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觉得……”一名公安同志停顿了一下才把下面的话说完,“是他杀?” 林湘南把事情又捋了一遍,然后点了点头。 “如果不是他杀,我认为没办法解释李同知的死。” “可是,除了你,谁会杀李同知?” 林湘南无语了,明明她才是最没道理去杀李同知的好吧? “我有儿子,有工作,回去之后领导说不定还要重用我,这个时候去杀人,我有毛病啊?” 她忍不住瞪了发言人一眼。 “但至少,你还是让李同知感受到了强烈的杀他的欲|望。” “那他肯定感受错了。” “否则他那一封遗书怎么解释?” “以前写的不行?别人模仿他的字迹写的不行?” “模仿?” 两名公安同志对视了一眼,他们之前没往这个方向想过。 韩秉坤说:“两位公安同志,有一点我可以为林同志作证,任何对他们家孩子不利的事情,林同志都不会做的。” 两人看了他一眼,其中一人看了看手表,提醒:“韩主任,你的时间不多了。” 韩秉坤也很无语,连忙转过了头,继续问林湘南:“如果是有人要杀李同知,你认为谁的可能性最大?” 林湘南直摇头。 她从来不在党校住,也不在那里吃饭,除了上课,甚至没什么交集,她连谁和李同知走得比较近都不清楚。 但能杀李同知的…… “我们假设当天晚上所有人都睡着了,李同知也睡着了,那么,谁把他从宿舍里弄出来比较合适?”林湘南问。 “当然是他同宿舍的那两个人,不然外人一进去,把这两个人惊醒怎么办?”一名公安同志说。 韩秉坤提出不同的意见,“如果是和他约好呢?某个时间,在教室见?” 几人想了想,这两种可能可以说都有。 “但根据武大成和赵成功说,当天晚上,或者说,那一天,李同知的心情都很好,晚上洗脚还哼歌来着。如果有个图谋不轨的人要约他出去,他应该不会心情这么好吧?”另外一名公安同志说。 林湘南看了他一眼,认可了这个说法。 “如果真是这样,那个人就伪装得太好了。” “我们先假设,没人和他约好,是有人把李同知弄出去的,这个人会是谁呢?” 曾经,孙承、李同知、武大成和赵成功在同一间宿舍,孙承走后,这间宿舍里就剩下三个人。 除了死去的李同知,就只有武大成和赵成功两个人了。 “我建议你们查一查那个赵成功。”林湘南提议。 “为什么不是武大成?” 林湘南无奈,“你们没注意到吗?武大成胖归胖,体力奇差,像他那样的人,没有能力把李同知扛出去的。” 几人想了想,韩秉坤忽然点了点头,“也对,他把李同知扛到肩上,得头脚都耷拉地了。” 林湘南:“……” 两名公安同志则慎重的没有对此发表任何意见,他们不会放过任何怀疑对象! “那么,还有一个疑点,如果这个假设成立,这个赵成功是用什么方式让所有人都没有发觉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