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炭山那边,只要一个人。”
池家坳的人,很多家庭都尚且只是过得去。
在这种冬天,不用外出冬猎的情况下,劳动力是有富余的。
炭山那,家家都是轮着来的。
所以下山帮忙跑一趟,不仅有钱赚,还能让刘青山欠一个人情,他们也乐意。
纵然说,他们到时候是拿了钱的,但在他们看来,还有人情关系在。
故而报名的人很多,男女都有。
黄大妮更是拉着池庆说:“阿庆,你也报名去。”
池庆有些不解:“娘,小姑这边还需要我。”
一旁的池鱼,也听出二嫂话里背后的含义,就趁机说:
“阿庆,我这铺子的事不着急,什么时候盖好都行。
村民们若是真有需求,过来买东西,我也会卖的。”
黄大妮坦言道:“我让你跟着去,是想去黄氏的娘家,得抄近道走。
眼下天气这样,马车走的大路,会很艰难。
我估计等你们处理好事,再去县城,你大哥他们可能也才到。
届时你跟着你大伯娘他们一起回来,路过王湾里的时候,去一趟巧芽家。
眼下这天气异常的很,娘怕会出事,想将你们的亲事提前。
你接王家人过来,到时候住到炭山那边去。
等巧芽及笄了,你们就成亲。
然后让你岳家人,等过了年再回去。”
池庆也不是傻子,听他娘这话,总觉得这背后还有别的意思。
不然不可能前后都没相隔多久的亲事,好端端的要提前。
“好,那我这就去!”
黄大妮看到大儿子跟着去了,这才看向池鱼,一脸的无奈。
但凡未来儿媳妇人一般,或是家里不睦,她也不想将亲事提前。
或者说,这亲成不成,都没关系。
但巧芽真的深得她心,所以她愿意爱屋及乌,退让一步,将亲家接过来。
日后更是用自家粮食去养。
池家坳的人办事效率高,这一天中午大伙儿才吃完饭,黄翠花就被人带走了。
以往回娘家,都是拎着大包小包,笑着回去的她,现在则是哭着被拖走的。
这让一些心里也偏向娘家人的妇人,瞬间打消了不该有的念头。
就怕这个时候,夫家将她们也休了赶走。
虽然池家坳感觉与世隔绝,在大伙儿固有的印象中,日子不好过。
但有从小在娘家过得苦日子做对比,很多人都觉得,能嫁到这里,就是掉进了福窝。
毕竟在这,只要家里男人能吃得饱,那么她们也能吃饱。
以往在娘家,一年到头都尝不到两次肉味的她们,在这三不五时就吃得到。
所以,如果非得在娘家跟婆家之间选一个的话,她们要婆家。
这里有她们的孩子,也有待她们不错的婆家人。
即便男人的脾气有些爆,但不会动手打媳妇。
就算真生气了,也是冷哼一声,劈柴去。
在这,打媳妇的男人,是要被大家看不起的。
当然,像黄翠花,刘青山当初会打她,纯属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