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说大的咋样,小的又是啥性子,总归是一家子姐妹,大的心气高了,小的免不了有样学样。
不是说她们不好,高门大户出来的千金要没点心气不得多没出息了,只是配我儿子不行,压不住。
就是有性子软和的配我儿子,我只要想起我姐,免不了心疼她好好的一个县主给高老夫人当陪嫁丫鬟。
还有我闺女,就算是高老夫人当亲孙女养大,我是难还高老夫人恩情,可找高老夫人的孙女当儿媳?”
又是两码事。
顾文轩暗暗帮岳父补上未尽之语。
该说不说的,其实除了他岳父说的这些不赞成原因以外,高府还真不是联姻的合适人选,就是不知程师伯何意。
若只是高大人来信了,程师伯不得不当个中间人提起高大人有意结亲一事还好,不然,真真是脑子进水了。
高府已经有了个吏部尚书,还高周两府结亲,当今天子会如何看待他先生,等他先生起复不要身任何职?
难怪程县谕当个一县父母官的都玩不转地辞职不干,他们老程家的基因里面搞不好就是走不了仕途。
所以一个个的读书厉害得很,无奈一进官场都混不好,还不如辞职不干的回家教书育人更为稳妥、更有成就了。
别说,还真有这个可能,不然老程家其他人先不说,单单程师伯一人。
同窗不多,还是姻亲少?
按理来说,有这么多资源,还是二榜进士,官途能不好?
就是先帝时期,没有得到重用,后来不是他先生起势了,还致仕干嘛,当官不比教书强?
常言道,“学会文武艺,货与帝王家。”
谁不想入朝为官,他不想,他是有特殊原因,可程师伯,径山书院又不是非程师伯继承衣钵不可。
老程家最不缺的就是读书人,还是真材实料的读书人,要继承程师叔公衣钵的话,人选多着了……
“你这样想也没错,我想你大哥未曾没有这个心思,所以高大人找我来了,在找我之前肯定有和你大哥提起结亲一事。”
顾文轩边脑袋开小差着,边默默关注他程师伯神情,边静等下文时,可算等来他程师伯摸了一把胡须之后开口了,赶紧收敛起胡思乱想。
“如今呢,你们两兄弟几个孩子只剩下河哥儿亲事不定,像高大人一样找我递话的人,接下来只会只多不少。”
这倒是!
若说大江之前是香饽饽的话,被剩下的小河就是大肥肉了,得亏年纪虽小,辈分不低,不然单单师叔伯圈子里谁想结亲的话就过关了,可省了不少事。
“高大人这边还好推辞,即使你不明说,他或多或少还是能猜到你不想给儿子娶贵媳,只是你和齐师弟成亲家让他有了想法罢了。”
确实有点这个意思,谁让他媳妇儿之前还给高老夫人的回信中写上她不想她胞弟娶贵女,这不,打脸了吧?
前脚刚给高老夫人回信提起她想要的弟媳是怎样怎样的“门当户对”,还不到三个月,后脚就给大江找了粗大腿岳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