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大唐:东宫毒士,请陛下退位让贤> 第302章 都是为了大唐百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02章 都是为了大唐百姓(1 / 1)

入冬的第一场雪,终就是从漠北吹了过来。 一朵朵晶莹的雪花,从阴沉的天空中缓缓飘落。 树上,屋檐…… 苏尘站在庭院中,看着掌心间,缓缓融化的雪花,冬天来了。 姜武阳,杜荷,一起来到了太子居。 “苏兄。” “棉衣订单加急,忙不过来了!” 杜荷迫不及待的说出了目前的困境,当他看向姜武阳的时候,姜武阳叹了口气,“咱们情况差不多,尤其是蜂窝煤,供不应求。” 虽说已经提前制作了许多的火炉,蜂窝煤,可是当温度瞬间降低,雪花飘零的时候,他们的那一点存货,根本不足以填满偌大的市场。 “南方的天气应该还不错。” 苏尘笑了笑,“先紧着北方来,南方的订单,可以往后推一推,不要接了。” 杜荷二人对视一眼,这倒是个主意。 不过,北方的订单数量,也让他们手下的人忙活的分身乏术了。 “苏兄,虽说我们可以暂时的推掉一部分的南方订单,但是北方的订单同样不少。” “尤其是陇右道那边的订单,我们的人已经在加急赶制了,怕是还需要增加一些人手。” 陇右道与突厥接壤,天一冷下来,陇右道那边的气温,下降的速度,远比长安要快很多。 “这个好办。” 苏尘笑了笑,“增加人手的事情,自然是要和户部的戴大人,详细的聊一聊了。” 戴胄身为户部尚书,不仅掌握着全国的土地人口,对于那些人从事着什么样的工作,也有专门的官员负责统计。 只要从戴胄的手中弄到这些人员名单,便可以针对性的寻找熟练工。 “你们有没有张贴布告,招收人手?” “我们来之前,已经和徐齐庄说了,他说会加急安排此事的。” “那就行了。” 苏尘笑了笑,“户部那边我来安排吧,你们回去后在各自的店铺外,再写一份招收布告。” “只要熟练工,有经验的优先录用。” “好!” …… 送走了杜荷二人后,苏尘便让孙强安排了一辆马车,准备了一些礼物,朝着戴胄的府邸而去。 “老爷,苏尘公子送来的拜帖,您要不要见一见?” “苏尘?” 戴胄放下手中的茶杯,有些诧异的接过了拜帖,嘀咕着:“这家伙怎么想到来我府上拜访了?” “请他进来吧。” “是。” 片刻后。 苏尘带着孙强,从外面走了进来。 “品茗赏雪,戴大人倒是好雅致。” “苏公子请坐。” 戴胄乐呵呵的摆了摆手,示意苏尘坐下说话。 苏尘道谢入座,一旁的婢女随即奉上了热茶。 戴胄笑道:“苏公子怎么想到来我府上坐坐了?” 苏尘放下茶杯,开门见山的说道:“戴大人,正所谓无事不登三宝殿,在下此次前来,是有事情需要戴大人协助。” “哦?” 戴胄来了几分兴趣,“什么事情?” 苏尘把棉衣那边的人手不足的事情,坦白的说了出来。 戴胄面有惊喜之色:“棉衣的生意,竟然这么好?” “自然。” 苏尘笑了笑,“前段时间,不是给戴大人送来了一批银子么?” 戴胄连连摆手,“苏公子弄错了,那些银子可不是送给我的,是送到了国库!” 苏尘笑道:“是是是,在下失言,是送到了国库。” “这一次,初雪来的有点急,陇右道那边的气温降的太快了,以至与许多人前两日还穿着短打,今天就穿上了厚厚的棉衣。” “不只是陇右道,关内道,河北道等地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是以,此次的棉衣订单,在不断的加剧,但是您也知道,杜荷那边的棉衣作坊也就那么大,上百人忙活着,根本忙不过来啊。” “所以我就想着,您之前不是给他们安排了一些人手么,这次能否在通融通融?” “毕竟棉衣一旦卖出去了,不但是有利于我大唐百姓的安慰,还能给国库带来不少的利润。” 戴胄点点头,“这事儿我责无旁贷。” “不过,上一次给你们的一百多人,都是手艺精湛的妇人,这次可能就不似之前那么厉害了。” 苏尘:“理解理解。” “不要多,再给我五百人即可。” “五百?” 戴胄挑起了眉头,连连摇头,“没有没有,苏公子,这些人虽说手艺差了点,但也多是心灵手巧之人,哪能说送过去就送过去啊?许多人的身上还有着职务在呢。” “嗯?” 一听这话,苏尘感觉到了有些不对劲。 一群做女红的女工,怎么会有职务在身? 该不会是…… “戴大人,你之前送过去的那一批女工,该不会是宫里的吧?” “咳咳,没有没有。” 戴胄摆了摆手,“只是相对而言,她们的手艺精湛一些,和宫里的人比起来,还是差得多了。” 苏尘笑了笑,也没有在这件事上纠缠,“我要五百人,并非全部都是女工,女工只要两百,余下的三百人,则是要送去姜武阳那边制作煤炭的劳力。” 闻言,戴胄送了口气,如若只是两百个女工的话,想想办法还是可以凑齐的。 至于三百个劳力,这就更不是问题了。 “你没去段纶那边转转?” “只是制作蜂窝煤的人选而已,又不是打造火炉的铁匠,无需拥有冶炼技术,所以就特意来拜访戴大人了。” “这个好办。” 戴胄笑了笑,“什么时候需要?” “当然是越快越好。” 苏尘沉声道,“报社那边也在宣传此事,杜荷他们也在店铺外贴了布告,此次应该能够聚集一批可用的劳力。” 好家伙。 生意都做的这么大了? 戴胄心中有些惊讶,但更多的是喜悦。 棉衣作坊的生意做的越大,他们户部拿到的分润也就越多! 而他只需要安排人手,便可静静的等着收银子! 何乐而不为? “好,我这就入宫。” “劳烦戴大人了。” “唉,都是为了大唐百姓!” …… 当苏尘带着孙强回到太子居的时候,却发现王玄策竟然出现在了太子居! “公子!” 王玄策一脸笑容,“我们回来了!” “好好好。” 苏尘连连点头,“什么时候回来的,也不提前派人说一声。” 王玄策笑道:“大食国的大军败退后,我们在波斯国休整了两天后,便马不停蹄的回来了。” “阿罗憾与你们一起回来的?” “那倒没有。” 王玄策摇了摇头,“我们在对付大食国的三万大军的时候,动用了火铳和炸弹。” “阿罗憾知道,这种东西十分隐蔽,至少不该在我们的手中暴露出来。” “大食国败退,消息定会传到长安城,所以他便安排我们尽快休息,提前赶回来。” “若是出现了什么问题的话,也能够尽早的安排妥当,我也是这么想的,就带着兄弟们,加急赶了回来。” “此事还没有暴露吧?” “早就暴露了……” 孙强笑着说道,“谢力思回来之后,大食国的人便回来了,魏王那边就得到消息了。” 王玄策脸色一变,苏尘笑着摆了摆手,“无妨,他们知道又能如何?” “太子已经和大理寺那边交代了,此事就这么算了。” “算了?” 王玄策面有疑色。 魏王得知了这个消息后,怎么会无动于衷? “他们在等什么?” “不错。” 苏尘点点头,“他们在等陛下回宫。” 王玄策顿时醒悟过来,如今是太子监国,且这段时间来,太子做的十分出色。 李泰就算是想要对太子,对苏尘动手,也是没有多少的胜算。 倒不如等陛下从九成宫回来之后,拿着所有的证据,在陛下的面前,狠狠的弹劾太子一番。 “那我们?” “回去休息。” 苏尘笑道:“这一次辛苦你们了。” “不敢。” “薛礼。” “在。” “你带着他们去领两千两银子,带着大家好好的吃一顿,回去休息吧。” “是。” “谢公子。” 王玄策点点头。 见苏尘这般神色,他便明白苏尘的心中,已经有了计划了。 需要他们的时候,自然会与他们说的。 …… 雪下了整整一天,仍旧没有停歇的意思。 第二天一早,一名骑兵顶着风雪,一路高呼松州捷报,朝着皇宫的方向疾驰而去。 看来松州那边的叛乱结束了。 苏尘笑了笑,带着孙强来到了姜武阳的火旺店铺。 店铺内的客人很多,大多数的客人,都是冲着店铺内的蜂窝煤来的。 “公子。” “生意不错吗。” “还行吧。” 姜武阳笑了笑,带着苏尘来到了里间。 “我方才看不少的客人,大多购买的是蜂窝煤?” “正是。” 姜武阳点头道:“相对与价格高一点的火炉而言,蜂窝煤无疑是更具优势。” 燃烧时间长,且无浓烟,价格低廉,这对于许多家境贫寒之人来说,无疑是最好的御寒之物。 “那就得提醒他们一下了。” 苏尘沉吟着,缓缓开口,“不能让这些人死在了蜂窝煤的手中。” “嗯?” 姜武阳眉头一挑,“公子的意思是?” 苏尘:“我们打造火炉的目的是为了什么?” 姜武阳:“为了方便把蜂窝煤燃烧的烟雾排出室外。” 苏尘点点头,“因为这些蜂窝煤燃烧的时候,蕴含着一些的有毒气体,所以需要把这些气体派出去。” “现在,购买蜂窝煤的人数在不断的上升,火炉的销量却是并没有提升多少,所以他们在使用的时候,极有可能会受到有毒气体的影响,若是中毒而亡的话,对店铺的生意而言,却是不小的冲击。” 姜武阳点点头,“我明白了,这就安排人把这一点写上去。” 说完,姜武阳便安排人手,把蜂窝煤的注意事项写了上去,同时也标明了,若不配合火炉使用,出现任何意外后果自负。 写的是没有什么问题,但真正出现问题后,那些人会不会顾忌这些,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户部的人送过来了没有?” “今早便送过来了,足足三百名身强体壮的劳力,总感觉,这些人不像是什么贫苦的人家。” “无妨,只要他们做事就行。” 苏尘笑了笑,“你在这里盯着,多宣传宣传,不配合火炉使用蜂窝煤的危害,我去杜荷的棉衣作坊转转。” “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