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第37章 道德学问两手抓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章 道德学问两手抓(1 / 2)

“科举?我不是都讲清楚了吗?”

姜承奕皱了皱眉头。

他觉得科举那么简单的政策,自己已经说得很透彻了。

没有什么继续讲下去的必要性了。

但是扶苏却是嘿嘿一笑道:

“姜先生,虽然按照您的理论,现在的大秦若是举行科举,是需要主要考察人的品性。”

“可大秦也不可能只考察人品,多少也需要对学识有些考量,不然只招来良善的庸才,也对大秦有弊无利啊!”

“你什么都要问我,要不你让我去当大秦的皇帝?”

姜承奕回过味儿来了,调侃了一句。

他听出来了,这白黎是想从他这得到些成体系的法子,来填补科举制这个大框架。

他有些啼笑皆非。

这白黎怕是被自己养刁了。

之前他只是听自己讲一些大方向的问题。

在将一项制度的框架搭建好后,便会自己去深入思考内在应当如何填充。

但他现在则是都懒得想,只想从自己口中把整个制度的完全体全部剖析出来。

其实他错怪扶苏了。

扶苏其实是没想出来。

而且他已经担任了主持第一次科举的要务,心力交瘁,也没有过多的余力去思考一个完整的科举方法。

只好前来询问姜承奕。

不过他现在在仔细思考姜承奕刚刚说的话。

沉吟片刻,他点了点头:“若是造反成功,先生自然就是皇帝了。”

这话听得隔壁的嬴政满头黑线。

这个逆子!

居然还真的动了把他撵下位的心思!

而姜承奕的反应也是有些啼笑皆非。

“我对当皇帝可没什么兴趣。”

他摇了摇头,但也没有直接讲述科举制的内核,而是先开口问道:

“听你的意思,你是已经想好该怎么样选拔有德行和操守之人了?”

眼前的白黎只想出怎么征辟有道德之人,却想不出怎么征辟有学问之人,这件事很不合常理。

他隐隐觉得。

白黎恐怕是想错方向,走上歪路了。

扶苏点了点头,面露古怪:

“德行高尚者,自是会显露于乡民亲友之前的,只需要去往各个市县,向当地的父母官和百姓问询一番不就行了?”

他是真的觉得这件事极为简单,不知道姜承奕为什么还要多问一嘴。

可姜承奕却是叹了口气。

果然。

白黎走上歪路了!

“也就是说,你就是去基层找人察看推举?他们说谁的品性好,谁的品性就好?”

“你这想法,不就是现在大秦所推行的保举征召制的变种吗?你不过是将保举换成了察举。”

“你觉得多了你这一步,这察举就会变得公正清廉了?”

姜承奕有些无语。

而扶苏也愣了愣。

他很快就意识到了姜承奕的意思,赶忙问道:

“先生的意思是,他们会互相勾连包庇?可他们与各地父母官员绝定非同一家族之人,这样做的好处是什么?”

姜承奕倒是没嘲讽扶苏。

他知道这位傻公子哥还没从之前的制度当中完全将思想脱离出来。

所以他直接解释道:

“在大秦还在举行军功爵制,官员世袭罔替的情况下,自然不会出现这种勾连包庇的现象。”

“但若是推行科举制度,必然会废弃军功爵制。勋爵虽然无法再继续发展壮大,但底层世家便会开始推举自己的心腹。”

“届时。现在的地方豪强便会变成新的世家和勋贵。你废了这么大劲,也只是换一群推翻大秦的人罢了。”

姜承奕言简意赅,但是却让扶苏陷入了沉思。

“那......可以和才学考核一样分科推举?这样经过层层不同的考官筛选,自然会公正许多。”

“分科推举?还要层层筛选?”

姜承奕抬起头,不可置信地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眼前的扶苏。

他觉得这白黎是不是因为能出狱,兴奋得脑子坏了?

姜承奕感觉他变回了刚开始那个傻里傻气的勋贵二代。

“考察人品,肯定是亲近之人考察。除了地方父母官,你让别的考官拿什么去考校人品?”

“就算真有这么多能考察他们人品的人,那人品和学识还要分开考校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