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的永康帝在做什么?他正在和王道长设坛做法,以期沟通上天。结果上天没有沟通成功,却听到刘全匆匆从外面跑了进来,口中疾呼:“陛下,皇宫外有人敲响登闻鼓,百官如今已经在宫门外等候,您是否要更衣上朝?”
永康帝原本被打扰了,心中就有一股怒气,如今听说登闻鼓被敲响,更是大怒:“何人胆敢敲响登闻鼓?”,想了一下又马上道“速给朕更衣!”。
说完一边听刘全讲解了事情的始末,一边将上朝的朝服穿戴完毕。
等了解了事情大概之后,永康帝的脸色阴沉如水,冷笑了一声:“将那封奏折给朕拿过来!”
第九十三章对峙
太和殿内肃立着文武百官,恭恭敬敬地垂首低头,不管此刻内心究竟是何想法,但是在永康帝面前,却都不敢展露分毫。
跪在大殿中央的岳谨言面如金纸,气息不稳,显然承受着身体上巨大的痛楚。原因无他,想要敲响登闻鼓,必须先受五十军棍,能硬生生的挺过这五十军棍,已经是条汉子了!更何况岳谨言只是一介书生,如今只是拼着一口气在撑着。
岳谨言身材矮小,肤色略黑,长相更是一般,属于那种扔在人堆里丝毫不会引人注意的那种人。可今天就是这么一个人,惹得永康帝亲临,满朝文武陪同,势必要把他为挚友申诉的冤屈给公诸于众!
在右手边第二排第二列站着的就是当今刑部尚书沈修文,此刻他头上冷汗涔涔,明明是冷的哆嗦的天气,可是沈修文额头上的冷汗却怎么也擦不完。
“啪”的一声,那道血书奏则直接扔到了沈修文的脚边,“沈修文,你好好看看这道奏则,你可有何华要说?!”永康帝神色凌厉,看向沈修文的眼神更是冰冷,声音虽未拔高,但是语气中的不满之意,已经是非常明显。
沈修文双腿一软,就跪了下来,这件事发生的太过突然,从知道到入宫不过短短半天时间,他根本来不及反应,此刻心中也是七上八下,毫无底气。只是沈修文不愧是浸淫官场三十年的老臣,虽然知道这岳谨言上奏的十桩罪行,不说桩桩属实,里面过半还是真的,但是此刻表面上却仍旧保持着一个二品大员该有的风范,重重地叩了一个头,声音有些颤抖道:“皇上,老臣为大明兢兢业业数十载,您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岳御史不知为何被小人蒙蔽,竟是呈上如此血书,桩桩见见要致老臣于死地!皇上明鉴,求皇上救救老臣啊!”
沈修文说完后,抬起头时脸上已经是老泪纵横,一副老臣、忠臣的模样立马在永康帝面前展现了出来。
沈修文已经年过六十,宦海沉浮三十年遇到过无数大大小小的危机,这说话也是非一般的老道。只听这短短几句话,不仅仅提到了他为整个大明做的贡献,也暗指岳谨言的奏折一派胡言,是有人攻讦他而设下的阴谋,又拉拢了他和永康帝之间的一片君臣情谊。这样的言语机锋,才是真正的老江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