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等附议!”
“请陛下严惩国贼!”
话音刚落,立刻有十几名官员出列附和,声势浩大。
韩川心中一凛,好家伙,这是连审都不审,直接就要灭族了?
他下意识地瞥了一眼珠帘之后,那三道模糊的身影似乎也因这突如其来的发难而微微骚动。
就在这群情激奋之时,一个粗犷的声音如平地惊雷,悍然炸响。
“末将反对!”
众人骇然回头,只见武将队列中,一名身形魁梧如铁塔的将军阔步而出。
他身披赤金锁子甲,面容刚毅,眼神锐利如鹰。
正是威武将军,卫河!
淳皇后亲弟弟的儿子,李楚的亲外甥!
满朝文武,瞬间哗然!
谁也没想到,第一个站出来唱反调的,竟然是李楚的外甥,淳皇后一系的嫡系将领!
卫河对周围的惊愕目光视若无睹,他对着龙椅上的韩川和珠帘后的三宫太后重重一抱拳,声震屋瓦:“陛下,三位太后娘娘!王进一事,末将以为,定是奸佞构陷,小人诬告!”
他猛地转身,虎目圆瞪,直视李楚:“舅父!你口口声声说王进谋反,可有真凭实据?东梁那边,至今未有任何兵马调动的消息传来!难不成,王将军是靠着一张嘴造反的吗?!”
这番质问,掷地有声,让原本喧嚣的大殿瞬间安静下来。
韩川的眼中闪过惊奇。
太有意思了!
他原以为三宫太后早已将朝堂牢牢掌控,没想到在这件事上,她们的内部竟然出现了裂痕。
是谁?
是谁有这么大的能量,敢在三宫太后的眼皮子底下搞小动作?
韩川的心底,第一次对这朝堂斗争,产生了真正的好奇。
“放肆!”李楚被外甥当众顶撞,气得脸色铁青,指着卫河的手都在发抖,“你这是何意?难道非要等王进那反贼的大军兵临城下,踏平了这太和殿,你才肯相信他反了吗?!”
“末将不敢!”
卫河毫不退让,梗着脖子,声浪更高,“末将只信证据!一日没有王进起兵的实证,他就还是我大梁的东梁王!我大梁的军人,可以战死沙场,马革裹尸,但绝不能死于朝堂之上,死于无端的猜忌和构陷之中!”
“你……你这是强词夺理!”
“我这是据理力争!”
两人当朝对峙,一个文官之首,一个军中新贵,舅甥反目,针锋相对。
文武百官们则窃窃私语,交头接耳,现场一片混乱。
一边,是以御史大夫李楚为首的“主杀派”,他们个个义愤填膺,唾沫横飞,恨不得立刻将东梁王王进挫骨扬灰。
另一边,则是以威武将军卫河为首的“主保派”,他们多是武将出身,坚称同袍不可轻辱,凡事必须讲求证据。
出人意料的是,卫河身后附和的声浪,竟隐隐压过了李楚那边。
韩川端坐于龙椅之上,他一言不发,只是那双本该天真烂漫的眸子,此刻却如深渊般幽冷,在李楚那张涨成猪肝色的脸上刮过。
就在这剑拔弩张之际,一个清朗的声音自文官队列中响起,不高,却清晰地传入了每个人的耳中。
“李大人,好大的官威啊!”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一名老态龙钟的官员缓步而出,正是安国公,明黎。
明黎先是对着韩川与珠帘后行了一礼,随即转向李楚笑道:“李大人,据本官所知,东梁王府上下数百口人,已被您派去的‘心腹’给软禁起来了,怎么,您这御史大夫,如今是兼了刑部尚书的职,还是领了兵部调兵的权?”
“你……你血口喷人!”李楚气得浑身发抖,指着明黎的手指几乎戳到他脸上,“老夫那是为了防止贼人逃脱,保全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