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布衣锦绣> 第五十九章 令出暗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五十九章 令出暗涌(2 / 2)

“当年我娘被掳走前,在沈墨的暗线里安插了三个亲信,”靖安的指尖敲击着桌面,“他们只认‘安’字玉佩,不认银锁。现在,该让他们动手了。”

紫金山石窟外

沈砚靠在松树下,看着阿竹用“雨过天青”的染样擦拭石台。布料与青石相触的瞬间,石面上果然浮现出兰草纹,左三右四,与沈墨账册里的记法分毫不差。

“石门开了!”阿竹的声音带着惊喜。

石窟深处传来石门转动的闷响,一股陈腐的气息扑面而来,混着淡淡的松烟香——是沈墨常用的墨味。黑衣人们簇拥着“少令”往里走,沈砚却在入口处停了停,目光扫过其中三个汉子的腰——那里鼓鼓囊囊,不像藏着令牌,倒像藏着刀。

他不动声色地给阿竹递了个眼色,用手指在自己颈间虚划了一下——那是两人约定的暗号,意为“有内鬼”。

阿竹的心一紧,脚步慢了下来。他看见最前面的汉子转身时,腰间露出半块玉佩,上面刻着个模糊的“安”字,像被刻意磨过。

石窟内的火把忽明忽暗,照亮了岩壁上的字:“令出如山,护我河山”。沈墨的笔迹苍劲,却在最后一笔处留了个极小的缺口,像在暗示什么。

“少令,名册在石匣里!”一个黑衣人大喊着扑向角落的石匣。

沈砚的刀却先一步出鞘,寒光劈向那人的后心——他看见那人袖中滑落的密信,上面写着“取名册后,杀少令,嫁祸沈砚”,落款是“靖安”。

厮杀声在石窟里炸开,火把被撞落在地,火光中,阿竹看见三个汉子同时拔刀,目标却不是敌人,是自己。

“你们……”少年的声音带着难以置信的痛。

“少令莫怕!”剩下的黑衣人扑上来护住他,“这些是靖安的内鬼!”

混乱中,阿竹被推到石匣边,指尖触到匣上的锁——是“烟霞色”的染材所制,遇热会软化。他想起三爷爷说的“你爹的锁,总用染材做机关”,忙抓起地上的火把凑近,锁果然渐渐化开。

石匣里没有名册,只有块“雨过天青”的布料,上面用鲜血写着:“靖安非恶,护他如护阿竹”。

阿竹的手抖得厉害,布料上的血是沈墨的,他认得那熟悉的“墨”字尾锋。爹为什么要护靖安?难道他们真的是堂兄弟?

石窟外传来马蹄声,是苏州知府带着兵卒来了。沈砚拄着刀站在火光里,右肩的血染红了半边官袍,像幅浓烈的“烟霞色”画。“阿竹,拿到名册了吗?”

阿竹举起那块染血的布,声音发哑:“三爷爷,这就是名册。”

沈砚的瞳孔骤然收缩。他看着布料上的血字,忽然明白沈墨的深意——所谓的“暗线名册”根本不存在,那是引靖安现身的饵,而真正要保护的,是这对身负血海深仇却血脉相连的孩子。

靖安在密林中看着石窟的火光,手里的“安”字玉佩被攥得发烫。他听见小李子说“内鬼全被识破”,忽然笑了,笑声在林间撞出回音,像哭,又像释然。

沈砚说得对,爹从来没打算让阿竹流血。可他自己呢?母亲的仇,父亲的债,像染缸里的靛蓝,早就浸透了骨血。

紫金山的夜风吹过石窟,带着桂花的香,也带着血腥的腥。阿竹攥着那块染血的“雨过天青”,忽然觉得“少令”的身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爹留下的那句“护他如护阿竹”。

离中秋,还有五天。玄武湖的风,似乎更急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