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安小暖他们回来时,村里的人都看到多多哈利嘴里叼了野味。 所以这只山鸡和这只野兔,安小暖也不好再放到空间里攒着,干脆就煮来吃掉算了。 不过有两碗白米粥垫肚子,又吃了一些葱花炒蛋,安小暖倒也不着急煮大餐。 她趁着中午太阳好,烧了一锅热水,把头发给洗了一遍。 头发洗完,又在院子里烧了个火堆,一边晒太阳一边烤火,还能一边烘头发。 等头发彻底干了,这才拎着木桶去了小溪边,处理山鸡和野兔。 这次得的山鸡跟野兔都挺肥。 安小暖炖了一大锅的山鸡淮山汤,又煮了一大锅的红烧兔肉。 这红烧兔肉里加了白萝卜,量就更足了,差点从锅里溢出来。 安小暖家里没有那么多的大海碗,干脆就把木盆洗干净拿来用。 木盆家里是有的,还有好几个呢。 除了之前逃荒逃难时带的,还有路上薅的,以及后来又让廖大伯给做了几个。 当然了。 虽然是拿木盆来装,但也不可能把木盆装满的,毕竟菜就这么点,装满了不够分。 只按照一家两个海碗的红烧兔肉,还有两个海碗的山鸡淮山汤来装。 两个海碗下去,木盆差不多装了三分之一吧。 也够了,不小气。 大宝和二宝各自端了一个木盆,先去的赵里正家。 安小暖和刘氏和端着木盆,去了廖大伯那里。 之所以要亲自去廖大伯家,是因为安小暖有事情想麻烦廖大伯。 她 想让廖大伯给她做一个木臼,在年前打白糍粑。 石臼是没办法做了,太麻烦,但木臼可以啊! 能用就行。 婆媳俩来到廖大伯家时,廖大伯和易大伯正在做菜板。 两个人埋头干活儿,闻到了肉香味也不知道抬头看一看。 只听廖大伯说:“哪个挨千刀的又煮肉了?老子挖那个陷阱挖得这么辛苦,一根毛都没看见。 这些挨千刀的倒好,一天天吃肉,馋死老子了!” 易大伯原本还挺正经一个人,跟廖大伯住在一起,也是近墨者黑了。 点头就赞同:“没错,煮肉就煮肉,还煮得这么香,真是挨千刀的!” 挨千刀的刘氏和挨千刀的安小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想笑,又憋住了。 “咳咳。” 最后,还是安小暖轻咳了两声,说了句:“挨千刀的来给你们送肉了,你们要不要啊?” 两位大爷听到动静,连忙抬起头来。 看到安小暖和刘氏端着木盆站在院门口,都愣了一下。 直到婆媳俩进了院子,他们才反应过来,赶紧丢下手头的活儿。 廖大伯脸皮厚,笑呵呵上前:“我就说嘛,哪里来的肉香,这么勾人! 原来是我家干闺女给我送肉来了,干闺女真是孝顺啊。” 说完,咽了咽口水:“做了什么肉,快让我瞧瞧?” 刘氏把木盆当到院子中间的木桌上,应了句:“山鸡淮山汤,红烧兔肉。” 安小暖则挑挑眉:“我还是您家干闺女吗?我应该是挨千 刀的吧?” “呵……呵呵……” 廖大伯一听,摸摸鼻子,尴尬笑了笑:“老易头,你瞧瞧这丫头,还挺会开玩笑的,呵呵呵……” 易大伯就没那么不要脸了。 说人坏话刚好被人抓包,结果人家还给自己送肉,这让易大伯连屁都不敢放一个。 只是转过身挠挠头,假装自己什么都不知道。 “行了,不逗你们了。” 安小暖见状,也觉得好笑,将手中的木盆放下。 又道:“干爹,我这回过来,是想让你帮忙做一件东西的。” “什么东西啊?” 廖大伯把鼻子凑到木盆边,用力去闻肉香,哈喇子都要流出来咯。 安小暖只当没看见,说道:“过年就要有过年的样子嘛,肉现在还没着落,但别的东西得安排上,不能冷冷清清的。 尤其是小孩子,他们平时就嘴馋,更别提过年了。 可城里的糕点和糖果太贵,不是谁家都舍得买的,所以我带了十斤左右的糯米回来,计划打点糍粑吃。 您得空的话,给我做个木臼呗?做大一点的,再多做几个棒棒,到时候叫上全村人一起。 我出糯米,您出木臼木棒,然后再让别人出点力,糍粑做好后,全村人分着吃,大家伙儿一起热闹热闹。” “哎哟,你这主意好啊!” 廖大伯光听着就很感兴趣,连忙应了下来:“行,木臼木棒交给我,你放心,我明天就开工。” 说完,又小声问:“现在粮价这么贵,糯米也不 便宜吧?” 安小暖也不瞒着,点头道:“是不便宜,所以我也没有多买,就买了一斗,想着村里人红红火火过个年。” 童年的快乐,能治愈一个人的一生。 安小暖现在啊,就是想找一找小时候的那种温暖和人情味。 所以,她才会把全村人都算上。 天知道,她有多想重新体验一次,当年那种全村人一起出力打白糍粑,然后一起品尝成果的幸福感。 安小暖都算过了。 糯米是要泡过才蒸的,一斤糯米,如果做小一点的糍粑,能做十八个左右。 她这次买了一斗糯米,也就是十二斤半。 全部拿出来,基本上可以得到两百二十多个糍粑,就算按人头分,每个人分两个,也是完全足够的。 一个人两个糍粑,听起来不多,但不用花钱的东西,谁会嫌弃啊? 更何况,村里还多了一个活动。 大过年的,就图个喜庆! 从廖大伯那边回来,安小暖又给张翠花加盛了一海碗的鸡汤和一海碗兔肉。 剩下的,就全家人一起吃了,吃得那叫一个美味。 而安小暖让廖大伯做木臼,打算请全村人一起做糍粑的事情,第二天就传遍了整个小村。 果然。 就如安小暖所猜测的那般,虽然大家伙儿一早就知道只有一斗的糯米,每个人可能分不了多少,但还是很激动。 于是,在接下来的两三天里,但凡有人见到安小暖,都要笑呵呵问一句:“小暖丫头啊,咱们什么时候 打糍粑啊?” 安小暖看着众人猴急的样子,笑道:“廖干爹的木臼还没做好呢,过两天看看吧。” 得咧。 众人一听,又跑去催廖大伯,让廖大伯赶紧把木臼给做出来,别耽误了全村人的大事! 这可把廖大伯给郁闷坏了。 做木臼时,一直在懊恼:“早知道我就不把这个消息传出去了,现在苦了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