至刻?避忌颜色?他们怎么不问问太子殿下那日该先迈哪只脚?!”
但对方句句打着“遵圣意”、“求完美”的旗号,他根本无法拒绝。
钦天监上下顿时也陷入了一片愁云惨雾之中,再也没人能悠闲喝茶了,全都扑在浩如烟海的典籍里。
拼命寻找那些近乎刁难的“理论依据”,试图编出一套能唬住人、又不至于将来出岔子完全无法自圆其说的复杂规程。
就这样,原本只是内务府和六部在水深火热,现在钦天监也被彻底拖下了水。
三大衙门之间公文往来骤然频繁,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看似客气实则刀光剑影的机锋。
今日你挑我推算的时辰不够“吉”,明日我质疑你拟定的仪仗犯了“冲”,后日他又来请教若遇阴雨该如何“顺应天时”……
整个朝廷为太子妃遴选之事,陷入了一种奇特的、全员高度紧张又互相使绊子的忙碌状态。
而端坐龙椅之上的康熙,看着底下臣子们为了“尽善尽美”而“精益求精”(互相折磨),反而觉得颇为满意——看来臣工们都和他一样重视此事,都在竭尽全力嘛!
唯有毓庆宫的太子爷,听着何玉柱打听来的各部院扯皮的最新战报,只能无奈地扶额,再次默默吩咐:“再去库房挑些安神补脑的药材,分送……嗯,这回三家都送吧。”
*
这场由太子妃遴选引发的、蔓延于内务府、六部与钦天监之间的“暗战”,持续了约莫大半个月。
起初,只是内务府和六部单方面给钦天监找茬,钦天监疲于应付,原本观星测候、推演历法的清闲日子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埋首故纸堆,绞尽脑汁应对那些刁钻古怪的“天学问答”。
老监正熬得眼睛都红了,对着手下博士哀叹:“造孽啊!早知今日,当初皇上赏茶时,老夫就该躲起来喝!”
但钦天监毕竟也不是吃素的,被逼到极处,也豁出去了。
本着“要死一起死”的原则,他们开始了精准反击。
比如,礼部精心修订了无数遍的大婚仪程草案好不容易呈递御前,康熙刚略一点头,侍立在旁的钦天监官员便会状似无意地沉吟道:“皇上,依臣愚见,此番仪仗途经玄武门之时辰,似与今日星图所示之‘小耗’方位略有重合……
虽无大碍,然若能微调半刻,避其锋芒,或更能纳福聚吉?”
康熙一听,关乎宝贝儿子的气运,立刻重视:“哦?既有此说,礼部再斟酌斟酌,务必万全!”
礼部官员:“……”
钦天监我日你大爷!那仪程我们改了十八遍了!
又比如,内务府呈报预备下的太子妃候选闺秀所用衣料样本,康熙正觉得一款苏绣云纹的挺不错,钦天监博士立刻“忧心忡忡”地开口:“皇上,此纹样华美无比,然其经纬走向,乍看似乎暗合了南方‘朱雀’之火性,今岁恰逢……
呃,臣恐其性过烈,与太子殿下温润之体略有微冲?不若选用更为中正平和之水波或缠枝纹?”
康熙皱眉:“有道理!保成体弱,确该谨慎。内务府,换!”
内务府郎中内心咆哮:“这云纹都用了百八十年了!冲个屁啊!你们钦天监就是故意的!”
就这样,三方你给我找点不痛快,我回敬你一点小麻烦,虽都不是什么动摇国本的大事,却足以让彼此本就繁重的工作量雪上加霜,精神时刻紧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