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50 章 截胡(2 / 2)

门卫在内部系统核实后,才予以放行,并指示了办公大楼的方向。每一步,都让李毅飞感受到这里的规则之重。

中纪委大楼内部走廊宽阔,光线明亮,却异常安静,脚步声都仿佛被吸音材料吞没。找到吴振华部长办公室所在的楼层,门口坐着一位三十岁左右、戴着眼镜、神情专注的秘书——刘宇。

“刘秘书您好,我是发改委综合司的李毅飞,与吴部长约好上午汇报个人事项。”李毅飞声音平和,态度谦逊。

刘宇抬起头,目光在李毅飞年轻的面孔上停留了一瞬,随即露出职业化的微笑:“李毅飞同志,请稍等,部长正在处理文件,我进去通报一下。”

他起身时,李毅飞动作自然地将几包未开封的软中华烟放在刘宇桌角文件旁的空隙,低声道:“刘秘辛苦。”

刘宇眼神扫过,几包烟不算行贿,是体制内常见的“润滑剂”和人情边界内的尊重,他微微颔首,没说话,推门进了里间。

片刻后,刘宇出来:“毅飞同志,部长请您进去。”他引着李毅飞走进办公室,随即轻轻带上门。

吴振华部长的办公室宽敞简朴,没有过多装饰,书柜里整齐码放着文件和书籍。

吴部长年约五旬,面容方正,眼神锐利如鹰,不怒自威。让李毅飞略感意外的是,沙发上还坐着另一位年纪相仿、气质沉稳的领导。

“振华部长好!领导好!”李毅飞站定,恭敬地问候。

“嗯,毅飞同志来了,坐。”吴振华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椅子,声音洪亮,“这位是郑建业副部长。”郑建业也向李毅飞点头示意。

李毅飞依言坐下,腰背挺直,开门见山:“吴部长,郑部长,非常感谢组织给予我这次汇报的机会。根据组织相关要求和个人意愿,我在此郑重向组织汇报个人及家庭主要财产情况。”他将那个牛皮纸档案袋双手呈上,“所有内容均如实记录,并附有必要的说明。”

吴振华接过档案袋,抽出那两页纸。郑建业也起身,走到办公桌旁一同观看。办公室内瞬间陷入一种奇异的寂静。

两位阅人无数、经手过无数大案要案的纪检大佬,目光扫过纸上的数字时,脸上的表情如同平静的湖面投入巨石——先是惯常的严肃审视,随即瞳孔猛地一缩,流露出难以掩饰的震惊!

饶是他们见惯风浪,一个入职仅三个月的年轻公务员,名下竟赫然躺着数百亿的资产!这完全颠覆了他们对“年轻干部”财富状况的认知框架。

吴振华的手指下意识地在“五百六十亿”那个数字上点了点,抬头看向李毅飞,眼神复杂:“毅飞同志,这些……都是你的?”

“报告部长,是的。”李毅飞坦然迎视,语气平静,“主要来源于中考学校奖励的初始资金和后续多年的证券投资增值,以及部分知识产权收入。所有来源均有据可查,合法合规。我愿意随时接受组织的任何核查。”

吴振华和郑建业交换了一个眼神。震惊过后,是快速的理性分析。

他们这个级别,自然有权限调阅李毅飞的详细档案。档案中那几项沉甸甸的贡献——08年经济危机和地质灾难的预警报告、两篇具有重大政策影响力的顶级论文、无偿上交国家的地质监测设备设计图——瞬间与眼前这份资产报告形成了奇特的印证。

这不是一个靠贪污受贿能解释的数字,这更像是一个拥有超凡金融天赋和战略眼光的天才,在正确的时间点抓住了历史性机遇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他的功劳早已“简在帝心”,是最高层都挂过号、关注着的特殊人才。

档案袋里那点钱对他而言,根本不屑于去贪。现在主动报备,其心可鉴。

郑建业拿起档案又仔细看了一遍,特别是资产来源说明部分,缓缓开口,语气带着一丝感慨:“老吴啊,我记得当初……部委抢人的时候,动静可不小。组织部那位头发都愁白了几根?

最后还是定了个轮岗三个月的折中方案。原以为发改委占了先手,这三个月又立下‘火眼金睛’这样的大功,肯定死死攥住不放了。

财政部、最高法那边,估计还眼巴巴等着轮岗通知呢。”他放下档案,目光重新落在李毅飞身上,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发现璞玉的兴奋。

吴振华深以为然地点点头,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发出笃笃的轻响。突然,他像是想到了什么关键点,眼中精光一闪,猛地看向郑建业:“老郑!”

郑建业也几乎是同时抬眼,两人目光在空中交汇,瞬间读懂了对方心中那个石破天惊的念头!一种混合着激动和“捡到宝”的情绪在两位大佬间无声蔓延。

吴振华压低声音,却难掩兴奋:“老郑,你说……咱们把这小子要过来,怎么样?”他指着那份资产报告,“看看这!殷实的家底!你想想,这意味着什么?在咱们纪委这条战线上,经济诱惑是最大的陷阱之一!多少英雄好汉栽在这上面!可对他李毅飞呢?”

吴振华的声音带着一种发现终极防御利器的激动,“想拉他下水?行贿?谁拿得出比他个人资产还多的钱来行贿?谁又能用金钱动摇一个本身就坐拥金山的人?这简直是……天生的防火墙!金刚不坏之身!”

郑建业的眼睛也亮得惊人,立刻接上话茬:“没错!而且你别忘了,他还是正儿八经的燕大法学博士!理论基础扎实!咱们纪委办案,讲证据、讲程序、讲法治,他这专业背景,完全对口!

在发改委搞经济政策是贡献,来咱们这儿,用他这双‘火眼金睛’和一身铜皮铁骨来监督经济政策执行、揪蛀虫,同样是守护国家经济命脉!

甚至可能发挥更独特、更关键的作用!”他越说思路越清晰,仿佛已经看到李毅飞在纪检战线大放异彩的场景。

“对!太对了!”吴振华猛地一拍大腿,“这叫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放在发改委,他可能只是个优秀的技术官僚或者政策研究者。

但放在咱们纪委,他这特殊条件,能发挥出十倍百倍的‘威慑力’和‘防腐效能’!这是战略级人才!”

他霍然起身,在办公室里踱了两步,斩钉截铁:“这事不能拖!必须抢!趁着轮岗结束的调令还没正式下达,咱们先下手为强!我这就亲自去向王书记汇报!理由充分,优势独特,王书记肯定会支持!”

两人迅速达成一致。吴振华立刻拿起红色保密电话,拨通了上级的号码,语气恭敬而充满说服力地汇报起来。

郑建业则对李毅飞露出一个意味深长的笑容:“毅飞同志,你的情况组织已经了解。材料我们会按规定严格封存,并在你的干部档案中备注‘重大个人事项已主动申报备案’。

你的态度很好,组织是信任你的。回去安心工作,后续组织上会有安排。”

李毅飞敏锐地捕捉到了郑建业话语中“后续安排”这四个字的分量,以及两位部长刚才那番虽压低声音却情绪激昂的短暂交流所透出的不寻常。

但他面上丝毫不显,依旧保持着沉稳谦逊:“是!谢谢吴部长、郑部长!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那我先告辞了。”他恭敬地行礼,退出了这间可能决定了他下一步去向的办公室。

门在身后轻轻关上,隔绝了里面仍在进行的、关于他命运的讨论。走廊依旧肃静,李毅飞稳步向外走去,心中却已波澜起伏。

资产申报这块基石算是稳妥地放下了,但中纪委两位大佬的反应,似乎在他规划好的路径旁,悄然打开了一条充满未知却也极具诱惑力的岔路。

他不知道的是,就在他离开后不久,一份由吴振华亲自起草、措辞恳切且理由极具说服力的调人申请,已经摆在了更高层领导的案头。

而此刻,在发改委人事司的办公室里,关于李毅飞轮岗结束后正式定岗的初步方案正在形成;

财政部和最高法负责干部调配的同志,也正盘算着等发改委轮岗期满后,如何争取这个炙手可热的年轻人到自己碗里来。

一场围绕着李毅飞去向的、没有硝烟的“抢人大战”,在当事人还懵然不觉的情况下,因他主动申报资产的举动而意外引爆,并以中纪委的“闪电突袭”为开端,骤然升级。

发改委、财政部、最高法……这些还在按部就班等待或筹划的部委,恐怕做梦也想不到,他们看中的“香饽饽”,已经被纪委系统以无法反驳的“特殊优势”和“工作需要”为由,半路截胡了。

李毅飞走出中纪委威严的大门,夏日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回头望了一眼那庄严肃穆的大楼,心中默念:“人情与齿轮,规则与变通……。”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翻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