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在铁西区的发现。 李建昆此次的东北之行,日程将往后推迟很长一段时间。 林新甲又从特区带来一队人马,其中有几个是计划进驻特区的、华强太古集团旗下的地产公司的人。 李建昆决定在铁西区建设一座超级工厂。 这里的制造业人才很集中,没必要去单独建一个个小厂。 联营模式,也可以与多家工厂一起联营。 好比股份制公司。 入股的工厂各占多少股份。 当然,他们拿人员和技术入股,李建昆投钱。 像103厂邓云友那样的人,终究是少数。 多半厂子的负责人一听,还有这种好事,不要他们投一分钱,出点闲置劳动力而已,既能给职工谋份福利,又能为厂子开辟一条财路。 参与热情空前高涨。 时间已至八月。 饶是在东北,炽烈的太阳下,温度也不低。 现在,几辆汽车停在铁西区东南角的一块荒地上。 众所周知,东北这地方,主打一个地广人稀。 土地不值钱。 这片占地极大的荒地,李建昆承租下来的价格,跟白给也没啥区别…… 他旁边的一群白衬衫,便是市里各主管单位的人。 听说有港资背景的企业,要在铁西区大兴土木,热情拉满,办事效率嘎嘎快。 市建设局的毕局长,从开始物色地皮到现在正式敲定,几乎全程陪同。 因为土地不值钱。 建设这么大的一座厂区,那才是真赚钱…… 李建昆也打算交给政府来承建,自家地产公司毕竟还没进驻内地,手头没啥资源,林新甲带来的主要是设计人员。 这会儿几人正拿着格外先进的激光测距仪。 在荒地上一阵忙碌。 盛夏的风裹挟着热浪袭来,吹得李建昆的黑色衬衣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健硕的身材。 旁边则是一具妙曼圆润的身形。 冉姿一手撑着黑伞,一手按着纪梵希的长裙。 毕局长笑呵呵凑上来: “李总,这些国际设计师这么专业,想必图纸很快会出来,您打算什么时候动工?” 李建昆侧头望向他:“动工无非是早晚几天的事,这不重要,我更在乎什么时候能完工。” “您放心。” 毕局长拍着胸脯道:“我们到时二十四小时三班倒,保证以最快的速度完工!” “这种承诺……不行的,你们得给個具体的、我们能接受的工期时间。” 李建昆似笑非笑道:“你也知道,中建那边找过我。” “!!!” 毕局长:“好好好,图纸出来后,我立马安排人计算,一定给您一个满意的工期时间。” 其实吧,李建昆急也不是很急。 一来,按照他的设计思路,厂区会分区域进行建设,建好一个区域就能投入使用。 二来,合作的厂子里,有的是地方,大家既然都合作了,人也是他们的人,特殊情况下,先在他们厂里借块地方用,不是难事。 但,还得逼一下。 东北不是有个词叫“墨迹”么,怕就怕他们墨迹个十年八年。 这样一座超级工厂,是完全有可能的。 这时,市委办公室的庞主任也走过来: “李总,地块的事终于落实下来,那句话还得说一遍: “热烈欢迎贵公司的产业落户本市啊! “往后有什么需要市里协助的地方,李总还请尽管开口。” 李建昆笑着表示感谢后,道: “还真有一件事,可能要市里出面做做工作。” 庞主任大手一挥:“但说无妨。” 这段时间,他们不是没研究过这家特区华电公司。 对方搞的业务,有一个那都不用打听。 喏,他腰间就有一部。 既有排面,又实用。 据说,现在对方要搞的芯片,比bb机各个方面,都要牛批一万倍。 那可不可以这样去理解:也比bb机赚钱一万倍? bb机已经足够赚钱了。 芯片到底有多赚钱,简直难以想象。 像这样的大生意,落户过来,即便只是一小部分,也容不得人不重视。 李建昆看似提了个毫不相干的问题: “庞主任有没有发现,很多手工技艺一代不如一代?” “嗯,确实是这样,现在虽然条件更好,但年轻人缺少老一辈人身上的那种劲头,比如在铁西区,可以说八级工成堆,但从比例上看的话,现在这一代,不如老一辈多。” “所以我有个想法。” 李建昆缓缓道:“我希望返聘西铁区的一些退休的技术人员,未必要他们亲自上阵干活,往后在厂里做个技术顾问或指导。 “上次和诸位谈过,你们也知道,我们要造的东西,工艺难度非常之高。 “如果有可能的话,我们必须整合一切资源,引为助力。” 即使这样,李建昆估计,某些设备铁西区这边仍然造不出来。 甚至全国暂时也没地方能造出来。 他只能竭尽所能地网罗资源,先解决更多设备的制造问题。 老大难的设备,到时再想其他办法解决。 前期用心一些,后面便轻松一些。 “这……好办。” 庞主任思忖道:“返聘的例子,全国比比皆是嘛,并不违反什么。 “我们市里可以出面,在铁西区搞几场动员活动,只要那些退休老同志愿意加入你们厂,你们厂也愿意要,双方达成意向。 “这事、不就成了?” 道理很简单,正是如此。 但由市里来动员,效果肯定不同。 …… …… 铁西工人村。 76号楼,一单元,二楼。 刘家。 上次吓到冉姿的那位阿姨,瞅着坐在餐桌旁闷头吸烟的丈夫: “你那几个棋友,八厂的老郭、129厂的老廖,可都去报名了。 “行不行的,你先去报一个成吗? “人家还不一定能看上你呢。” 刘铁柱抬起头:“伱放屁!人家上次还说来着,我不是拒绝了吗,现在再去,算怎么一回事?” “就为这个?我看人家不是计较的人。铁柱啊,咱家啥条件,你不清楚啊,我可告诉你,缸里的面粉又快完了。” 刘铁柱深吸一口经济烟:“咱们厂、有人去了吗?” 这一阵铁西工人村里非常热闹。 起先是市里派人来,大搞几场动员活动。 现在特区华电公司又在大广场那边,搭起一个招工报名处。 闲来无事的不少人,每天都跑过去瞧稀罕。 也确实稀罕。 他们只招老头老太太…… 不过也有说,往后会招些青壮劳动力。 工人村里不少待业青年,都在苦等着,尽管不是铁饭碗,但好歹是有大背景的合资企业,据说待遇非常不错。 “好像、还没有。” “那你让我去?!” 阿姨怒道:“你是厂里铣工的领头人,隔壁老余是钳工的领头人,你还看人家,人家都看着你们呢!” “要去你去,反正我不去。” “他们要是收我,我早去了!” 阿姨红着眼睛,抹了把眼泪:“你们这些这家伙死要面子活受罪……” 正这时,一个小毛头从门口蹿进来。 二老最小也最疼的孙子。 熊孩子手里捧着一把红艳艳的、上面颗粒分明的果子,一颗一颗往嘴里扔,吧唧吧唧吃着,好奇打量着吵架的爷爷和奶奶。 刘铁柱一眼瞥过去,本没在意。 转瞬又感觉哪里不对,再侧头定眼望去。 唰! 这老头立马从椅子上跳起来。 啪! 一巴掌将小孙子手上的红果子拍打到地上。 “呜呜呜……” “谁让你吃这个的?!” “呜呜……他们说叫桑神,可以吃的。” “这哪是什么桑葚,这是蛇泡草的果子,吃多了会中毒的,你吃了多少,嘴里吐出来!” 阿姨搞清楚情况后,同样大惊,赶忙上前去抠孙子的嘴: “你这孩子什么都乱吃!” “呜呜……你们都不给我卖零食,我饿嘛。” 这话说得阿姨刚止住的眼泪,直接飙出来: “刘铁柱!你今天要是不去,我死给你看!” …… …… 工人村的大广场上。 刘家阿姨在前,刘铁柱在后,戴顶草帽,帽檐压得很低。 他却不知道,这样更吸引人目光。 “刘师傅!” “诶?103厂终于有人来了,这不是刘师傅么。” “呀,呀,老刘啊,这是啥造型?我说,难得咱们这把年纪还有人要,凭本事吃饭,有啥好害臊的。” 刘铁柱嘴上说着“是”,眼神却左右乱瞟,最怕遇到本厂的人。 索性有惊无险。 队伍排到。 冉姿坐在一张原木色长条桌后面,看清身前二位后,眼神掠过刘师傅,喊了声“阿姨”。 “闺女,上次对不住了。” 阿姨手指身后:“你看我家这个老东西,你们还能要吗?” “我们现在只是报名,具体录取情况,要晚些时候公布。”冉姿淡淡道。 “哦哦。” 阿姨迟疑一下,又问:“闺女,听说你们给补助,像这老东西要是被录取了,每月能给多少钱啊?” 这是被询问最多的一个问题。 所以李建昆一早便定出来。 也好吸引来更多人、加大录取成功率。 冉姿随口道:“您家这位有哪些荣誉资质来着?” “特级技师,八级工,优秀劳动模范,全省技能比武铣工类冠军……” 雾草~ 冉姿心想,我只是走个流程,随口一问。 老实讲,她一点不想招这个刘师傅,不是没给过他机会。 可是……他好厉害哦。 冉姿心思活跃,认为还是得以老板的大局为重。 再说,最后录不录用,决定权在老板手上。 “好好,阿姨,够了。 “这样的话,刘师傅可以拿到最高档的待遇。” 阿姨脸上一喜:“是啥?” 冉姿打开一只黑色的硬纸壳文件夹,翻到最后一页:“喏,这些。” 阿姨搭眼望去,双眼逐渐睁大。 渐渐地,浑浊的眸子里愈发明亮,以至于敢与头顶的太阳争辉。 只见单页上写着: s级技术人员待遇。 1、厂区内独立办公室一间。 2、分配不小于五十平方的宿舍一间。 3、每年享受为期半月的免费旅游,如首都行(可一名家属陪同)。 4、每月补助五十元外汇券。 5、每月补助一百元津贴。 6、逢年过节发放礼品。 7、年终奖。 冉姿解释道:“大家现在应该都知道,我们公司在特区,那边是单独的政策,这边不一样,所以每月发的钱并不多,需要符合相关标准,我们在年终奖这一块,会更……灵活些。” 这叫并不多? 老东西挣得最多的时候,工资加奖金,一个月都没一百五。 人家这还发五十元外汇券! 随随便便再换个一百块。 更别提,分一套五十平方的宿舍,一下解决了家里住房拥挤的问题。 阿姨瞟向侧后方,右手作握东西的姿势,架在自己脖子上: “签字,报名!” 刘铁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