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24 章 学习2(1 / 2)

“硕士论文?”伊春济的声音里充满了难以置信的怀疑,“老路,你确定?”他下意识地看向路国才,寻求某种确认。

路国才脸上露出一丝复杂的、带着点自嘲的笑容:“咳,说起来惭愧,这事儿……还有点曲折。”他清了清嗓子,把当初自己、夏教授和宗教授三人如何“挖坑”,如何不看好李毅飞,如何带着几分戏谑和考验性质地抛出硕士论文这个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原原本本地讲了出来。

讲到他们三人当初那种“等着看小家伙知难而退”的心态时,路国才的老脸也不禁有些发烫。

李毅飞在一旁听着,嘴角难以抑制地微微抽搐了几下。原来如此!怪不得当时那三位教授的表情那么古怪,眼神里藏着促狭的笑意。

敢情从头到尾,那三位“老梆子”压根就没指望他能鼓捣出什么像样的东西来,纯粹是在拿他开涮,把他当成了一场学术游戏里懵懂无知的小棋子!一股混合着无奈和些许被愚弄的羞恼感悄悄爬上心头。

伊春济听完路国才的讲述,先是愕然,随即也不禁摇头失笑,指着路国才:“你们三个老家伙啊……真是……”他一时竟找不到合适的词,最后化作一声哭笑不得的叹息,“真不干人事!人家孩子初生牛犊,满腔热忱,被你们仨联手挖了这么大一坑?

亏得这孩子心志坚毅,真给你们填上了,还填得如此……光彩夺目!”他再次看向李毅飞时,眼神里的审视意味淡去,多了几分实实在在的欣赏和一丝不易察觉的歉意。

但欣赏归欣赏,伊春济内心的疑虑并未完全消散。这份报告的分量太重,涉及的问题太敏感、太宏大。他必须亲自确认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成色。

“李毅飞同学,”伊春济的声音恢复了平日的沉稳,但目光却像手术刀一样锐利,“报告中提到,未来一年,随着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转向紧缩,国际资本流向逆转将是对新兴市场最大的‘灰犀牛’冲击。你判断的核心依据是什么?量化模型如何支撑这一结论?”他抛出的第一个问题就直指报告的核心逻辑与数据基础。

李毅飞没料到院长会突然向自己发问,大脑空白了一瞬,心脏猛地提到了嗓子眼。

他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这些问题,每一个细节,每一个逻辑链条,早已在他脑海中推演过无数遍,如同刻在骨子里。

“院长,”李毅飞抬起头,目光迎向伊春济,声音虽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绷,但吐字清晰,“主要依据有三点……”他开始条分缕析地阐述支撑其核心判断的历史数据规律、当前先行指标的异常波动(如短期外债与外汇储备比率在特定国家的快速攀升、CDS利差的悄然扩大),以及基于改进型VAR模型对未来资本流动压力测试的模拟结果。

他精准地引用数据序列编号,解释模型中各关键变量的设定理由及敏感性分析结果。枯燥的数字和复杂的模型在他口中变得清晰而富有逻辑。

路国才在一旁听得眼睛越睁越大。他知道李毅飞有才华,但没想到他对这些艰深数据和模型的掌握已经深入到了如此地步,远超他对一个大一新生的预期!

伊春济不动声色地点点头,眼神专注,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轻轻点着。他接着抛出了第二个、第三个问题,一个比一个深入,一个比一个刁钻,涉及报告的延伸思考:比如危机传导的优先路径和防火墙机制的构建可能性,以及在此预判下,对国内宏观政策组合(特别是汇率弹性与资本项目管理)的潜在影响和平衡策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翻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