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大明王朝1627> 第52章 旧债未去,新债就来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52章 旧债未去,新债就来(1 / 2)

第52章旧债未去,新债就来

短暂的尴尬,最终还是由朱由检主动打破:“咳。”

“郭爱卿,”他突然开口“但是,民运银的发放,户部其实并不清楚,对吗?”

郭允厚闻言不由一声长叹,随即躬身道:

“陛下圣明……民运银皆由地方起运,银钱不过户部之手,是否缺额,户部确实一无所知。”

“故此所谓边军能倚民运一事,其实也不过是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罢了。”

朱由检点点头,也不为已甚。

毕竟按朱元璋的财务设计,户部本就是个残缺部门,根本不如他名字一般掌管天下财税。

“上次平台召对时,元辅已和朕说了此事,当时已有中旨发下。”朱由检接着说道,“等后续名册到来户部就开始审计吧。”

郭允厚为难地开口道:“陛下,户部如今人手……”

朱由检不等他说完,直接打断,“放心,命令下达后地方将账册送来,怎么也要旬月,在那之前,朕肯定会给你配齐人手。”

郭允厚松了口气,继续往下说道。

“经由前面还新欠旧之法,其实每年不过三百二十八万两年例额银的近半之数,大约一百五十万两左右。”

“这时候则需要用‘前后平衡’之法。”

“譬如宁夏镇,天启六年发饷仅十一之数。”

“那么今年,户部便会多拨一些,最终发了十七之数。”

“如此两年相加,也算将近发了一年的饷银,总能让将士们勉强度日。”

朱由检听到这里,心中忽然一动,感觉有些不对。

他立刻追问道:“你的意思是,天启七年,也就是今年的九边饷银,都已经发下去了?”

他怕对方误会,又补充了一句:“就是按照你说的这种平衡之法,都已经发了?”

“回陛下,正是。”郭允厚拱手道,“今年各镇情况不同,总计已发旧饷一百二十七万两,约莫……是总额的十之有四。”

此言一出,朱由检顿时感到心中一块大石落了地。

他紧绷的神经,在这一刻终于有了一丝松弛。

天启大哥,终究不是甩给了他一个完全烂掉的摊子。

他还以为今年的九边饷银一分都没发呢,感情是已经发下去将近一半了。

再结合刚刚郭允厚的讲解,其实这九百六十八万都可以暂且搁置,至少在一两个月内可以先不管。

这个消息可太好了,一下子债务结构就变成:

远期负债:九百六十八万。

近期负债:零

爽!做过金融的朋友都知道,远期负债和近期负债可不是一个东西。

负债只要变成远期,天生就会自动贴现,资金流动性也会宽裕许多,做事的空间自然大大提升。

然而,他这口气还没松到底,郭允厚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只听郭允厚继续说道:“今岁陛下登基,乃是新朝新象,按惯例,当遍赏边军及文武百官。”

“其中边军赏银拨下后,惯例即可五分为赏,五分为饷。”

“如此一来,九边旧饷至少在今年,其实已经可以勉强算都发完了。”

朱由检脸上的表情,顿时僵住了。

赏赉边军?

惯例?

他脑中疯狂地翻找着原主崇祯的记忆,这才翻出了一段模糊的记忆。

天启皇帝登基之时,确实发内帑大赏天下边军及文武官员,而这个数字是——一百八十万两!

朱由检的心,像是被人用手狠狠地攥了一下,突然有点痛。

他的家底现在要是真把这180万两全发出去,瞬间就只剩下80万两了。

再算上皇宫内各种开销的预留,恐怕活动资金就只剩30万……

朱由检的脸色变幻,但仅仅是一瞬间,他就强行压下了心头的惊涛骇浪。

他抬起眼,脸上已经恢复了那种让人看不出深浅的平静,仿佛早就知道这件事一般。

“此事,朕也正准备与众卿商议。”他语气平淡地开口,“不过不急,可以先放到后面再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