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都市言情>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第 158 章 约谈市管企业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158 章 约谈市管企业(2 / 2)

这每一分钱,都是阳兴县勒紧裤腰带挤出来的,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

就这么不明不白地‘蒸发’了?你们告诉我,这些钱,都去哪儿了?”

他冰冷的目光如同实质的冰刀,缓缓扫过每一个人煞白的脸:

“你们猜,我接下来要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他自问自答,声音斩钉截铁,带着铁血般的意志:

“县纪委、县公安局经侦大队、县审计局联合工作组,明天一早,进驻你们五家企业!

目标只有一个:查清每一笔糊涂账!追回每一分流失的国有资产!

把那些趴在国家和人民身上吸血的蛀虫,一个一个,给我揪出来!”

“轰——!”

这最后一句,如同在五人头顶引爆了一颗炸弹!

巨大的恐惧瞬间攫住了他们的心脏!进驻?纪委?公安?经侦?审计?这阵仗,哪里是查账,分明是冲着把人送进去去的!

他们太清楚自己企业里那些“陈年旧账”经不起这样的深挖细查了!

就算自己没直接伸手,但作为分管领导或班子成员,监管失职、知情不报甚至包庇纵容的责任,足以让他们万劫不复!

刘海、缪俊杰的下场就在眼前,血淋淋的教训!

会议室里死一般的寂静。压抑的恐惧如同浓稠的墨汁,弥漫在空气中。

几个在阳兴企业界也算“人物”的副总、书记,此刻如同被剥光了扔在冰天雪地里,只剩下瑟瑟发抖。

李毅飞看着他们失魂落魄、面无人色的样子,心中毫无怜悯。

对付这些被安逸和利益腐蚀了脊梁、习惯了敷衍塞责的“老油条”,温情脉脉的动员就是笑话!

唯有赤裸裸的威胁和足以让他们粉身碎骨的恐惧,才能打碎他们那层厚厚的“油壳”,露出里面真实的求生的人性!

他放缓了语气,但其中的力量感却更加沉重:

“我不是纪委,也不是法官。我的首要目标,不是要把多少人送进去。

我是阳兴的县长,我的职责是发展经济,让阳兴的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全县一盘棋,所有企业,无论大小,都在看着我们!

看着你们这几家曾经风光、如今却成了沉重包袱的国企!

你们不站起来,阳兴的脊梁就挺不直!中小企业的信心就聚不起来!”

“所以,”李毅飞的目光再次扫过众人,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我最后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

“是拿出当年创业的拼劲,跟县委县政府一条心,抛开包袱,甩开膀子,真刀真枪地把企业搞活、搞好!

用行动来证明你们的价值,也为自己争一个清白和未来?”

“还是等着联合工作组进驻,把你们企业翻个底朝天,让那些见不得光的东西都暴露在阳光下,然后看着自己或者看着自己的老同事、老部下,穿着囚服走上被告席?”

“思想不换,就换人!人可以打一次盹,但不能装睡一辈子!如果怎么都叫不醒,那这个人,也就彻底废了!”

恩威并施,胡萝卜与大棒并举!李毅飞将基层政治手腕的“刚柔并济”运用到了极致!

他精准地拿捏住了这些“老油条”最深的恐惧和最现实的渴望,将他们逼到了悬崖边上,同时也递出了一根唯一的救命绳索——跟着他干!

长时间的沉默,压抑得让人窒息。终于,海洋重工常务副总杨乐山,这位五十多岁头发花白的技术型干部,第一个扛不住了。

他抬起头,脸上交织着恐惧、挣扎和最后一丝不甘熄灭的侥幸,声音干涩沙哑,带着破釜沉舟的意味:

“李…李县长!我杨乐山在海洋重工干了一辈子,说不想它好,那是假的!

我有心重振重工!可是…可是您也看到了,我们厂技术落后得不是一星半点!新设备买来没人会用,更没人会修会保养!

老设备趴窝,合格率低得吓人!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光靠喊口号,有心…也无力啊!”他的话里,透着技术人的无奈和一丝最后的试探——要支持!

李毅飞盯着杨乐山看了几秒,眼神锐利如刀,仿佛要刺穿他的灵魂。

就在杨乐山快要承受不住这目光压力时,李毅飞缓缓开口,声音不高,却带着一股强大的、令人安心的力量:

“杨副总,你说的是客观困难。但,”他话锋陡然一转,语气变得极其严厉,“这绝不是裹足不前、心安理得混日子的理由!

没人?不会去找吗?!技术不会?不会去学吗?!县里可以帮你们协调专家资源,可以组织技术培训,甚至可以牵线搭桥引进技术合作!

但是!”李毅飞重重敲了一下桌子,“下一次,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强调客观困难、推卸主观责任的废话!

我要看到的,是解决问题的方案和行动!明白吗?”

“明白!李县长!我明白了!”杨乐山如同被鞭子抽了一下,猛地挺直腰板,但眼神中却多了一丝被逼到绝路后反而生出的狠劲和…希望!

李县长不是空话,他指出了路,也给了支持的可能!

有了杨乐山带头,剩下的几人心理防线彻底崩溃。陈明远、孙卫国等人再也不敢耍滑头、玩心眼了。他们争先恐后地表态:

“李县长,深海造船厂一定全力配合县政府整顿!生产管理上的问题,我回去立刻梳理,拿出整改方案!”

“纺织厂一定痛定思痛,从内部管理抓起,狠抓质量和技术升级!”

“请县长放心,我们一定抛弃幻想,真抓实干!”

……

会议室里刚才的恐惧和对抗,此刻被一种近乎劫后余生的带着惶恐的服从和急于表现的积极所取代。

这些“老油条”们,终于被李毅飞一手高举的“达摩克利斯之剑”和适时递出的“救命稻草”彻底“驯服”了。

李毅飞听着他们七嘴八舌的表态,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但紧绷的心弦,终于稍稍松弛了一丝。

这第一步,算是迈出去了。至少,暂时扫除了来自企业内部管理层的直接阻力。

他拿出笔记本,开始逐一听取他们汇报各自企业当前最紧迫、最需要县政府协调解决的实际问题,不再是大而空的困难,而是具体的设备、技术、订单、资金周转等细节。

这一场艰难的“驯服”与“收编”,总算是暂时告一段落了。然而,这一切仅仅才是开始,改革发展的路还在等着李毅飞去开拓,但总归有了个好的开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