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重生:我的80年代> 第1097章 下子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097章 下子(1 / 1)

李建昆在华电老厂的那间宿舍,由于长期没人住,据冉姿说泛着一股霉味,得通风一段时间,暂时只好下榻在华电宾馆。 宾馆客房里。 李建昆冲了个凉水澡后,从卫生间走出来,将揉搓头发的白毛巾扔在电视柜上,踱步到窗边的藤椅上坐下,够手从玻璃茶几上取过那只空无一字的白信封。 信封里有张折叠起来的A4大小的纸张。 摊开后。 李建昆眼神扫视。 嗯? 一遍扫完,硬是没发现“洛克菲勒”这个姓氏。 李建昆再扫一遍,仍没发现。 倒是“摩根”确实有。 这证明小张的消息应该是准确的。 所幸名单上不仅有名字,每个名字背后,还附带着对方所属企业的信息。 李建昆改粗略扫视,为认真查看。 然而,从头看到尾,仍没有找到关于洛克菲勒的半点信息。 “搞错了?” 正当李建昆眼神望向床头柜上的白色座机电话,打算亲自找内部人询问一下时,余光在纸上捕捉到一个名字 佩姬杜拉尼。 这勾起了一些他曾了解过、但因关系不大,并未放在心上的记忆。 彼时在大漂亮国,由于徐庆有的关系,他和茱蒂杠上,面对茱蒂的强大背景,他自然要做番功课。 洛克菲勒家族的现任掌门人戴维洛克菲勒,其妻子的姓氏,便是“杜拉尼”。 这两口子有一个让李建昆初次接触到资料时,十分诧异且刮目相看的女儿。 也正是由于这一点,当时做好与整个洛克菲勒为敌时,李建昆将此人排除在外,时间长了倒是对她的名字有些陌生了。 “是了,她就叫佩姬,洛克菲勒家族的第四代继承人。” 不过,她完全没有继承家族事业的意思。 李建昆点燃一根华子,躺靠在藤椅上,回忆着曾看过的资料。 佩姬是一个叛逆的人,也是一个异类。 生在洛克菲勒这样的家族中,并且是名正言顺的第四代继承人,但她极为反感资本主义。 戴维洛克菲勒曾这样形容佩姬: “我的女儿对战争和世界的不公有着某种错误的认识,家族一直让她感到挣扎而痛苦,因为她认为这个庞大的家族也帮助创造了许多不好的东西,这些东西全都属于资本主义。” 错误个毛。 佩姬绝对是一个聪明人。 二十出头时,她毅然放弃姓氏,改为母姓“杜拉尼”,随后凭借自身努力,取得了哈佛大学的博士学位,后面又在波士顿从事了六年的教育工作。 在此之前,她还经常作为医疗志愿者,去到贫困落后的地区,做帮扶工作。 直到八十年代初,她才回到家族,想法有所转变,明白自身力量有限,希望借助家族的资源、关系,以抗争世界贫穷。 于是创建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希奈戈基金会,致力于解决贫困和不平等问题。 确实在非洲、亚洲和拉丁美洲,干了不少实事。 李建昆凌厉的眼神,逐渐柔和。 甭管他之前是怎么想的,对这个佩姬,他生不出坏心思。 “如果是她的话,或许可以见一面。” 李建昆目露沉思,茱蒂策划杀害他的事,洛克菲勒家族应该不知情,尽管从之前的某些事上看,他不抱任何希望。 但让洛克菲勒家族知道一下,并无坏处。 否则他真动起手来,指不定人家还会喷他有病。 念头至此,李建昆从藤椅上起身,踱步到床头,拨出一通电话,打给了冉姿。 咚咚咚! 办公室里,李建昆和高进喜正坐在沙发上喝茶,中午去强哥家搓了一顿,两人身上都有些酒气。 耳畔传来敲门声。 李建昆望向老高道:“到了。” 高进喜赶紧起身,李建昆喊了声“进”。 房门被推开,冉姿踩着水晶高跟鞋款款走进来,后面跟着一个穿肥大黑西装的精神小伙。 见到李建昆后,小伙不禁虎躯一震,快步上前见礼。 自从莫名其妙获得一张“昆仑卡”后,时间过去这么久,期间魏剑军也多次过港,但都未能有幸再见李建昆一面。 前两天,他忽然接到昆仑会的皇甫静文理事长的电话。 说会长要见他。 魏剑军惊愕之余,立马放下手头所有事,十万火急从河北赶过来赴约。 可算见到了! 以前,魏剑军只搞明白他是昆仑会的会长,港城首富。 这已足够吓人。 前不久,当得知他是世界首富后,魏剑军惊得茶缸子都掉地上了,为此还特区过港了一趟,和会里的人狂欢了一把。 “不必如此,都是自己人,坐吧。” 李建昆的这句“自己人”,让魏剑军十分受用,不过仍没敢直接落座,主动向高进喜伸出手,笑道: “河北来的,长城公司,搞汽车的,魏剑军。”高进喜怔了怔,尽管长城汽车他并没有听说过,但心头感慨建昆做事果然靠谱,还真有这么罕见的资源,遂热络地与魏剑军握了握手,只自我介绍说了姓名。 李建昆补充一句道:“老高是我大学同学,也是兄弟。” 魏剑军赶忙又鞠一躬:“高哥还请多多关照。” 高进喜属实是个老实人,连连摆手:“是要请您多关照。” 魏剑军一脸惊诧。 他心想,卧槽,顶着这层身份,犯得着我关照? 我算个毛球啊我。 带着七分兴奋三分忐忑,魏剑军屁股只挨三分之一的沙发面,在一张单人位沙发上坐下来,身体侧向李建昆,静待下文。 “汽车厂办得怎么样?”李建昆闲聊般问。 “多亏会里的兄弟姐妹看得起,给了大量投资,厂里和您之前见到的比,规模扩大不少,也正规化不少,业务重心正由汽车改装,向汽车制造过渡。不过,这是一条漫长的路。一辆汽车上万个零部件,挺复杂的” 魏剑军做工作汇报般道。 李建昆饶有兴致问:“会里人给了你多少投资?” “加起来接近八百万港币。” “够你造汽车?” “嗨,已经很好了,没会里兄弟姐妹的支持,我上哪去找八百万港币?慢慢干呗。” 李建昆手指轻敲着沙发扶手,道:“上次去保定看到,你们那个厂,就算把周边拓一拓,想把汽车制造这个事业做大做强,还是太小了。有没有考虑过,在其他地方再办个厂?” “这如果以后发展到了,现有的厂区无法满足,肯定也是要考虑的。” “我是说现在。” “现在?” “到南方办个厂。肯定有好处,一来南方经济更发达,汽车毕竟属于高消费品;二来,零配件采购方面,也会方便很多。” 魏剑军挠了挠头,讪笑道:“会长,我和您说实话吧,刚才讲的,您当我吹牛 “相较于我们的奋斗目标汽车制造这个行业来说,我们厂各方面还是太小了,您看看一汽、二汽,哪一家不是万人大厂? “我们只有几百名职工,目前也造不出什么像样的汽车,能赚钱的业务还是改装,各方面都需要摸索和沉淀。 “我的想法是:先守着现在的厂子,把汽车制造各方面摸透、摸精。再谈长远发展。 “这个时候来南方办厂,本就不充足的技术人员一分流、又要投入一大笔资金各方面的条件都不允许啊。” 对于长城汽车的现状,即便不去实地考察,通过对历史的了解,李建昆心中也大概率有数。 昆仑会成员的数百万港币投资,产生不了飞跃。 长城汽车现在也不叫长城汽车,那只是现在还是精神小伙的魏剑军的美好期许,而是叫作“长城工业公司”。 处于将将起步的阶段。 也没有产品。 魏剑军说的这些困难,确实是现实存在的。 不过,在李建昆看来,都能解决。 “厂子你现在是不是承包了?”李建昆看似岔开话题问。 魏剑军点点头,在昆仑会的伙伴决定投资之前,他便先搞定了此事。 李建昆继续说道:“现在国内都在搞股份制改革,你也顺应大势,推动厂子改革一下,我先给你投一个亿,没人你招人、培养,到南方来建个大厂” 瞎! 李建昆后面说的话,魏剑军已听不见了。 脑子嗡嗡作响。 会长要给他投资? 一个亿?! 这是祖坟冒青烟了吗? 他想到会长召见,兴许有些好事,但也没想到会长cua地一下,给他砸下一座金山。 旁边,高进喜神色复杂,他不确定建昆投这一个亿,是自己真想进入汽车行业,还是纯属为他。 而且他留意到了表情呆滞的魏剑军,兴许漏掉的一个字先。 “有问题吗?”李建昆望向魏剑军问。 “没没没,一点问题没有!” 魏剑军拍着胸脯道。 开玩笑,这还能有问题? 错过这个村可没那个店。 他还能上哪去找一个亿投资? 有这一个亿,他和全厂人的造车梦,实现的速度将会无限加快。 长城汽车,李建昆上辈子还买过一辆,且作为资深股民,对于我国首家在港股上市的民营企业,其发展历史,他还是颇为了解的。 前世在一九九六年,长城推出了自己的首款汽车长城迪尔。 是一款皮卡。 别看皮卡在后世的我国不畅销,但在九十年代,这款车以六七万的价格,火爆全国,一直处于脱销状态,风头无两。 这一世,有他的资金助力。 提前个几年诞生不成问题吧? 这样刚好可以应对熊猫汽车的阴谋。 捡个漏,大概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