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重生:我的80年代> 第951章 另一个世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951章 另一个世界(1 / 1)

许多刚调派过来的研究员,往往还以为华电大食堂,是一座大礼堂。 事实上,华电产业园内,还真有一座大礼堂。 算是遵循年代特色的建筑。 毕竟活在当下,很多东西不能完全脱离当下的范畴—— 这年头,机关事业单位里,大到国院,小到村集体,礼堂都是不可或缺的建筑物。 晌午。 设计可容纳三千人同时参加活动的华电大礼堂内。 上座率能有一半。 特区华电公司旗下的所有研究员,无论是本部职员,还是调派来的职员,悉数到场。 主席台上设座五十二张。 除了李建昆外。 都是以林兰瑛副院长为首的、华电研究院的核心技术骨干。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整个华电产业园的灵魂所在,华电研究院的院长一职,仍然空缺着。 林兰瑛女士不愿当这个正职。 也没有人敢。 在我国半导体领域,她是绝对权威,没有之一。 否则也不会得到“半导体之母”的美誉。 林兰瑛女士坐在主席台中线偏左一点的位置,旁边是李建昆。 “乖乖,李总居然这么年轻。” “跟个电影明星似的……” 会议还没有正式开始,台下也不知道多少类似的窃窃私语。 如此重要的大会,李建昆当然拾掇过一番。 正装出席。 格外讨厌打领带的他,白色修身衬衫领口,系着一条国内买不到的纯黑休闲小领带。 冉姿在小日子时替他买的。 台下,王晴碰了碰苏亚男,俩姑娘咬着耳根子搭话: “亚男,我眼珠子要掉地上了,我还以为李总是个挺着将军肚的油腻大叔,这也忒年轻,忒英俊了吧! “完了完了,我要恋爱了……” 苏亚男用手指在她脑瓜上轻轻一戳,早已习惯她的古灵精怪,另一只手掩嘴轻笑: “确实挺意外的。 “也、更加令人钦佩了。” 坐在主席台正中间的李总,明显和她们是同龄人。 当她们还在为生计发愁、对未来仍有迷茫时。 人家已是一家偌大合资企业的总经理。 两個国家级项目的负责人。 一个人得要多么优秀,才能在这样的年纪,达到如此高度? 苏亚男心想,小晴的话未必只是开玩笑。 这样的男人魅力无限。 “别想了,是个你得不到的男人。” “你个死妮子,就知道打击我!” 九点整。 会议开始。 林兰瑛女士先致词,对调派来的研究员们表示欢迎,同时阐明今天大会的主要事项。 在此之前,她和李建昆,以及主席台上的核心技术骨干们,已开会讨论多次。 最终确定下来一个战略性计划: 将半导体材料的研发,划分为八个大项目部。 分别为: 晶圆项目部。 c抛光项目部。 光掩膜版项目部。 光刻胶项目部。 湿电子化学项目部。 电子气体项目部。 溅射靶材项目部。 封装项目部。 这八个大项目,涵盖了芯片制造需要用到的所有核心材料。 每一个项目部,都将是一个巨无霸。 可以这么说,但凡一个大项目搞出水准线以上的成果,完全能打造出一家国际级公司。 比如说,电子气体。 电子气体广泛应用于芯片制造过程中的、离子注入、刻蚀、气相沉积,掺杂等诸多环节,是必不可少的核心材料。 芯片的性能优劣,与电子气体的质量好坏息息相关,因而,电子气体也被称为芯片制造的“血液”。 而芯片制造需要用到的电子气体,多达上百种。 随着技术的不断推进、芯片性能的提升,往后还会更多。 如此也不难看出。 科研任务的繁重。 好在,李建昆现在也算兵强马壮,背后还有整个国家的人才储备可供使用。 “……我知道,这样的划分不够细致,每个项目部将承受巨大的压力和任务。 宣布完计划后,李建昆扫视着台下,很严肃认真地说: “但是请大家理解,目前全世界,还没有哪家企业,有能力生产出芯片制造的所有核心材料。 “涉及的东西,太庞大。 “不过呢,我们不能将这件事当做一家公司的行为。 “调派过来的同志们,都清楚你们的任务。 “先这样分吧,往后再慢慢调整,各方面也会不断扩容。 “大家要明白一点:现在全国,只有我们在干这件事。” 李建昆留意到台下多半人面露难色,思忖着有必要打管子鸡血。 于是话锋一转,饱含情感说: “同志们,未来,是一个信息化时代。 “作为信息化时代大脑的‘芯片’,必将成为一个十分关键的‘武器’。 “我说的武器,包含两重含义: “1、推动我国经济事业高速发展的武器。 “2、科技大棒。” 李建昆顿了顿,道: “各位应该很清楚,西方对我们一直施行着技术禁运,这就叫科技大棒。 “我们已落后百年。 “挨打了百年。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是一个契机,一个有可能实现弯道超车的契机。 “那么我想请问各位,你们还想挨打吗?” 这根本不算一个问题。 李建昆的话音还未落下,礼堂内爆发出齐声怒吼: “不想!” 李建昆会心一笑:“所以诸位,无论多难,我们必须掌握信息化时代的‘大脑’——芯片。 “而想要制造芯片,半导体材料是基础。” 他忽然抬起手,随意指向台下众人: “你、你、你…… “将是我国芯片事业的奠基者。” 王晴蓦地豹躯一震。 李总,刚指了她! 双方还四目相对。 当然,旁边的苏亚男也以为李总指的是她,眼神同样与她交汇过。 此刻热血沸腾。 音箱里传来的、颇具磁性的声音,仍在继续: “我国的芯片事业能不能打好根基。 “我们有没有实现弯道超车的可能。 “甚至可以说,我们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在下一个时代是否可以实现。 “最难迈出的第一步,皆系于你们身上。” 李建昆站起身来,面朝台下,深深鞠了一躬。 台下不少人眼眶红润,下意识抬起手,隔空来托。 “拜托大家了!” 李建昆缓缓直起身: “请大家记住今天。 “记住我们在这里憧憬的梦想。 “待将来某日,这颗梦想的种子开花、结果,我必定焚香沐浴、正冠更衣,仍在这里,扫榻相迎,为诸位,庆功!” 啪啪啪啪啪! 掌声如雷,经久不息。 气氛一下被调动起来。 不少人甚至激动得站起来。 林兰瑛女士瞅一眼旁边,脸上有个大写的“服”字。 心想,难怪这小家伙能干出这番事业。 他是一个天生的领导者。 估计礼堂内现在想要玩命的人,不止一个两个…… 当然,这个半导体材料发展计划,必须要有这样的激情和热血。 否则很难成事。 而一旦成功,我们将实现拥有几乎所有半导体关键材料的自主权,就像现在的日美两国。 作用和意义,无比深远。 这也是她,为之奋斗一辈子的事业,和未完成的梦想。 会议的最后一个环节,是分组。 台上,一名高管捧着一份厚厚的资料,开始逐个项目部进行安排。 先是宣布项目部负责人。 再将礼堂内的所有其他研究员,逐一分配到八个项目部麾下。 慢是慢点,但体现出对计划、对每一位研究员的重视。 台下,王晴和苏亚男又咬起耳根子: “亚男,伱说咱俩会被分配到什么项目部?” “当然是按照个人的技术特长来分配。” “技术特长?那你告诉我,谁有c抛光材料的技术特长?还有光掩膜版、溅射靶材……” 相关技术在国内完全是一片空白。 见都没见过。 谁又能懂? 苏亚男一下怔住,不知该如何答话。 王晴幽幽道:“总有人会被分配到这些新领域,从零开始,太难太难了……” 即使大家都热血沸腾,她的话,或者还更甚一些。 毕竟刚被李总点到。 但如果有可能,她更希望被分配到,熟悉技术基础的项目部。 也不全是畏难,真的…… 没有把握。 没人愿意,令对他们饱含期待的人,失望。 “王晴。” 音箱内突然传来声音。 王晴赶忙起身:“到!” “光掩膜版项目部。” 王晴睁大眼睛:“???” 性格大大咧咧于她,坐下的时候,都差点没哭出来。 忒点儿背! 苏亚男拍拍她的手,以示安慰,手还未收回来时。 “苏亚男。” 苏亚男仓皇起身:“在!” “c抛光项目部。” 苏亚男愣愣后,微微一笑:“是!” 王晴:“?” 望着闺蜜缓缓坐下,她诧异道:“你还笑?” 苏亚男脸上的笑容更甚:“刚才一瞬间,我想明白一件事。” “啥?” “上面对我们每个人都很了解,就像你说的,这些新领域,总要有人去摸索,领导把你我分进去,是因为相信我们能取得成绩。这是一种信任和被特殊看待,理应值得高兴。 王晴:“咱啥事到了你这里,都这么正能量?” 苏亚男反问:“不好么?” “好是好,但、你不担心吗?” 说不担心,那是假的。 苏亚男对于c抛光材料的了解,仅限于从国外的几篇论文上看到过: “努力吧,从最基本的原理开始专研,别人能研究出来,咱们一定也行!这确实是份意义非凡的事业,李总刚才这么一说,我领悟深刻,为此即使献上青春又如何?咱俩,一起,拼了!” “你可真是我的好闺蜜……” 临近中午,人员分配完成。 在此过程中,李建昆一直留意着台下众人的表情。 他扯过麦克风,含笑说: “那些被分配到我们还一片空白的、新领域项目部的同志们,也不用泄气。 “你们并不是在孤军奋战。 “你们背后在863计划部门、有公司,包括我这种无法在科研人帮到忙的人,都会在其他方面尽可能获取资源,为大家提供助力……” 台下,王晴凑到苏亚男耳边: “诶亚男,我突然有种感觉,李总好像……说话不太着调的样子。听说生意人都这样,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忽悠起人来一套一套的,这怕不是在给咱们洗脑吧?” “有吗?” “听他这口气,好像能弄点来新材料的技术秘密啥的,可能吗?” “可是研究院里有很多或许全国仅有的设备仪器啊,华电不简单的。” “设备和技术能一样吗?再说,或许是以前弄的,现在国外对咱们的技术禁运不是一般的严。” “好像、也是哈。” “所以说嘛,李总兴许也没咱们想的那么好……” …… …… 通过几天时间的调整。 半导体材料八大项目部,正式在华电研究院大楼内挂牌成立,并完成人员调剂。 今天上午。 光掩膜版项目部,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王晴和新结识的小伙伴们,挤坐在一间会议室里。 领导还没现身,大伙儿七嘴八舌的,乱倒苦水: “说出来不怕大家笑,我连光掩膜版是个啥玩意儿,都没见过。” “+1。” “真不知道为啥要把我分配到这个项目部,上面从哪儿看出来,我是能研发出光掩膜版的料? “吃苦受累咱不怕呀,关键得有个研究方向啊,有人知道光掩膜版是使用什么原材料生成的吗?” … 咔! 门把手转动。 几名领导结伴走进来。 其中一位手上拎着一只黑色带密码锁的皮箱。 “好啦,都是自己人,咱们废话不多说,会议正式开始。” 部门负责人鲁工,一边说着,一边示意副手打开皮箱。 底下人够头打量,都很好奇里面装的是啥。 几张镂空的“大号胶片”被取出来。 鲁工抬手示意:“这、就是光掩膜版的成品。” 嚯! 新兵蛋子们赶忙擦亮眼睛。 可算见到庐山真面目了。 鲁工又从副手手上,一份一份地接过、一大摞资料:“这些,是制造出刚才那几类、光掩膜版的详细技术资料。” 瞎! 别说新兵蛋子们。 连调派来的中年研究员们,都纷纷睁大眼睛。 大家下意识发问: “哪来的? “咱们不是在这个领域一片空白吗? “不光搞到成品,还有详细的……技术资料? “这不是已经成了吗?” 鲁工扫视过众人,斟酌着言语说: “有必要让大家了解一下,华电,是一个很大的集团,旗下拥有数十家公司。 “其中有一家胶片公司,在港城历史悠久,从七十年代开始研发光掩膜版,如今也算小有成果。 “我们作为华电的合资公司,算是近水楼台先得月了。 “不过,目前我们拥有的光掩膜版技术,还很低端,只能匹配低端芯片,距离世界领先,很远。 “所以同志们,切不可怠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底下众人突然都笑起来。 原本身上的颓然和迷茫,一扫而空。 “有基础就好!” “这岂止是基础,已经有成果了! “还怕啥?只怕毫无头绪。 “哈哈,站在前人肩膀上,咱们一定是八大项目部里最先搞出新成果的! “漂亮!” …… …… 午饭时。 王晴和苏亚男在食堂碰上头。 打好饭菜后。 俩姑娘凑在一张餐桌旁坐下,王晴迫不及待向苏亚男炫耀起,他们项目部有秘密武器的事。 王晴叽叽喳喳嘚瑟完后。 发现苏亚男一脸古怪,遂问:“咋了,羡慕傻了?” 苏亚男缓缓道: “你们有的那种东西,我们项目部也有,我们有的还不是基础资料,我们的那份c抛光材料的技术资料,能制造出一种180-130n片使用的抛光垫和抛光液——” “啥?!” 王晴双目圆睁,嘴唇翕合,老半天说不出话: “那不等于说,你们项目部,已经有配合三代光刻机使用的c抛光技术?” “嗯。” “……” 王晴醋溜溜道:“那你们还奋斗个屁啊。” “话不能这么说,首先,咱们国产的骄傲,四代光刻机问世多时,配套材料跟不上,就无法发挥它的最大作用。 “其次,生产c抛光材料的原材料,我们也是一片空白,得先搞出这些。要做的事还是很多的。” 王晴小小郁闷一下后,忽地想起什么,轻轻给了自己一耳刮子: “李总还真不是信口开河哩。 “华电集团真牛,你们的秘密武器也是港城搞来的?” 苏亚男:“没说啊,有人问过,领导没答。 “哦对了,领导还说,这种c抛光材料,公司不会使用,只作为技术参考,用以学习和研发更先进的技术。” 王晴细细品味一会儿这番话后,不禁啧啧两声。 “咋了?” “亚男,你也就搞搞科研,把你扔到谍战剧中,你活不过两集。” 苏亚男:“……” 王晴神秘叨叨说:“这里面有大秘密!” “啥大秘密?” “不可说,也不可猜,不然我担心我小命。” “有这么夸张吗?” “哼,现实肯定比我想象的还疯狂。” 王晴脑海中浮现出一个高大英俊的身影:“那个人,现在就算主动找我处对象,我都……不敢。 “咱们和他,根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 “他和他的伙伴们的手段、本事。 “相当、相当恐怖!” ps: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