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旁的二族老在他缓口气之际,就顺着这话继续说下去:
“小鱼,这冬瓜和南瓜,可都是耐放之物。
寻常人没点本事的,根本就弄不来。
更别说,是弄来这么多了。
这银子,你安心收着,我们不能叫你劳心劳力,还要给大伙儿倒贴。
我们几个是这样想的,那些冬瓜和南瓜,先卖个五六天,之后就不卖了。
余下的那些,都先留在地窖中。
要是灾情结束的快,到时候就切了,家家户户多分一些,当添道菜。
若是结束的晚,家家户户的粮食都不多,那就用来救济大家。”
池鱼没想到,他们会以族里的名义,为大伙儿囤粮食。
想了想,她说了句,稍等。
等她起身离开,再进来后,就跟陈小麦一人扛着一袋粮食过来。
这粮食,并不是空间里产出的,都还未脱壳。
她把粮食放下后,又出去了一趟。
等地上放了五袋粮食后,她才找地方坐下说:
“族长,打小我就没了爹娘。
虽说是兄嫂他们将我养大的,但平日里也没少受大家的照顾。
既然族里在为大家囤粮食,为得是以防万一。
那我也想尽一份力,给族里捐一些。
这些都是没脱壳的,经得住放,到时候隔段时间拿出来晒晒就行。”
她还记得,原主第一次嫁人的时候,族里家家户户都给她添妆了。
她那两大箱好皮毛,可都是大伙儿你家一张,我家一张,攒下来的。
不仅如此,她和离的时候,族里的壮劳力,只要得空的,也都去给她撑腰了。
所以,区区几袋粮食,她送给族里以防万一,还是可以的。
五袋,即便一袋是一百斤,那也才五百斤。
这还是没脱壳的,等去壳后,顶多也就剩下三四百斤。
这些熬成粥,也只够三百多号池家坳的人,吃几顿水饱!
池东一本来是来感激池鱼,顺便送钱的,哪知还能得到这么多粮食。
看着地上那一袋袋的谷子,三个老头感动的心头发胀,鼻尖泛酸,眼眶发红。
他们都觉得,池氏一族这辈子最大的幸事,便是老池家出了一个姑娘。
不愧是他们池氏一族,几十年来的头一个姑娘。
也不愧是他们池家坳的气运所在。
有这么一个姑奶奶,他们池氏一族想不好都难!
三个老头子从老池家走的时候,皆是仰首挺胸。
而被喊来扛粮食的池氏儿郎,心里则是想着,有小鱼姑姑在,就算有再大的灾害,也用不着慌。
他们只要按照族里的要求去做即可,小鱼姑姑一定会保佑他们的!
池鱼等人走远,才将院门关起来,带三嫂进空间。
翌日清晨,天才蒙蒙亮,她就起来了。
她出来后,把黄大妮也放出来,之后跟陈小麦往山下而去。
或许是最近这段时间,大伙儿都没下山。
又或许是下山的人,都是走大路,以至于近道这条小路,杂草丛生。
原本被走出来的小路,几乎都要找不到。
池鱼手中拿着木棍,跟陈小麦一人带着一顶斗笠,敲敲打打朝前走。
等姑嫂两人走到天堑需要过索桥的地方时,所花的时间,是以往的好几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