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大明王朝1627> 第52章 旧债未去,新债就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旧债未去,新债就来(2 / 2)

他将目光重新投向郭允厚,问道:“爱卿,除了这两法,可还有其他方法?”

郭允厚闻言,脸上露出一丝惭愧之色,躬身道:“臣自天启六年任户部尚书以来,皆是凭借此两法,左支右绌,勉力维持,实在有负陛下圣恩。”

他叹了一口气道。

“臣在今年五月时,与科道会议,共议十策,其中颇多开源节流之策。”

“如陛下感兴趣,臣可为陛下试言之。”

朱由检闻言,精神微微一振,勉强将那180万的大危机放到一边。

十策?听起来倒是很厉害的样子。

他做出洗耳恭听的姿态,示意郭允厚继续。

郭允厚清了清嗓子,沉声道:

“所谓十策,首在清饷!边事之坏,莫大于兵饷之不继……”

“其二,则在考成!天下钱粮,拖欠成风,朝廷之令不行于下……”

“其三,……”

朱由检一开始还听得颇为认真,不住地点头。

但听着听着,他的眉头却不自觉地皱了起来,眼神也渐渐飘忽,心思飞到了九霄云外。

倒不是郭允厚说得不对。

相反,他说得太对了,每一条都堪称金玉良言,真要拿出来用都是可行的。

可问题在于,这些对策,都太宏大了。

就拿“清兵饷”来说,谁不知道九边兵饷冒领严重,需要清理?

可关键是怎么清?谁去清?从哪里开始清?清到什么程度才算完?

这里面的门道,可比这三个字复杂多了。

清的还行的是袁崇焕那样,520万压成480万两,把银子压下去了,还能把战力提起来,军心还不受太大影响。

清理不好的就是蓟镇裁军,直接裁出个乙巳之变望风而降来。

再说那“考成”、“屯田”,也都是老生常谈,道理谁都懂,可真做起来,能落几分到实处是真说不定了。

这些策略的方向都是正确的,但恐怕执行策略的组织和人事却存在问题。

不然天启五月到如今也将将四个月了,何以一点起色没有。

朱由检越听越困,思绪兜兜转转又回到了那一百八十万两的赏银上。

跟这些道理全对的十策相比,他现在更关心的,还是那个更现实的问题

到底怎么才能体面、不失礼貌地……保住自己的钱袋子?

又或者说,如果终究会失去,又可以去哪里找补回来呢?

郭允厚召开的科道会议中所献十策:

一议缩费,一议清兵饷,一议屯盐,一议立边仓,一议归还事例,一议清税契,一议变卖仓榖,一议籴榖搭放,一议带征抵工食,一议严考成。

——

天启的回复是,都ok,都行,去做吧。

然后这事情就没有下文了。

因为根本都没有负责人,事情一散下去,没人管也就没人做。

——

唯一做成的就是郭允厚申请开立“会计局”,对天下兵马、财税做盘点。

天启给他配了一个户部侍郎专管,然后再来两位户部侍郎加上兵部、都察院的衔以方便做事。

——

这两件事同一天发生,结果完全不同,很有意思。

——

从今天起,改为两章连在一起发,如果真的写不完我会说明一下。

我也没啥能力加更,只能这样报答一下了。

(本章完)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