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科举官途> 第164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4章(1 / 2)

年前给上峰送礼早就是大家心照不宣的规矩了,更何况今年还是京察之年,上峰对他们的评语可是非常重要的。林清的一手青词功夫得永康帝看中,如今又送了这么个礼,朱炳文也来了个礼尚往来,评语上自然都是溢美之词。

像这样的一来一往,就是你好我好大家好,和谐社会。

可惜并非所有人都像翰林院上下那般和谐,事情的起头是一个七品官的奏折。

照理来说,京城里每个官员的奏折都会先集中到内阁,由内阁辅臣们先行批阅,对奏折进行分类,票拟意见后上交给皇帝批阅,而每一封奏折都会由一个部门的上官先经手,有些不能上报的会被秘密和谐掉。

而一个七品官,根本都没有权利直接写奏折,除了一种身份的七品官,那就是督察御史。

督察御史虽然只有七品,但是他有监察百官之权,只要是都察院的折子,都可以直接上达圣听。只是永康帝久不理朝政,都察院这边也日渐式微,那些小小的七品督察御史大部分都是作壁上观,很少行使这项权力。

而这名叫做岳谨言的督察御史,却是做出了一个让人出人意料的举动,以血书写下奏折:弹劾刑部尚书沈修文收受贿赂、私放囚犯、贪赃枉法、黑白不分,种种罪责共计十桩,桩桩死罪!

一个小小七品督察御史,弹劾当朝正二品大员,并以血书写就,这分明就是在死谏啊!

但凡脑子清醒点的人也都知道,得罪了当朝的二品大员,一部之长会是什么下场,可是那岳谨言却已经全然不顾,宁愿断送仕途或者性命,也要弹劾沈修文,这其中的梁子,可算是结大了!

而其中的渊源,还要从两年前说起。

岳谨言有一位同门师兄,名叫韩博文,两人在读书时是志同道合之辈,互相引以为知己。岳谨言家中贫寒,只有一寡母与他相依为命,读书赶考的费用不是一般小户之家能负担的起的,因而纵使岳谨言为人聪慧,读书又奋发上进,在中了秀才后,就已准备放弃科考了。若不是韩博文屡次上门劝解,又资助了岳谨言一笔银子,让他继续参加乡试,岳谨言根本没有机会考中进士,留任京城。

或许在这个世界上,除了岳谨言的母亲,对他来讲最重要的人就是他这个同窗挚友韩博文。这份情谊,是雪中送炭,是少年意气,是知遇之恩。

只是岳谨言为人就像他这个名字一样,谨小慎微,读书虽然有天分,后来也入选了庶吉士,最后还是被分配到了都察院这个如今已算冷门的衙门,做着七品小官,不争不冒头,很容易让人将他遗忘。

而韩博文则被外任到湖州的归安县做知县,归安也算一个富裕小县,韩博文为人正直也有抱负,一心想要将归安县治理好,奈何却因为一桩官司惹上了杀身之祸!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