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62 章 再回燕大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62 章 再回燕大(1 / 2)

在金秋十月即将到来之际,一个来自省里的重磅消息如同投入湖面的一块巨石,激起了新的涟漪——全省干部职务与职级调整名单公布,李毅飞的名字赫然在列:由副处级晋升为正处级!

这份迟来的“正名”,像是对他这两个月来在阳兴呕心沥血破局攻坚的肯定。

文件下发,祝贺的电话、短信瞬间打爆了李毅飞的手机。

曾经的师长、同学、多水县的旧部,乃至铜山市一些相熟的领导,都纷纷道贺。

这不仅是一个级别的提升,更意味着他作为一县之长,在法理和权责上更加名正言顺。

县委书记贾磊闻讯,立刻召集了县委常委碰头会,议题明确而紧迫:“同志们,省里的任命下来了,毅飞同志现在是正处级!‘代县长’这个‘代’字,是时候去掉了!

我们要尽快履行法定程序,召开人大会议,选举毅飞同志为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这样,他才能更放手地带领我们阳兴向前冲!”

贾磊的提议得到常委们的一致赞同。没有人会在这个时候提出异议。李毅飞用实打实的行动和看得见的改变,赢得了广泛的认可和敬畏。

选举日,县人大会议庄严肃穆。当主持人宣布对李毅飞同志担任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进行投票时,会场安静得落针可闻。

一张张选票投入票箱,计票工作紧张有序。最终结果毫无悬念——李毅飞以全票当选阳兴县人民政府县长!

掌声雷动!这掌声,是对他过去工作的肯定,更是对未来沉甸甸的期许。

贾磊握着李毅飞的手,用力摇了摇,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慰和信任:“毅飞,众望所归!

这下可以甩开膀子大干一场了!”他立刻指示组织部长:“马上把选举结果上报市委、市人大!”

去掉“代”字的李毅飞,感觉肩上的担子更重,但步伐也更加坚定有力。他没有任何过渡和庆祝,立刻投入到更加繁重的工作中。

他首先找来分管国土、规划和城建的副县长张诚(原负责招商,因工作需要调整分工),在办公室摊开最新的阳兴县地图:“张县长,经济技术开发区是阳兴未来的产业心脏!

选址必须科学,规划必须超前!你牵头,国土、规划、发改、环保几个部门联动,立刻启动前期工作!”

李毅飞手指点在地图上预设的区域:“第一,实地踏勘!对这片区域的地形、地貌、地质、交通、水电、环境承载力进行全面评估,拿出详实的数据报告!”

“第二,规划先行!聘请高水平规划设计院,按照‘产城融合、生态友好、集约高效’的理念,拿出高标准的园区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规!要预留足够的发展空间!”

“第三,土地征收预案!涉及到的村庄、农户,政策要吃透,补偿要到位,思想工作要做细!既要保障园区顺利落地,也要切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决不能出现群体性事件!这是红线!”

“第四,“准备汇报材料!把我们的必要性、可行性以及初步规划构想、预期效益,形成一份扎实的报告!

节后,我要带着它去市里争取立项和土地指标!”

张诚感受到李毅飞话语中的急迫和期望,郑重应下:“李县长放心!我亲自抓,保证按时高质量完成任务!”

安排好开发区这步大棋,李毅飞紧接着向贾磊汇报了另一个关乎阳兴未来的“秘密武器”——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再生中心项目,以及他即将赴京城与燕大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计划。

贾磊听完李毅飞对项目前景的再次阐述,大手一挥:“毅飞,这是利县利民功在千秋的好项目!

必须全力争取!你放心去京城!县里一切有我!需要县委出面的文件、承诺,随时告诉我!

记住,谈判桌上,你代表的是整个阳兴县委县政府!底气要足!”

看着贾磊毫无保留的支持,李毅飞心中涌起一股暖流。这种党政一把手同心同德、共谋发展的氛围,是阳兴之幸,也是他破浪前行的最大底气。

节假日前夕,李毅飞风尘仆仆地飞抵京城国际机场。

走出闸口,一眼就看到了人群中翘首以盼的妻子苏舒。她穿着一件米色的风衣,在秋日的阳光下显得格外温婉。

“毅飞!”苏舒快步迎上来,看着丈夫明显清瘦了些许的脸颊和眼下的淡淡青影,心疼的话到了嘴边,却化作一声轻柔的问候:“累坏了吧?”

李毅飞接过她手中的车钥匙,顺势揽住她的肩膀,疲惫的脸上绽放出温暖的笑容:“看到你,就不累了。”

他敏锐地捕捉到苏舒眼中欲言又止的担忧,轻轻捏了捏她的手,“放心,一切都好,阳兴在变好。”

苏舒把话咽了回去,她知道丈夫眼里的光芒意味着什么——那是属于他的战场和梦想。她回以一个理解和支持的微笑:“回家。”

车子驶入熟悉的胡同,停在那座承载着温馨记忆的四合院门前。

推开院门,家的气息扑面而来,洗去了旅途的尘埃和官场的喧嚣。小别胜新婚,晚餐后,两人依偎在客厅的沙发上。

“这次回来能待几天?”苏舒把头靠在李毅飞肩上。

“主要是来燕大谈个项目,顺利的话,节后就要带人回去。”李毅飞将垃圾资源化项目和与王一方教授接洽的计划详细告诉了妻子。

苏舒虽然对技术细节不太懂,但她听懂了丈夫话语中的激情和这个项目对阳兴的意义。

她仰起脸,认真地问:“需要我这边帮什么忙吗?家里在科技部那边……”

李毅飞心中一暖,低头亲昵地刮了下她的鼻子,语气充满自信:“傻丫头,你老公我好歹也是燕大出来的,这点事还搞不定?

放心,我有把握。你就安心在家等我凯旋。”他不想借用苏家的影响力,他要靠阳兴项目本身的潜力和自己的诚意去打动那位纯粹的学者。

第二天清晨,李毅飞精神抖擞地驱车前往燕京大学。他没有直奔机械工程研究院,而是先来到了经济学院院长办公室,拜访恩师路国才教授。

“路老师!”李毅飞恭敬地敲门进入,将带来的两盒阳兴特产茶叶轻轻放在茶几一角。

“毅飞?”路国才抬头,看到爱徒,脸上顿时绽开笑容,放下手中的笔,“稀客啊!你这个大忙人县长,今天怎么有空回来了?”他示意李毅飞坐下。

“老师,是回来‘搬救兵’的!”李毅飞笑着坐下,开门见山,“我想拜访机械工程研究院的王一方教授,谈一个合作项目。”

他把阳兴县计划建设现代化垃圾综合处理与资源再生中心的想法,以及看中王教授团队领先技术的缘由,条理清晰地向路教授阐述了一遍。

尤其强调了项目的环保价值、经济效益以及对阳兴未来绿色发展的战略意义。

路国才听着,眼中赞赏之色越来越浓。他没想到自己这个学经济的学生,在地方主政后,眼光竟能如此超前,将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环境保护结合得如此紧密!

“好!好啊毅飞!”路教授抚掌赞叹,“这才是学以致用,经世济民!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把技术用在造福一方上!

王一方教授我虽不深交,但知道他是位真正的学者,治学严谨,醉心科研。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