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十六日,晴。 午后时分,首都机场。 一架从美利坚飞来的专机,刚刚着陆。 柳川志领着一帮人,走了些关系,得以来到机场内部。 确定这架飞机正是小托马斯沃森的专机后。 西装革履的柳川志立马打起十二分精神,并左右瞅瞅道: “各位,整理下仪容,跟随我一起去迎接沃森先生。” 众人唯他马首是瞻,表情中皆透着一股敬畏。 尽管他们都是计算机或相关行业的人,但饶是四通公司的万闰南,都自认不够能耐,能将IBM的老板邀请过来。 该服还得服。 呲! 机舱门开启。 从舷梯上率先走下来几名同样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 其中显然没有小托马斯沃森。 不过瞅着其中的一张华人面孔,柳川志眼前一亮,抢脚迎上去,不等对方下来,一边招手,一边招呼: “梁总!” 舷梯上几人脚步微顿。 老外们纷纷向柳川志口中的梁总,投去询问目光。 此人是IBM亚太地区的高管,港城分公司总经理。 柳川志十分熟稔。 一来,联想是IBM在内地最大的经销商。 二来,柳父如今正在港城,作为拿到内地第二张律师执照的人,一些在内地有业务的跨国公司,倘若有什么法律上的事,总会找他。 混得顺风顺水,颇有些脸面。 跟在柳川志身后的人们,见他踱步上前,与对方一行热络交流起来。 眼中的敬畏之意更浓。 万闰南心想,这次计算机发展大会之后,柳川志在中关村的名望,或许会超过他,比肩陈春仙。 舷梯上又有动静传来。 堵在下方舷梯口交谈的柳川志等人,赶忙向两旁退去,并做好恭迎姿态。 只见一个满头银发的白人,在一个珠光宝气的中年白人女性的搀扶下,缓缓走下舷梯,身后还跟着四五名随从。 等到白人老者走下最后一级台阶。 柳川志哈着腰,适时含笑道:“欢迎沃森先生不辞辛劳,特意过来一趟,我们倍感荣幸。” 沃森有些诧异,心想,特地派人来接他? 倒是不敢拿捏,立马放低姿态,不过总觉得哪有些不对劲,遂不忘确认一下问:“你是?” 柳川志脸上的笑容一僵,这就有些尴尬。 他身后不少人都是高级知识分子,高低懂些英文。 旁边的梁总帮忙介绍起来,道明柳川志的身份。 沃森暗叹一声,终究痴心妄想了。 顿时也没好姿态,只是恍然一声,随后踱步向前,与柳川志错身而过。 柳川志:“???” 万润南等人一脸迷糊,心想沃森怎么不理柳川志,不是受他邀请过来的吗? “不理”还是委婉的说辞,搞清楚柳川志的身份后,沃森显然直接将他无视了。 当然,还有他们。 这可不像来做客的态度。 他们又哪里知道,沃森并不后悔IBM现在的路线方针,公司内部也做好了个人计算机业务暂时销量下滑的准备。 他们认为短暂的损失,是为了谋求更大更长远的利益。 不做兼容机,配件只能使用自家品牌的,这事后世的苹果不就干成了? 所以倒也不好说,他们的这个点子是错的。 而随着计划的开展,IBM的个人计算机业务,全球销量下滑。 更追求性价比的大陆地区,下滑的尤为明显。 当然了,这是从环比数据上得出的结果。 事实上,价格高昂的IBM计算机,在大陆本就没有多少销量。 沃森根本不在乎。 至少目前不在乎。 在他看来,这个国家的人能够广泛使用计算机,至少还需要十年时间。 漫长的很。 所以急什么? 十年之后这个姓柳的,在哪都不知道。 沃森拒绝一切无用的社交。 其他人跟随着沃森离开,梁总留到最后,对柳川志说: “沃森先生这次来大陆,有非常重要的事,很感谢你们来迎接,心意领了,各位请回吧。” 柳川志:“???” 万闰南等人:“???” 有人忍不住询问道:“沃森先生不是来参加计算机发展大会的?” “啊?什么会?”梁总问,他的国语水平相当有限。 柳川志脸上青一块白一块的,眸子里有股隐藏起来的幽怨,他明明第一个邀请的,正是这位梁总。 “哦哦!” 梁总回过神来,讪笑道:“记得记得,川志和我说过。 “不过川志,实在不好意思,你也看到,沃森先生亲自过来,我得陪同啊。 “他的事为大,我们这些做小的对吧,你一定能理解。” 柳川志还能说啥? 一边说着“理解理解”,一边将梁总给送走。 等他扭过头来时,发现万闰南等人皆带着股怒火看着他。 这踏马不是耍人么? 他们没一个是闲人,扔下所有手头工作不顾,屁颠屁颠跑过来。 还踏马被人无视! 心情能好才怪。 “哼!”有人拂袖而去。 紧接着,其他人也纷纷闷闷不乐离开。 柳川志戳在空旷的机场内部,独自在风中凌乱着 如果说,从美利坚等国飞来几架专机的消息,只是在小范围内传播的话。 那么同一时间内,东南亚地区的富豪们组团来到大陆,便引发了轩然大波。 声势之浩大,前所未有。 首都饭店、喜来登饭店、兆龙饭店四九城里最好的几家饭店,竟相继出现房完客满的情况。 这么大的动静,自然也引来有心人的惦记。 各部负责招商引资的人,集体出动。 要知道,这次现身首都的富豪们,个个非同一般! 平时他们烧香拜佛都盼不来的那种。 倘若能在这些人中拉到投资,绝对会是大手笔! 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再有,便是记者。 他们希冀接洽到这些富豪的心态,与各部负责招商引资的人一样。 实在太稀罕了! 平时找都不知道去哪找,送上门的岂能错过? 与此同时,知道这次“境外富豪集体来京”事件的人们,心头也生出这样一个疑惑: 他们到底来干嘛? 根本没听闻上面号召过什么活动啊。 奇怪! 这些富豪来京后,都极其低调,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仿佛商量好了般,谢绝见客。 直到,四月十八日这天。 清晨。 低调的富豪们,一下子高调起来。 首都各大饭店纷纷传来消息: 富豪们人均盛装打扮,一大早便离开酒店出门了。 挠得心头痒痒的有心人们,还哪坐得住? 追! 上午九点。 中关村某幢大楼内,整个二层张灯结彩,布置得金碧辉煌。 搭建有临时舞台的厅屋里。 更是喜庆的氛围拉满。 地上铺就红地毯,舞台的背景板也是大红色,其上用庄重的字体印刷着“中国计算机发展大会”几个大字。 舞台上方拉着偌大的欢迎横幅,其上用中英双文写就: 热烈欢迎各位尊敬的来宾莅临参加盛会。 大会筹备得不错。 舞台下方,布置着数十张铺就洁白桌布的小圆桌,上面摆放着茶水和果盘。 大厅里也是人头攒动。 几乎坐无缺席。 然而,原定于上午九点开始的大会,却没有开始成功。 被人喊停了。 刚走上舞台,洋溢着热情微笑的主持人,更是直接被骂下场。 “这开个什么开? “不都是我们自己人吗? “还不知从哪喊来一帮凑数的!” 这种事搁后世,或许不会发生。 但这个年代的国人,多半性情比较耿直。 现场,远道而来的宾客,倒也有。 柳父从港城带来一群人。 不过,在场不少人都在业界厮混多年,并没有那么好糊弄 他们没看到一个境外来宾,有带来计算机资源的能力。 稍微靠谱的三两人,不过是港城某大学的计算机教授、某日苯电子科技品牌港城的代理商,之类。 “我早说过,搞这个大会,抛开华夏硅谷和东海公司,肯定行不通。 “柳川志他非不听!” 众人下意识地左右打量。 居然,没看见柳川志的人。 只见第一排有两个座位,不知何时空了。 那原本柳家父子的位置。 “卧槽,这什么人呐?” “没这个能力,非得揽这么大的活!” “无耻!” “我看他以后别想在中关村混了!” “还失去他们会怎么样,这烂人,这破烂公司,失去就失去了呗!” 吱 不少人踢开椅子,忿忿离场。 很快,厅屋内便人去楼空。 只剩下柳父从港城带来的一群人。 也想跳脚骂娘。 东直门大街,中段位置,一个大院门前。 此时围聚着不少人。 戳在前排的是各部的人和记者,后面的是吃瓜群众。 有些人在这都待了一两个小时,已记不清有多少小轿车驶进院里。 仿佛全京城的高档进口轿车,一股脑儿全开进去了。 也不知道里面在干嘛。 大院的铁栅门这会儿是合拢的,门后有几名保卫科的青壮把守。 大家不时抬头望向铁栅门上方。 那里有个拱进来的铁架子。 上面新焊着几个红色大字: 11慈善基金会。 基金会这个概念,对于当下的国人而言,还比较陌生。 不太能弄懂是做什么的。 “我说同志,能放我们进去吗?”前排有人隔着铁栅门,腆着脸对保卫科的人说。 以他背后的衙门,一般情况下不至于。 但他感觉这个衙门,很吓人 “你们是做什么的嘛。 “问你们几遍,你们又不说。” 各部的人和记者们,皆是讪讪一笑。 不好说啊。 我是来找钱的? 我是来搞曝光的? 一名年轻的女记者,向前一步,带着八十年代知识青年的如火烈烈,理直气壮道: “喏,这是我的记者证。 “院里有大事件正在发生。 “只要不是私密性质,那么作为记者,我们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采访,也让人民群众有所了解。” 保卫科科长:“哦。 “那你们记者进去吧。” 记者们先是一怔,继而大喜过望,纷纷向年轻的女记者投去感激目光。 待一名保卫科人员打开小门后,蜂拥而入。 各部的人赶忙跟上。 然而,被保卫科的人拦下了。 “不是你们这也没门槛啊。” “什么门槛不门槛的,我问你们是干什么的,你们都不说,怎么放你们进去?她说的有理啊。那你们呢?” 还是不好说啊。 主要说了估计更没希望。 外商富豪们的态度已摆在那。 有人灵机一动问:“你们这边一般什么人,可以随便进?” 以他们背后的衙门,外加兹事体大,搞到些身份并不难。 “爱心人士,过来捐款的。” 保卫科科长道:“怎么,你们要捐款啊?” 我踏马来找钱,你让我捐款 “捐、多少?” “多少都是爱心。” “我要是捐一块呢?” “您请进。”保卫科科长亲自拉开小铁门。 你娘你早说呀! 唰唰唰! 不仅是各部的人,后面的不少吃瓜群众也往院里冲。 花一块钱,看个大热闹,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