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掌事女官> 分卷阅读15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分卷阅读152(1 / 1)

可燃烧三个时辰,每家每户每日限买三块。 铁皮炭炉一个两百文,可供玲珑炭多燃烧两个时辰,每家每户限购一个。 一开始百姓们还不敢上前,毕竟周围驻守着步兵衙门里的兵吏。 还是跟随托合齐出来巡逻的陈宏富看见,他在采石场跟普通苦力待了好几年,最清楚百姓们怕什么。 很快,就有兵吏敲锣打鼓叫喊起来—— “皇上仁慈,怕百姓们冷天难熬,特叫人做了玲珑炭!” “皇恩浩荡,一块只需要两文钱,一夜不用添炭火啦!” “想买的只管进屋子里试试看这玲珑炭暖不暖!不暖不要钱!” 百姓们一听,还有这种好事儿? 要知道,就是黑炭,他们一夜也得烧个五文钱的炭。 因为贵,家里穷的都只有最冷的时候才烧炭,其他时候就是硬熬着。 现在两文钱就可以暖和一夜? 那岂不是不用因为省钱,死熬着不舍得烧炭了? 百姓们想活,无非就是吃饱穿暖的事儿,涉及这方面,再害怕那些兵老爷们,他们也敢往铺子里去。 等发现这些兵老爷们并不拦着人,虽然口气还是那么高高在上,却只维持秩序不叫人生乱后,三家铺子前都排起了长队。 胤禛下午批完了折子,没歇晌儿,微服出来看。 见着不少百姓穿得破破烂烂,却兴高采烈提着炭往家走,胤禛紧绷的心神稍松了些,脸上见了笑。 苏培盛瞅着主子高兴的时候,小声禀报:“爷,耿大人叫人传信,再有两日就能进京。” 胤禛淡淡嗯了声,“叫高斌出京迎一迎,别出什么乱子。” 三月初就是立太子大典,胤禛已经冷了佟家不短时候。 老爷子给他面子放出戴方两家的人,叫朝中这几日都安分不少,他也得给太上皇面子,不好一直打压佟家。 江南舞弊案已经斩了几个监考,南地学子被安抚下来了,他可以暂时不追究,送回来的证据并不充分,先按下不提。 河南贪污案他却不打算纵容。 弘皙成了太子,佟家绝不会安分。 佟家确实有几个可以用的,胤禛打算在太子入朝之前,将隆科多彻底摁下去。 元宵一过,他就给耿佳德金下了密旨,叫他送回常思臣与隆科多勾结的证据回京。 * 回到宫里,胤禛坐在御案前,拾起川陕那边送过来的密折翻看。 胤禛北巡后,蒙古安分了一阵子。 可私下里,策妄阿拉布坦对西藏那边的动作一直都没停,岳升龙那边一直密切关注着呢。 苏培盛见主子又要忙,叫人奉茶上来,便要安静退到角落里。 但他还没动作,胤禛突然开口。 “耿佳德金许久没见耿舒宁了吧?” 苏培盛:“……是,少说也得有三两年功夫了。” 从万岁爷登基后,耿知府在畅春园,后来又去了河南,自没机会见闺女。 胤禛云淡风轻吩咐:“后日一大早,你亲自去慈宁宫接她过来,就说玲珑炭的功劳朕不会忘,叫他们父女二人见一面吧。” * 也是巧了,苏培盛过来请人的时候,慈宁宫里请安的妃嫔难得还没散。 前殿里格外热闹。 先前小产的苏常在,还有宁贵人,都被太医诊出了一个月的身孕。 一下子得了两个喜信儿,叫耿舒宁看着,太后就差夸一声儿子好种了,笑得眉不见眼。 听闻苏培盛的来意,太后笑着催促耿舒宁,“正好,舒宁你赶紧去御前,把这好消息告诉皇帝,也好叫他高兴高兴。” 皇后等人都在,连钮祜禄静怡也挺着七个月的大肚子来了。 在座的妃嫔当中,除了齐妃面色格* 外阴郁外,其他人不管怎么想,面上都是喜色。 得知皇上要给耿舒宁见阿玛的恩典,不像太后那般高兴,包括皇后在内,看向耿舒宁的眼神都带着惊疑和打量。 皇后笑着附和太后的话试探,“想必是耿知府差事办得好,万岁爷才给耿知府这个恩典吧?” 齐妃嗤笑了声,上下打量耿舒宁,“姐姐说得是,这也是好事儿,耿知府官运亨通,耿女官出了宫,这亲事倒是好说了。” 耿舒宁脸上实在拧不出绯色来,只好装害羞低着头告退。 太后笑着拍拍耿舒宁的手,不想理这些酸话,中用的没几个,倒是有功夫操心她身边的人怎么安排。 她笑着给了后妃们一个钉子,“你先去跟皇帝禀报好消息,本宫舍不得你,想叫你多伺候两年,你的亲事本宫慢慢替你张罗。” 耿舒宁恭敬应下来,跟着苏培盛往养心殿去。 一到养心殿,耿舒宁就发现,御前的气氛格外紧张,好几个守在门口的宫人面色煞白。 赵松看见苏培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