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太皇太后的声音低沉下去,带着无限的感慨,“这孩子,从小就没让哀家真正操过心,懂事得让人心疼。
他心里装着孝道,装着责任,唯独把他自己放在了最后。”
她沉默了片刻,最终缓缓道:“既然玄烨还在斟酌,保成本人也是这个意思,那便……再看看吧。
总要他自己觉着好,才是真正的好。”
话语里竟也透出和康熙如出一辙的“舍不得”。
皇太后笑着点头:“皇额娘说的是。儿孙自有儿孙福,缘分到了,自然就好了。
咱们保成那样的人才品性,还怕找不到可心的福晋?
如今且让他安心养着身子,才是顶要紧的。”
太皇太后颔首,将名册轻轻合上,推到一边,语气坚定了几分:“是啊,儿孙自有儿孙福。
咱们老了,就享享含饴弄孙的乐趣就好。
这些事,让皇帝自己操心去。
他什么时候觉得合适了,什么时候再说。咱们啊,就不催了。”
皇太后微微笑道:“都听皇额娘的。保成开心,皇上开心,咱们也就安心了。”
于是,当康熙还在琢磨如何说服两位长辈暂缓催促时,慈宁宫和宁寿宫早已达成了默契,将那选太子妃的名册暂且束之高阁。
*
夜色已浓,宫灯在青石板上投下长长的、静谧的光晕。
乾清宫内的更漏声清晰地传来,康熙从一堆名册和奏折中抬起头,揉了揉有些酸涩的眼,看向一旁安静坐着的胤礽。
烛光下,胤礽的侧脸显得有些苍白,眼下带着淡淡的青影,虽依旧坐得端正,但那份倦意却逃不过老父亲的眼。
康熙立刻心疼起来,语气里带上了不容置疑的催促:
“都这个时辰了!保成,你快别在这儿陪朕耗着了,赶紧回去歇着!夜里风凉,仔细又咳嗽。”
胤礽闻言,从自己的思绪中回过神,依言起身,动作流畅地行礼:“是,儿臣告退。皇阿玛也请早些安歇,国事虽重,亦需珍重圣体。”
康熙挥挥手,脸上是慈爱又略带责备的神情:“朕知道了,你快回去。梁九功,多点两个灯笼,照着太子回去,路上仔细些!”
“喳!”梁九功连忙应下,手脚利落地安排去了。
胤礽再次躬身,这才缓步退出了乾清宫。
*
一走出殿门,晚春略带凉意的夜风便拂面而来,吹散了殿内浓郁的龙涎香气和一丝疲惫。
胤礽深深吸了一口清冽的空气,抬头望向墨蓝色的夜空,一弯新月皎洁,周围散落着疏朗的星子。
他静静地望了片刻,几不可闻地轻轻吁出了一口气。
一直屏息跟在身后的何玉柱见状,这才敢上前一步,将一件薄披风轻轻搭在胤礽肩上。
胤礽拢了拢披风,唇角弯起一个极淡的、带着点无奈的弧度,声音在寂静的宫道上显得格外清晰:“皇阿玛一片爱子之心,只是……为此事如此劳心费神,太过辛劳,反倒让孤心下难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