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龙腾发布暨订货会,取得圆满成功。 会后统计,当日到场的全国各大商家,共二百九十三家。 接到订单三百零四张。 缘由是,当时发布会还没开完,客商们在大礼堂内便争抢恐后下订单,等签完订单后,一些企业前来的高管,将这边的情况反馈回单位,坐镇单位的同僚们一听。 卧槽。 买白菜啊! 那还不多买点。 反正内存条又不会过期。 于是又追加了几张订单。 龙腾这次初次露脸,可谓一炮而红。 超过百分之百的成交率,更堪称表现炸裂。 特区华电公司的职工,心头的些许忐忑,也消散得无影无踪。 华电产业园内,充斥着浓郁的喜庆氛围。 接下来,便是客商货款到位后,华电按照订单安排出库发货。 这年头不像后世,许多事还没那么方便,比如客商缴款,像任正飞和侯卫贵这样的小户,都是直接拎现金过来的。 发货也没个靠谱的物流。 大家更情愿亲自押货回去。 以至于多半客商在发布会之后,并没有马上离开华电产业园或特区。 产业园内看起来忙忙碌碌。 不过职工们每个人都喜气洋洋。 忙,才是好事。 而比华电产业园内更热闹的,则是媒体圈子,以及国际DRAM市场。 龙腾的发布会虽然已结束,但发布会所带来的影响,才刚刚开始。 第一波来自内地。 发布会当晚,羊城日报近水楼台先得月,率先在当天的晚报上,发表署名文章,标题为: 【龙腾发布暨订货会现场直击:倍受追捧,引发哄抢!】。 隔日。 各大主流媒体的新闻,便一窝蜂出炉了。 解放日报发表文章,标题为: 【了不起的华电!龙腾——性价比之王!】。 文汇报发表文章,标题为: 【华电——大企业之典范!】。 新民晚报发表文章,标题为: 【龙腾发布会上,前去订货的客商,为何潸然泪下?】。 创业家杂志,开始连更长篇故事集——《国产芯片的从无到有》,并发表第一篇,标题为: 【那年,一块BB机电路板都还只是梦……】。 京城日报发表文章,标题为: 【论DRAM芯片的重要性!】。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标题为: 【捷报: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 人报发表评论员文章,标题为: 【辅车相依,唇亡齿寒,大善!】。 第二波来自港城。 毫无疑问,又是一水儿的粗大震惊体标题,说话又好听。 港城的新闻不是重点,重点是港城作为自由港,关于龙腾发布会的新闻见报后,迅速在国际上引发极大震荡。 台媒率先出炉了相关新闻,一篇文章,标题没有字,只有数字和符号—— 【$0.99???】 内容的字里行间中,充满了不可思议,以及怀疑人生。 日媒怒了,朝日新闻发表文章,标题为: 【这是以低劣的产品,不正当竞争!】。 仗着自家DRAM芯片确实更优一筹,对华电的行为大肆抨击。 美媒在芯片领域,应该是近些年唯一没和日媒唱反调的一次,且在日媒的言论上,进化了一个层级。 抨击从扰乱市场,上升到危害全球科技发展的程度。 反应最大的,还要数韩媒。 东亚日报在一天之内,连发两篇文章,标题分别为: 【一片芯片所暴露出的恶意与野心!】。 【警惕:华电的技术从何而来?】。 国民日报不逞多让,同样一天内连发两篇文章。 这只怕还是因为只有早晚报的关系,倘若再有个中报,大概率也不会漏掉。 与之相反的是,全球DRAM芯片采购商们,狂喜! 由于手下有港城最大的航空公司,李建昆在从冉姿手上得到这些媒体信息的同时,还获得了一个消息—— 从欧美多个地区,抵达港城的航班机票,陡然抢手起来。 在龙腾发布会之后的二十四小时内。 购票率环比同期暴涨了541.3%。 这也就意味着,欧美许多地区的人们,如果现在订购飞往港城的机票,或许只能等半个月之后的航班了。 办公室里。 李建昆躺靠在黑色真皮老板椅上,打趣道:“我是不是得溜了?” 冉姿莞尔:“你可以溜,销售部何经理他们可溜不了。再说,你还真没时间溜。” “哦?” “虹志电脑港城分公司的沙士平,昨晚就到了特区,我估计现在正在过来产业园的路上。” 李建昆:“……” 意外也不算意外。 虹志电脑毫无疑问是芯片需求量大户,在港城又有分公司,过来很方便。 还与他有些业务来往。 这个沙士平,当初谈东海公司拿AST电脑内地总代理时,李建昆曾见过一面。 咚咚咚! 李建昆和冉姿同时看向房门。 “进。” 房门缓缓推开,一个丰满的身形映入眼帘,这人是行政部给李建昆安排的秘书,冉姿不在时,换她上,冉姿在时,只能靠边站。 值得一提的是,冉姿同样是丰满型身材,且越发丰满。 行政部大概率正是按照这个逻辑,替李建昆物色的秘书。 “李总,冉总,有位港城过来的沙先生求见,说与李总是旧识。” 李建昆:“……” 冉姿窃笑着冲他耸了耸香肩。 她今天穿的是一件藕荷色露肩套裙,不禁让李建昆联想到“老肩巨猾”这个词。 “请他进来吧。”李建昆道。 东海公司那边还指着人家的货源。 总能让人家吃闭门羹。 …… …… 行政楼三楼。 销售部。 销售部的地盘分为一个开放式办公厅,以及环绕办公厅的十来间办公室和会客室。 配备职工近百人。 放在这个年代的国内而言,已是顶级规模。 此时,偌大的空间里,人来人往,走路都用小跑。 电话铃声不绝于耳。 气氛喧嚣而火热。 一间办公室里。 销售部两位副经理之一的陈苏,坐在老板椅上,侧头夹着白色话筒,没好气道:“娟啊,你赶紧地,再派一波人来。 “我们销售部现在跟打仗一样,哪有闲人去端茶倒水。” 电话那头,是行政部副经理之一的龚娟。 “你不是还挺闲,都能坐在办公室里。” “我说姐妹,你要这样说话,咱俩掰了。”陈苏翻个大白眼道。 不过龚娟的话倒也没说错。 现在整个销售部,从身体劳累的程度上讲,兴许还真是她最闲。 她不是“插班生”么? 没有销售经验。 现在部门又忙碌成样子,总需要有人来负责后勤,否则外面的办公厅里,一天下来真能成战场。 于是何经理便安排她来统筹后勤支援工作。 “好啦好啦,不挤兑你了。”【。3。】, 电话那头,龚娟话锋一转道:“诶苏,上次你不是被欧美商团给气哭了么,听说了吗,现在已经有美国客商找上门了。” “哦?啥时候的事?” 陈苏精神为之一振。 “没通过其他部门,直接找的李总,所以情况不明,我也是听我们老大提了一嘴,好像是昨天。” 陈苏内心苏爽,笑嘻嘻道:“跑得还真快。大老板真乃神人也,他当时就和我说过,别看那帮欧美商团的人这么牛哄哄的,等发布会开完,指不定还会屁颠屁颠找上门,果真!” “你就乐吧,李总还亲自安慰过你,你个死丫头命真好。行啦行啦,给你安排人去。” 电话挂断后。 陈苏心情十分不错,正准备起身出门,继续搞后勤时。 老大何元伟气喘吁吁出现在门口,两人差点没撞上。 “你去谈波客商。”何元伟上气不接下气道。 陈苏哦了一声,问:“啥客商啊?” “戴尔的。” “!!!” 陈苏睁大眼睛,让她,去和戴尔公司谈? “李总点名让你去的。” 陈苏眨巴眨巴眼睛。 何元伟却没空接收她的卖萌,一边转身,一边说道:“人十点到,你搞定吧。” 陈苏一把扯住他胳膊,紧张地问:“不是……我、该咋搞啊?那现在到底卖不卖给外商?” “按照计划行事。” “哦……” …… …… 一间会客室里。 靠墙的米黄色真皮沙发上坐着一行四人,三男一女。 两个白人,两个华人。 玻璃茶几上的蓝山咖啡和伯爵红茶,冒着热气。 戴尔公司这么迅速地奔过来,连陈苏都能想明白原因—— 这毕竟是家国际大公司,名声在外,她还是有些了解的。 作为知名电脑商,但戴尔公司本身并不生产电脑或任何零部件,而是专注于电脑的组装。 戴尔公司的主要成功秘诀便是—— “掘弃存货、倾听顾客需要、坚持直销。” 所谓的三大黄金法则。 从字面上便能理解。 掘弃库存,就是说要挖掘存货,降低采购成本,同时不搞货物堆积,摒弃库存压力。 龙腾的出厂价这么低,故障率还比美产同类型芯片更低,并且是热腾腾的新货。 他们怎能不惦记? 然而,陈苏只能露出爱莫能助的表情,摊摊手道:“诸位,我公司暂时并没有拓展海外业务的计划。” “这……” “不好意思。” “陈经理,我们的采购量会非常非常大!” “这我明白,贵公司业务大,采购量自然也大,但希望你们能体谅,公司的经营策略,根本不是我及我们销售部,能够更变的,我们只是按上面的指令做事。” “那、不知道陈经理能不能帮我们引荐一下贵公司高层?能拍板的那种。” “能改变经营策略的只有两个人,我们林总和李总,林总现在人在东北,千里之遥;李总的话……”陈苏扫视四人道,“很忙的,应该抽不出时间。” 所谓的李总是谁。 戴尔的人自然清楚,不禁纷纷苦笑起来。 连他们自己都心里有数,想见这位,他们根本不够份量。 “陈经理,您看这样行不行,你和你们李总汇报一下,我们也和公司沟通一下,我们老板对这次合作也抱有极大诚意和热情……” 陈苏望着对方腆着脸,想撮合他们老板与李总会面。 算是终于看到了,这种美企大公司身上的谦恭。 心里霎时间感慨万千。 当然,也极爽。 姑娘明白了大老板点名让她来和戴尔公司谈的原因。 心头充斥着一股幸福。 这样的老板,她愿意追随终生。 “我看,你们还是等等吧。” 陈苏不卑不亢道:“龙腾的销售将首先以中国为主,上次发布会也是订货会,我们国内多半客商已经订过货,满足他们之后,我想会有其他安排。” 戴尔负责谈判的代表,悻悻然一笑。 果然他们老板都不好使。 不过也生不起气来。 人家管他们叫大公司,事实上他们公司的体量,和杰克李的生意规模一比,毛都不算。 “等的话……大概要多久?” 陈苏微微一笑道:“这我说不准,我只能告诉你,应该很快。” 戴尔公司的四人,蔫头耷脑,无功而返。 将他们送出门后。 返身回来时,陈苏扬起粉拳,做了个用力下拉的动作:“yes!” 拒绝美企大公司,真爽! 大老板的用心良苦,目的达到了。 她也深切感受到了。 陈苏从休闲套装的一则腰兜里,摸出一根橡皮筋,双手探到脑后,将披散的长发扎成一个利落马尾,接着撸起袖子。 雄赳赳气昂昂,返回销售部。 一个字,干! 一句话,玩命干! 就完了。 …… …… 数日后。 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文章,标题为: 【华电公司暂无龙腾海外销售计划,已连续拒绝多家国际知名采购商!】。 国际DRAM市场上的采购商们,一片哀嚎。 龙腾物美价廉。 好想要。 可华电不卖…… 真吉尔糟心! 反之,日美韩台的媒体,一下子又友好起来。 直夸华电的决策英明。 并鼓励华电继续保持。 当然,也有例外。 韩媒放送株式会社(KBS),播出了这样一段电视新闻采访…… …… …… 傍晚,李建昆仍在办公室。 办公室一角,有部二十一英吋索尼彩色电视机,红木电视柜的下层,还有一部港产金光牌镭射录像机。 冉姿将一盒录像带塞进录像机后。 电视屏幕上显示出画面,背景也是一个办公室,高端大气上档次。 女记者:“朴理事,您怎么看待最近传得沸沸扬扬的龙腾芯片?” 朴泰亨:“看不了,我又没拿到龙腾芯片,大概是见不得人吧。” 女记者:“我国有专业测试机构,曾测试过龙腾,您难道没拿到数据?” 朴泰亨:“我需要拿到吗?那个国家在电子科技领域毫无造诣,别管广告打得多响,他们生产出来的所谓芯片,只能以低廉的价格,卖给他们自己的那些穷酸企业用用,然后又生产出劣质的产品,呵,可怜他们的人民。 “他们根本不敢卖到国际市场,没有与竞争对手同台较量的勇气。 “这才是现实! “如你、如大家所见。” 冉姿戳在旁边气鼓鼓看完。 等她愤怒回头时,却是一脸愕然。 只见红木案台后的老板椅上,李建昆叼着烟,差点没笑出猪声,刚才被电视声音给遮掩了。 冉姿:“???” 这是什么很好笑的事情吗? “哦对啦,你刚才说这家伙是谁来着?”李建昆追问道。 这段采访说的全是思密达语言,李建昆一个字听不懂,好在后面生添了英文字幕,不过采访人的标签那里,忘记添了。 “大宇公司的一名高管,叫朴泰亨。” “漂亮!” 冉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