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曼哈顿下城。 一辆崭新的黑色劳斯莱斯幻影,行驶在老百汇大道上,仿佛还透着一股像面包似的,新鲜出炉的香气。 引来路人纷纷侧目。 即使这里是全纽约乃至全球最富裕的区域,没有之一。 想要购买劳斯莱斯幻影,仅仅有钱都不行,还得拥有足够的名气。 车是柳婧妍替李建昆置办的,拉斯维加斯最大的赌场酒店的美女总裁,这份名气倒也够。 今天算是首秀炸街,刚将李建昆从纽约机场接过来。 幻影驶近著名的三位一体教堂。 教堂正前方是纽约证券交易所,背后是美国证券交易所,左右两侧是高耸的写字楼,周围的一小块地方,还保存着十七世纪的花园和墓地。 从教堂门前穿过百老汇,便正式进入大名鼎鼎的华尔街。 许多人或许并不知道,华尔街从地理上讲,只是纽约曼哈顿区南部,从百老汇路延伸至东河的一条小街道。 全长仅三分之一英里,宽仅为十一米。 二面多是些美国镀金时代的老建筑。 真算不上有多高大上。 似乎完全匹配不上它的“住户们”—— 罗斯柴尔德财团、摩根财团、洛克菲勒财团、高盛集团和杜邦财团等,旗下以金融业务为主的公司。 还有纳斯达克总部、美国证券交易所总部、纽约期货交易所总部等。 事实上,“华尔街”这个词,早已超越这条街本身,成为附近区域的代称—— 从百老汇到东河的七个街区,都可以称为华尔街,也称作“美国金融中心”。 柳婧妍捯饬起来的投资公司,便落户在华尔街。 四十号。 李建昆从幻影上下来时,昂头望着这座七十层高的摩天大楼,总觉得它十分眼熟。 在柳婧妍的引导下,乘电梯快抵达投资公司所在的楼层时,李建昆轻拍一下大腿,想起来了。 后来有个口头禅是“没人比我更懂”的家伙,买下了这里。 媒体上播放关于他的新闻时,许多时候背影都是这座和他同名的大厦。 叮咚! 电梯门开启。 一堵黑金风格的文化墙映入眼帘。 其上用英文镶嵌着一排烫金字符—— 【金鼎国际投资公司】。 很浮夸。 还带点暗黑感。 不过李建昆很满意,是他想要的风格。 他为人处世,有个自己的准则,很俗,大抵上可以这样表述—— 与心眼不坏的人,咱也充充君子,反之,那么比比谁更黑。 偌大的空间里静悄悄的。 这家公司未来管理的资金盘会非常大,李建昆可没有与人共分楼层的意思。 传出去也掉档次不是? 李建昆望向柳婧妍道:“你光搞硬件,好歹配些人员啊,搞卫生也要人呀。” 柳婧妍笑笑道:“有的有的,只是空间太大,配十来個后勤人员,好像看不到一样。” 说罢,领着李建昆和富贵兄弟继续前行。 不多时,来到一个办公物件齐备的开放型办公厅,总算见到人影。 衣着统一的后勤人员有男有女,多是白人女性,也有黑人和华人。 看到柳婧妍后,众人下意识微微鞠躬。 柳婧妍向旁边抬手介绍道:“这位是公司的大老板。” 众人明显都有些惊讶于李建昆的年轻,齐齐喊了声“boss”。 这时,办公厅外围的一扇房门被推开。 一群人听闻动静跑出来。 为首的一男一女不是旁人,正是被李建昆喊过来的小英雄两口子。 其他几人是他们招募来的同学或朋友。 都是金融领域的青年才俊。 “小辉、智强、大卫……这位就是我和你们提到的牛人。” 吴英雄哈哈一笑,迎上前和李建昆来了个熊抱。 封晓婉跟上来,甜甜喊了声“昆哥”。 “不急不急,你俩待会再聚,让我先认识一下咱们公司的元老。” 李建昆与二人身后的几人,逐一握手寒暄。 几人中有两个白人,其他的都是华人。面对李建昆伸过来的手,皆双手握过去,丝毫不敢摆高端金融人才的架子。 起初并不是这样。 当吴英雄和封晓婉联系他们时。 关系好归好,但没有一个人愿意加盟一家新公司。 直到吴英雄和封晓婉将他们带到这里,见识到这家新公司的财大气粗、邂逅柳婧妍这位掌管资产数十亿美元的美女总裁、得知公司背后的老板富可敌国之后,态度才发生转变。 等李建昆的手和最后一人分开。 吴英雄便迫不及待凑上来,拽着他的胳膊往一间办公室拉。 过来美国的这半个月,他一直在研究美股,有些发现,但更多的还是疑惑。 封晓婉尾随过去。 其他人望着他们的背影,窃窃私语。 实在是年轻得过份,或许都没他们那么大,原本小英雄两口子说起,他们还有些狐疑。 咔! 房门关上。 房间里只有李建昆和小英雄两口子。 “昆哥,你真认为会爆发金融危机?” 吴英雄正色说道:“这一阵子我一直在研究,我不否定你的判断,美股可能会面临震荡,但我不确定震荡的幅度会很大。” 封晓婉补充道:“他想说的意思是:你这样出手,还特地办一家这么大的公司,恐怕阵仗会比两年前在日苯时更大。 “我们和门外那些人,仔细研究讨论过,都看不出美股会有大变故。 “如此,你如果投入海量资金操盘做空,可能会亏损。” 李建昆明白他们是关心自己。 这个工作还真得做做。 如果他俩都持反对意见,无法和自己一条心,势必影响接下来的操盘。 李建昆搬了张网丝办公椅坐下,抬抬手,示意他俩也坐。 这事得唠一会儿。 想要让两个顶级专业人才,否定自己的判断,从而相信他,还真有些难度。 得亏他是个挂逼,得亏他这辈子学的是经济…… “你们认为,什么情况下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李建昆问。 封晓婉率先回话说:“最主要的因素肯定是经济不景气,另外综合历史来看,金融危机之前,股市势必会有些不正常波动,比如持续下跌。” 她说到这里顿了顿,凝视着李建昆道: “美股进入八十年代之后,在低利率,货币宽松等政策的影响下,截止目前,仍处于牛市。 “我之前还在看一个数据:道琼斯工业指数从一九八四年八月底的1224.37点,到今年的八月底,上升到2662.95点,上涨率117.5%。” 是的,依照她来看。 市场一片大好。 哪像有什么金融危机的样子。 英雄提出的“盛极必衰”的道理,她固然认同,但恕她目前实在没看出衰的迹象。 所以她之前的话,还算保守。 主要昆哥在日股上神一般的操作,对她震撼极大。 李建昆又问:“那伱知道从一九八四年,到今年,美国的经济年均增率是多少吗?” “这……” “百分之四左右。”吴英雄替媳妇儿答话道。 李建昆笑着点头,看向封晓婉道:“咱们有句话叫"不以结婚为目的谈恋爱都是耍流氓",我套用一下,也整一句—— “叫,不考虑实体经济的金融分析,都是空中楼阁。” 实在是关系熟稔,李建昆也不怕她生气。 封晓婉小脸一红,无法反驳。 李建昆接着说道:“由此可见,美国股市的增速,要远超实体经济的增速,这叫什么?泡沫。” 吴英雄思忖着问:“可是、你怎么判断出,这个泡沫会在近期破掉呢? “况且,目前泡沫还不算很大,即使破掉,应该也不足以引发金融危机。” 叮! 李建昆甩开金属打手机,点燃一根行李箱中没剩几包的华子。 缓缓吐出一口白雾道:“这就说回到我刚才那个问题。 “晓婉回答的固然没错,但不够全面。 “金融危机是一个综合因素造成的结果。 “在我看来,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理论上讲,逃不开十大征兆。” 封晓婉左右瞅瞅,起身从一张办公桌上,薅过来纸笔,寻思得记一记。 十大征兆? 这么精准吗? 金融危机如此波云诡谲、复杂难测的玩意,难道还真能通过什么成系统的标准,来预测? 吴英雄冲她微微一笑,眸子饱含爱意,他刚也准备做个小抄。 李建昆一边嗦着烟,一边说道: “1、股市大跌。这不用解释,最明显。晓婉你刚说美股一片形势大好,那是因为金融风暴还没席卷到,这通常会发生在金融危机到来的前夕。 “2、资本大规模外逃。这将导致外汇储备持续下滑,难以应对,只能采取绝望式加息,结果会给本国实体经济带来更大冲击。 “3、银行信用危机。银根奇缺、银行挤兑,正常银行信用关系遭到破坏,同时伴随金融机构大量破产倒闭等现象的出现。 “4、企业债务违约明显上升。企业债违约,可能会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 “5、资产价格泡沫严重。股市、房价,汇率存在很大的泡沫,全民加杠杆,企业、居民的杠杆率居高下不。 “6、官方储备大量减少。出现货币大幅度贬值和通胀。 “7、整体经济严重下滑。人们把钱都投向了虚拟经济领域,导致周期性企业利润和盈利下滑,甚至出现大面积亏损。 “8、企业或居民资产负债率高。 “9、企业利润或居民收入大幅降低。” 李建昆说到这里顿住。 沙沙沙……沙。 封晓婉停下笔,抬起头,眸子里充斥着一股震惊,还有疑问。 吴英雄双目圆睁,黑框眼镜后的眼镜里,精光四溢。 昆哥说的这每一条,都不是深奥道理,一听便懂。 但,从未有人归纳出来,并将它们用来预测金融危机。 “还有一个征兆呢?”吴英雄问。 “算啦,就这九个吧。”李建昆摆摆手。 “???” 吴英雄和封晓婉相视而望,九个都说了,咋还藏着掖着呢? 咋地,最后一个征兆说出来,会遭天谴啊。 天谴倒不至于,第十个征兆李建昆如果说出来,再过十年,以小英雄的智商,保不齐会冲上门,质问他是不是穿越者。 再过二十年,小英雄会挥手指向他,十分笃定地说:“你就是穿越来的!” 因为第十个征兆叫:带“8”的周期。 一九八七年的金融危机,属于第一个现代意义上的股市崩盘。 随后。 一九九七年亚洲金融危机,并于当年十月至一九九八年八月,波及东欧。 二零零八年美国次贷危机。 二零一八年p2p网贷行业爆雷、以比特币为首的加密货币价格大跳水。 面对二人幽怨的眼神,李建昆讪讪一笑,赶紧说词儿道: “上述九个征兆中,任意占到三个,便有可能爆发金融危机。 “美国当前的情况,你们自己对照着看。 “当然,纯属个人观点。” 吴英雄闭起眼睛,在脑子里对照分析起来。 封晓婉手里捧着小抄,怔怔看着,如获天书。./p> 金融危机居然真能预测? 毕竟昆哥预判对了一回,尽管是反向的。 如果这次昆哥再对。 这张纸……将是无价之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