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鄘陪着笑脸。
“算上船厂和家眷,的确超过两万人了,但他们不是船工,也基本不需要他们跑船。”
朱慈炅终于抓住个好消息。
“你有船厂?”
沈鄘也很敏锐的感觉到小皇帝对自己的实力似乎有些失望,连忙果断回话。
“有的。不仅能造船,也能修船,草民的船厂有三个坞。”
朱慈炅准备做长期打算了。
“如果皇资给你注资,船厂规模能不能扩大?”
沈鄘大惊,皇勋跟松江布商的激烈冲突,他可是已经有所耳闻。自己一个小船厂,周期长,利润也没有布商那么大,也会被看重?
他在心中快速盘算,造船其实不太赚钱,运输才是大头,只不过自己修船造船开个船厂方便。但涉及利益,他再害怕也要开口了。
“不知道陛下要注资多少?”
朱慈炅瞬间感受到三位阁老炙热的目光,有些悻悻。
“不是朕注资,是亲王注资。如果要造两千条沙船,需要注资多少?多久能够造好?”
沈鄘一听,差点跳起来,绣墩都被他坐得后退了两步,差点摔倒。
好不容易稳定坐姿,额头汗水都出来了。
“草民失礼。具体草民一时也算不出来,但绝对要超过百万,最快也要四五年,还不知道材料,工匠。草民那里的确可以扩建船坞,但花费也非小。”
朱慈炅没有怪罪,视而不见。
“曹大珰应该跟你们谈过,朕见你们主要是为了漕粮海运的事。
海上行船,风险不小,沙船自身防御偏弱,而一旦江南漕粮从海运输北京,你们要面对的危险挑战可能会成倍增加。
所以,朕需要护航船队,皇家投资目前的船厂除了龙江宝船厂,还在宝山所规划了一个,离沈商客那里很近,可以互为补充。
这两个船厂主要要造的是大福船,龙江会尽力恢复宝船,宝山可能还会兼造西洋船。
昭武卫海军会向船厂开出订单,验收合格就付款。这是船厂的主要收入,当然,你们也可以向海商卖船,收入应该也不低。
让皇资入股你的船厂,一是扩大生产,满足朝廷运输需要,二也是给江南商人打个样。心系国家,依法纳税,遵纪守规的商人,朝廷不会亏待你们。
你们也是大明的一份子,国家重要的组成部分。至于唯利是图,非法乱纪,甚至煽动闹事,叛国背祖的奸商,朕其实不介意皇家投资公司和皇勋投资公司用更硬的背景和更多的银钱,把他们扫进历史的洪流。
为了保证你们的利益,朕其实一直有个想法,建立一个日月商会。聚合商人的力量,让商人能为国所用,能够繁荣市场,增加国民收入。”
朱慈炅说完这一大段话,偷眼看了看内阁三位阁老。
刘一燝眼睑微闭,似乎没有听见,又似乎在思考。
来宗道轻捻长须,目光盯着空处,似还在想漕粮海运的事。
徐光启隐隐有些激动,目光中似有急切,难道他背后也有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