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在表面的平静下悄然流逝。多水县仿佛进入了蛰伏期,但水面之下,暗流汹涌。
自从王永辉被“隆重”请到县政府,美其名曰“核对补贴申请细节,加快流程”,大王庄那根紧绷的弦,似乎彻底松了下来。
王永辉在电话里对村里人吹嘘:县领导如何重视,如何特事特办,他如何在“庄重”的办公室里与“大领导”谈笑风生……描绘得绘声绘色,好像他才是主导者。
这让留守村里的王家老大、老六、老九、老十等人彻底放下了戒心,陷入一种盲目的乐观之中。
祠堂里甚至飘出了酒肉香,提前庆祝“胜利”。
他们浑然不知,就在他们推杯换盏、做着金山银山美梦的时候,王卫东撒出去的人马,像最精密的仪器高速运转。
便衣民警走访红河镇及周边村庄,寻找当年曾在大王庄工地干过活、受过气的工人或是被他们强行低价收购土地、受过威胁的邻村百姓。
这些沉默的受害者,在警察的鼓励和保护下,终于敢开口讲述大王庄核心团伙的恶行:强买强卖、恐吓威胁、克扣工钱……
经侦高手悄然介入,顺着当年县财政拨付给大王庄的巨额资金流向这条藤,艰难地摸索着。
银行流水、工程合同、建材采购单……一笔笔账目在专业目光下无所遁形。
大量证据显示,卫氏李时期拨付的所谓“发展补贴”、“新村建设专项资金”,绝大部分并未用于全村福祉,而是被王永辉、王家老大等核心话事人以虚报项目、抬高造价、伪造单据等方式,层层盘剥,中饱私囊!
更触目惊心的是那一片片光鲜亮丽的小别墅!
调查证实,这些房子根本不是“政府福利分房”,而是王永辉等人利用政府提供的建设资金(大头)加上强行摊派给村民的“自筹款”(小头)建好后,再以远高于成本的价格,“卖”给村民!
他们空手套白狼,不仅侵吞了建设款,还从村民身上又榨取了一笔!
对于少数不愿或无力购买“别墅”的村民,轻则断水断电,重则恐吓威胁,甚至指使村中流氓进行人身骚扰,逼迫其就范或离村。
那些被抬到省府门口的“老寿星”,成了他们手中最无耻的敛财工具。
每一次“成功”上访索要来的资金,扣除一点给老人和家属的“辛苦费”和堵嘴费,大头再次落入王永辉等人的腰包。
所谓的“为民请命”,不过是他们敲诈勒索政府、满足私欲的遮羞布!
当王卫东将厚厚一摞、铁证如山的调查报告和部分关键证据复印件,“砰”的一声放在县委书记庄稼官的办公桌上时,这位素来沉稳的书记,气得脸色铁青,手指关节捏得发白,牙齿咬得咯咯作响:
“混账!无法无天!敲骨吸髓!比旧社会的地主恶霸还不如!”他猛地一拍桌子,震得茶杯乱跳。
“这是把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当成了他们予取予求的私人金库!把人民群众,当成了他们盘剥压榨的奴隶!其心可诛!其行当剐!”
当天下午,紧急召开的县委常委碰头会,气氛前所未有的凝重。
当王卫东用冷硬的声音,一条条宣读大王庄核心团伙的罪行时,连平时与庄稼官不对付的县长韩国豪,脸上也布满了寒霜和杀意!
“必须严惩!一个都不能放过!”韩国豪首先表态,声音斩钉截铁,“这种歪风邪气不刹住,我们多水县就永无宁日!党委政府的威信就荡然无存!”
“同意!性质极其恶劣,影响极端败坏!必须从严、从重、从快处理!”柏丁仪秀眉紧蹙,语气冰冷。
“我附议!纪委将全力配合,深挖细查,确保除恶务尽!”李毅飞眼神锐利如刀。
庄稼官环视一周,看到的是同仇敌忾的目光。
他沉声道:“好!既然大家意见一致,那就定下来:行动时间,放在京城事情圆满结束后的第三天开始行动。
由王卫东同志全权指挥,公安、纪委联合行动!
王永辉、王家老大、王老六、王老九、王老十等为首骨干,以及所有参与组织非法上访、敲诈勒索、暴力威胁的核心成员!务必做到:”
他一字一顿:“精准抓捕!一网打尽!不留后患!”
王卫东接过话头,声音沉稳有力,“毅飞书记负责在县城‘留住’王永辉,待行动开始,立即对其采取强制措施!
大王庄内部,由我负责!利用他们贪财好利的本性,由红河镇政府出面,以‘协商巨额补贴资金具体使用方案’为名,诱骗王家老大等核心话事人离开老巢,齐聚红河镇政府!
我们在镇政府设下口袋,来个瓮中捉鳖!同时,机动警力封锁大王庄所有出入口,防止有人闻风逃窜或煽动村民闹事!
对几位老寿星,由女警和医护人员以‘健康检查’、‘领导关怀’名义,先行带离妥善安置,避免被利用。”
计划周密,分工明确。一张无形的大网,悄然收紧,只待最后的雷霆一击。
时间,在焦灼的等待中,大事件终于来到了最后时刻,多水县委会议室里,所有在家的县领导集体收看了直播。电视屏幕的光芒映照在一张张或激动,或沉思,或凝重的脸上。
李毅飞看得尤为专注。领导的讲话,沉稳大气,思路清晰,传递着改革攻坚、从严治党的坚定信号。
特别是再次强调“dt还需自身硬”、“lh和Cy一起打”时,李毅飞心中更是涌起强烈的共鸣和期待。
他知道,自己选择的道路,契合着时代的脉搏。这让他更加坚定了彻底铲除大王庄这颗毒瘤的决心。
精神逐级传达,省里开完市里开,市里开完县里开。当多水县的学习贯彻会议终于在3月底落下帷幕时,空气中弥漫的不再仅仅是文件的气息,更有一股山雨欲来的肃杀。
收网时刻,到了!
县城,财政局小会议室。
王永辉被“请”到这里已经快两个小时了。财政局一位科长陪着,桌上摊着一堆表格和文件。
科长态度客气,但问的问题极其繁琐细致,从当年申请补贴的项目名称、预算依据、村民签字表真伪、到资金预期用途的细枝末节……翻来覆去地问,要求提供各种佐证材料。
王永辉一开始还端着“功臣”的架子,侃侃而谈。但渐渐地,他被这些枯燥又刁钻的问题弄得心烦意乱,口干舌燥。
他带来的“材料”早就被翻烂了,对方还在不停地追问细节,甚至指出几处“模糊不清”、“疑似矛盾”的地方,要求他“再好好想想”、“回去找原始底档核对”。
“王村长,别急,喝水喝水。”科长递过一杯水,笑容可掬,“领导们非常重视这笔钱,要求我们必须把每一分钱的来龙去脉都核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确保万无一失才能签字放款。
这也是对你负责,对大王庄负责嘛!你再仔细回忆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