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巴黎奇迹”
随着巴黎战役的持续,作为巴黎战斗群的参谋长,埃里希觉得这支目前正在巴黎死顶条顿军队的布尼塔尼亚的部队与自己所在的条顿部队相比就不是一个时代的部队。
虽然双方在技术水平上相差不大,从理论上来说对方拥有的装备,条顿部队也能够拥有,帝国的工业部门只需要一点时间就能够针对这些装备的概念拿出类似的样品。
但是埃里希认为真正让双方在战斗力上拉开这种近乎令人绝望差距的并不是装备,而作为布尼塔尼亚部队指挥官的乔对于军事的理解已经完全超越了这个时代。
那些由从未有人设想过的自行火炮,突击炮,坦克,步兵战车,与步兵组成的战斗群,能够像是热刀切黄油一样轻易粉碎条顿部队的防线。
即便是在巷战这种环境,即便配合他们的部队是高卢人的二线甚至三线部队,甚至是刚刚拿起枪投入战场的民兵。
这都丝毫不影响这些布尼塔尼亚部队,碾碎任何挡在他们前方的敌人。
现在所有巴黎战斗群的军官们都确信一件事,如果这些布尼塔尼亚人没有来守卫巴黎,那么他们早就攻下了巴黎。
甚至如果布尼塔尼亚人派来的不是这支部队,而是其他部队,哪怕特么来的是那些1914年能够用精确射击压制机枪火力的老不屈者们再来上一两个师,他们现在都能够将控制区推过运河区。
可是来的偏偏是这么一支部队。
你说他们数量多吧,在前线部队统计过所有出现的坦克编号之后,条顿军官们认为,这支部队的规模即便加上那些辅助的步兵最多也就一个团。
但是没有人真的敢将这支部队当做一个团来对待,甚至就算是这支部队被分散开,组成一个个小战斗群在战场上充当救火队之后,突破了高卢人防线的条顿部队最不想遇到就是这支部队。
而比在进攻中遭遇这支部队来,条顿人更不想看到这支部队出现在自己的防线面前。
毕竟那种将重炮像是重机枪一样,顶到第一线作战的方式,让这些从小接受正规军事教育的条顿军官们纷纷表示,我看不懂,但是我大受震撼。
物理意义上的震撼,毕竟六十磅炮所发射的炮弹砸在掩体上的时候,还是稍微有那么一点威力的,通常来说挨了这么一发炮弹之后,在附近掩体中的人,大都会变得青一块紫一块,东一块西一块的。
而上一个能够这么把大炮当做手枪使的人,在历史上也确实有那么一点地位,现在通常被人尊称为大帝。
虽然乔远远不能与那位曾经在大革命后,镇压了整个旧大陆,打落了无数顶皇冠的大帝相比。
但是这些新兵器与新战术的密集出现,也已经让乔成为了条顿人巴黎战斗群的军官们,公认的最难缠的对手。
至于作为高卢陆军总指挥与巴黎城防司令的亨利上将?
祝他长寿!
尤其是在突破巴黎北方防线之后,条顿人从战场上获得了布尼塔尼亚部队抛弃的那些新型坦克残骸。
作为参谋的埃里希自然在部队拖回了这些残骸,准备在运送完补给的列车返程时,带去日耳曼尼亚做战果展示前,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来检查了这些残骸。
虽然这辆坦克残骸几乎已经被完全损毁,属于是一堆不可修复的废物,但是当埃里希钻进这些充满着焦臭味的战车内部,尝试感受这些车组是如何作战时。
埃里希发现这些坦克与之前他们所遭遇的那些高卢坦克,还有布尼塔尼亚人的坦克都有着极大的区别。
虽然埃里希本人并没有驾驶过坦克作战,但是埃里希还是能够看出来,这些新坦克在设计思路上已经与现在那些,把人和武器塞进去能动就行的坦克完全不是一种东西。
这些坦克的设计者在这条道路上走的比他们都远,都深。
又一次,埃里希对乔产生了好奇,他很想知道乔这个在条顿报纸上,被称为是被迫上战场,象征着布尼塔尼亚已经发了疯,快要撑不下去象征的家伙,与在丧事喜办的布尼塔尼亚报纸上被称为‘我们时代的英雄’的究竟是一个什么人。
实际上就在埃里希对乔产生好奇的同时,布尼塔尼亚国内的报纸,甚至包括大洋彼岸旗合众国的报纸都在对这次巴黎战役进行报道的同时,也对这场战役中作为最大亮点的巴黎特遣队还有乔进行疯狂地进行吹捧。
毕竟无论是对于布尼塔尼亚还是旗合众国的记者来说,世界末日不可怕,没有新闻能写才可怕。
世界大战这种时时有新闻,处处有消息的状况,或许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一场灾难,但是对于这些无冕之王们来说,那简直不能说是老天爷赏饭吃,而是老天爷追着喂饭吃,属于是天上掉金块的大好事。
当然就算是搞新闻,也是需要立场的,这个时间这个地点,要想规避战时新闻管制,那自然就只能尽力报道巴黎坚定抵抗。
至于为什么高卢人会在巴黎抵抗你别管,反正坚决抵抗就是了。
只是就算是在巴黎进行坚决抵抗,这些正在抵抗的人们记者们,也比较嫌弃。
毕竟就这么一群写作国民近卫军,读作武装市民的人,还有那些快是他们爷爷辈的领土军不仅在形象上比较焚书坑儒,从战斗力上来说,就算是这些给钱办事的无冕之王也觉得,就是收了钱自己这事也比较难办,更何况自己还没收钱。
那两个殖民地师倒是无论在形象上,还是在战斗力上都很不错,可以称之为高卢之光。
但是这两个殖民地师里有着大量的黑人。
宣传一群从理论上来说,都不知道算不算是人的家伙保卫了巴黎,读者什么反应,记者们不知道,但是巴黎的宪兵和警察会不会把自己给驱逐出境,记者们心里还是有谱的。
而乔与他的巴黎特遣特遣队,就完美的避开了这些问题。
首先,从形象上来说,巴黎特遣队中的那些男仆们,能够在贵族老爷们身边谋一个差事,这外貌形象就非常过关,再加上还要承担守卫皇宫的礼仪任务的近卫掷弹兵们那种百战老兵的气质,一看就觉得这是精锐部队。
其次,只要是稍微在这个时间段呆在巴黎的人都知道,巴黎现在能够守住,全靠乔的巴黎特遣队。
当国民近卫军与领土军开始后撤时,是巴黎特遣队的战斗群,逆着人潮前进,去粉碎条顿人的攻势。
这种场景不仅非常出片,同时也极大地震撼了这些缩在前线附近为了出片而冒着被打死的风险,端着相机拍照的记者们。
在这些记者们看来,这些逆着人潮冲锋的装甲兵们,简直就是新时代的骑士。
而由于巴黎特遣队发起冲击时,通常自行火炮都会咆哮着为坦克与掷弹兵们开路,爆炸腾起的火光,让这些记者们在逆光的方向拍下了很多非常不错的照片。
只要看着这些坦克部队逆着人潮,在破损的建筑中前进的照片,就算是对军事一无所知的人,也能够感受到那种硝烟味扑面而来。
况且现在还能够在巴黎进行军事新闻报道的记者们,多少在高卢军队中都多少有一些关系,所以这些记者们很快就知道了此时在巴黎城外围攻巴黎的是条顿人的六十万大军。
而乔的巴黎特遣队,即便是以这些记者们最乐观的估计也不过是一个师的规模,不会超过一万人。
一万人打六十万人,还能够把那六十万人压着打,让他们无法占领巴黎,这种西部小说都不敢写,只有文艺复兴时期的骑士小说才有的情节。
让记者们可以在那些照片的配合下本着有图有真相的原则,毫无心理负担的开吹。
至于那些填补战线的高卢部队……
你们打的那么丢人,还是不要出来现眼比较好。
最后便是此时由于旗合众国开始了动员,要说服那些小伙子们参军去打条顿人,除了要尽力渲染条顿人都是早上吃小孩,中午吃小孩,晚上还要吃小孩的怪物之外。
还要用参战没有那么危险,而是一趟充满了荣誉的旅程,来忽悠那些年轻人们入伍。
而乔的身世对于这些旗合众国的记者来说,那可太合适了。
出身于贫穷的工人家庭,靠着自己的发明与天使投资人的眼光,成为了资产阶级,然后为了祖国参加了军队,并且在索姆河屡立功勋后,又以一己之力守住了巴黎,这是什么剧本啊朋友们,这是合众国之梦的剧本啊!
作为一个原教旨的资本主义国家,能够从底层奋斗改变人生,完成阶级跨越成为资产阶级的一员,本来就够旗国的民众爽到头皮发麻,成为一时偶像。
如果再加上这种军事服役,以及怎么打怎么赢的背景,那就已经不是成为偶像的问题了,如果乔是一个出生在旗合众国的旗人,乔的这种履历是可以竞选总统的。
况且由于独特的地理环境,导致旗合众国对于陆军建设一直不太重视,所以就很多人都会有一个疑问,那就是我们如果上了战场,真的能够打得过那些吃小孩的条顿人吗?
乔这种完美的,没有任何军事背景的履历,现在就成为了最好的征兵宣传。
看看,别人也一样没有任何的军事背景,开战之后才选择参军,现在别人都已经在拯救巴黎了!那可是一挑六十啊!条顿人根本没有那么可怕!别犹豫了小伙子们!快参军吧!在旧大陆一刀一枪搏一个封妻荫子岂不快哉!?
如果说旗合众国的记者们,选择对着乔与巴黎特遣队一阵猛吹,多少还有一些政治因素的话,那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拽着乔猛吹,那就没有政治全是感情了。
众所周知,在历史上,布尼塔尼亚与高卢之间有些小摩擦,虽然也就是些双方因为王位继承权而打了一百年,或者是布尼塔尼亚两次击败了高卢大帝,并且在击败大帝的同时,吞并了高卢人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之类不值一提的小事。
即便现在双方蹲在了同一个战壕里,但是能够看高卢人的笑话,布尼塔尼亚人是绝对不会错过的。
于是都不用战时新闻处和内阁或者是别的部门暗示一下,这些记者们就开始疯狂给乔加冕,一时间什么“巴黎拯救者”“帝国英雄”“最后的骑士”之类的虚名就被布尼塔尼亚的记者们像是不要钱一样扣在了乔的头上。
并且将这种一挑六十顶住了高卢人攻势的举动,与开战之初阻止条顿人一波打进巴黎的马恩河奇迹一样称为“巴黎奇迹”。
而乔在关键时刻能够拉的出去,还能够顶着住,也让战时内阁中的诸公与乔治陛下都感觉,这乔少校可真是一个好同志啊。
新闻部门也做的很好,战士立功就该授奖,就应该狠狠地宣传乔的事迹,这新的勋章也能够准备上了。
等到这一战结束,乔那临时少校的临时头衔也能够去掉嘛。
一时间乔的热度是如此之高,以至于乔治陛下在感叹自己这次真没有看错人,乔这家伙真是靠得住的同时,也少有的发函询问了陆军与军需大臣,询问乔现在打的这么艰苦了,他的补给运送怎么样,有没有及时送到巴黎。
乔在前线已经创造了如此辉煌的战绩,从六十万条顿人手中保卫了巴黎,可千万不能因为补给不足,而让乔流血又流泪啊。
对于乔治陛下的关心,陆军大臣与军需大臣纷纷表示,他们在尽全力保证乔的补给,每天至少有一趟满载补给物资的军列进入巴黎专门为乔提供补给。
并且他们在尽力满足乔的所有需求,就算是乔要天上的天上的月亮,他们也会端盆水,在晚上给乔送过去。
对乔治陛下的关系,军需大臣温斯顿有着颇多感慨,在自己搞砸之前,陛下和自己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良好,也不知道乔这个家伙不会不会搞砸……
在心中感叹了一下之后,温斯顿便开始给那些坦克生产厂家上更大的压力。
虽然对乔治陛下说,他们能够满足乔的需求,但是战争年代哪有哪支部队的需求能够被完全满足。
就算是挂上了最高补给优先级,在巷战中绞肉的乔现在也有大量的物资与坦克需求。
尤其是坦克之类技术装备的需求。
高强度的作战,让乔的巴黎特遣队损失了大量的坦克,为了满足乔的需求。
现在温斯顿不得不采用只要制造厂有坦克下线,就立刻装车运到港口,凑出三五辆坦克就立刻装船发到旧大陆,这种非常浪费运力的方式。
而不是过去,那种厂商生产了一批坦克之后,再集中交付给部队的模式。
同时作为装甲总监的乔,在指挥部队作战之余,还不忘给后方发来新图纸,让后方开始研究自行火炮与步兵战车这两种新装备。
这让自诩活力无限以精力充沛著称的温斯顿都觉得乔简直是一个超人。
不过与在布尼塔尼亚与旗合众国的好名声不同,乔在高卢的知名度就没有那么高了。
毕竟被人打进首都就已经是一件很丢脸的事情,如果再让国民们知道是一个外国人守住了巴黎,那么对于民心士气来说肯定多少都会有一些打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