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其他类型>影视世界从九龙夺嫡开始> 第739章 李世民盯上了权万纪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739章 李世民盯上了权万纪(1 / 1)

第739章 李世民盯上了权万纪 李世民的想法一变,顿时只是维持状态的百骑司就不够瞧了。马宣良原本就只是一个守城的将领,武人一个,没渎过什么书,头脑简单,思维疆化,完全不能满足自己需要。 但朝中的大臣们,李世民又不想让他们参与进来,免得大权外落。 而且这真是应了那句老话,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太子的小孩子把戏竟然屡屡建功,多次搞到突厥的重要情报,而专业机构百骑司竟然成了摆设,这让李世民感到非常没有面子,极为不满,幸好太子不知道百骑司的存在,不然还不笑掉大牙了。 李世民看着眼前跪在地上请罪的马宣良,即是愤怒又是无奈,此人忠心是有的,只是力不能及,就是个榆木疙瘩,根本就不是搞情报的那块料。 自己就是把他杀了,也逼不出什么来,还是要找一个人来专门负责百骑司,让马宣良专心护卫自己的安全。 可是这样的人,又不容易找。 自己现在是皇帝,身边能接触到的人,最多的太监宫女侍卫这些地位太低的人,他们没有能力,也没资格; 而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征、萧禹、戴胄那些重臣们,这些人能力是有的,可是那些人的心眼儿比自己还多,容易失控。 侯君集、程咬金、李靖、张亮这些武将们就更不用提了,百骑司现在最主要的职责就是监控他们,怎么可能让他们来管理自己,这不是把狼放进了鸡窝里,自找麻烦。 李道宗、李孝恭、李元昌这些人就更不用说了,用他们还容易威胁到自己的安全。 马宣良见李世民发怒,连忙解释道:“皇上,百骑司之前最重要的职责是监视朝中手握军权的武将和一些地方重镇的刺史督府们,后来皇上吩咐我们把注意力放到突厥身上,所以大部力量就转到了外围。” “在京中诸王身上,也只是关注了几个能感胁到皇上的亲王们。” “在年幼的几位皇子身边,原也没有放到什么人,一些公开的信息我们还能知道,可若是皇子们稍微低调一些,我们就查不到内情了,而皇上又不许我们直接询问,是以.” “废物,就算是放到了外围,你们百骑司也没什么建数?” 李世民烦燥的站起身,在书房内走来走去:“太子的锦衣卫才建数月,就能查到突厥牙帐内的情报,上月突利和颉利差点火并,你们百骑司到现在都没有搞清楚原由。” “半月之前,薛延陀的首领处罗被杀,薛延陀部和葜必部打起来了,你们也不知道,为什么锦衣卫就能知道?” “锦衣卫才几百人,伱们百骑司都几千人,竟然还没有锦衣卫管用,朕看你们是闲得时间太长了,牙齿和利爪都磨掉了,忘了自己还需要捕猎了。” 马宣良连忙伏在地上,将头深深的抵在地板上,不敢分辨。 面对皇上的指责,太子一个十多岁的少年,区区几百人,就能打探到这么重要的军情,还比自己更早获取,马宣良也是满脑袋的疑问,也有些惭愧,难道真是自己能力不足。 “李恪府上在那两天,有没有什么可疑的人出入?” 马宣良连忙思索起来,随后说道:“蜀郡王和太子在会昌寺发生冲突后,臣一得到消息,就马上加派了人手关注,那天蜀郡王回到府上后,太仓署令权万纪权大人去过一趟。” “但没待多久就离开了,随后蜀郡王就在入宫的路上遇刺了” “权万纪?” 李世民一愣,顿时想到之前因为散步谣言被自己从鸿胪寺丞的位置上拿下来的胖胖的官员,之所以印象深,还多亏了魏征给自己的那幅画影图形,让自己颇是想象了一下。 最后查出对方身份后,自己还专门做了比对。 果然和图像上一模一样,因了这件事情,李世民对权万纪的印像还比较深。 马宣良一提,他就想到了那幅图像。 李世民诧异的问道:“他不在鸿胪寺任职吗?怎么又跑到了太仓署去了?” 马宣良当时为了谣言还挨了几十棍,是以对权万纪的印像也比较深,后来权万纪的几次变动,也都留了心。 于是说道:“皇上事务太多,可能记不清了,因为谣言事情,权万纪被连降几级,因他兼着蜀王府的属官,所以后来蜀王帮忙说话,皇上又任了他太仓署令的职位。” 马宣良一提醒,李世民顿时想起来,自己让蜀王也插手了粮草转运的事情,以做制衡。 只是这种低级官员的任用,自己哪儿会去记. 见李世民对此人十分感兴趣,马宣良顿时精神一震,觉得自己又有用了,连忙将权万纪的首尾道出:“陛下,权万纪是陇西天水略阳人,其父是隋朝匡州刺史权琢玠。” “权琢与前右仆射封德彝关系甚好,因得这层关系,权万纪一来到长安,就拜于封大人门下。” “封大人死后,权万纪顺势就投入了蜀郡王府,为王府属官。此人从小博览群书,略有头脑,人称‘赛诸葛’,常常给蜀郡王出谋划策,甚为蜀郡王倚重。”“哦,还有这种事情?” 李世民一怔,顿时对权万纪起了浓厚的兴趣,喃喃道:“从七品的太仓署令,刚好那天他又出现在蜀王府,那他肯定是知道内情的。” “这样,你现在就去找他打探.”想到这里,李世民断然道。 说到一半,李世民忽然又想到了什么事情似的,将手一摆:“算了,这样,你现在就出一趟宫,将权万纪秘密给朕召到承庆殿来,记住,不要惊动其他人了。” “是,陛下!” 马宣良看了看日头,想了想又说道:“陛下,宫门已闭,还请陛下旨意。臣目标太大,若要不惊动他人,臣就不能亲自出面了,派别人去得出宫信物?” 李世民来到旁边的架子上,接出一枚和赐给李言差不多的令牌,递了过去:“再把权万纪的档案都给朕调来,朕要查阅。” “是,陛下!” 马宣良应了一声,接过令牌,退出了御书房。 一个时辰之后,天色已黑,权万纪穿着一身在家的常服,连衣服都没来得及换,就被手持圣旨的陌生人给带到了宫里。 虽然来人自己不认识,但圣旨做不了假,权万纪没敢耽误,跟着来人,穿过重重宫禁,来到了承庆殿。马宣良验无误后,将权万纪带到殿内,禀报了一声。 李世民挥了挥手,包括马宣良和王德在内的所有殿内太监宫女都撤了出去。 看到这幅阵势,权万纪连忙跪下行礼:“臣太仓署令权万纪,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然后就没有任何动静了,整个御书房内陷入了诡异的安静当中。 李世民没有叫起,权万纪也不敢乱动,甚至不敢问一声,也不敢抬头看,只是竖起耳朵听着李世民坐在案后不时翻动纸张的声音,有些不知所措。 权万纪心里面是十分慌张的,暗暗揣测着自己又犯什么事了? 自己只是一个从七品的署令,芝麻大小的官员。平时上朝都没资格,也就大朝会的时候,可以在太极殿外面的广场上充充数。 上面还有司农寺丞,少卿,卿,户部那里还是仓部司和户部尚书,皇上要问粮草调运的事情,上面还有太子在负责,也轮不到自己啊? 太仓署最近粮草调动十分频繁,各军将校也时有交往。 可权万纪也没敢再伸手,不是他不贪,酒食财气,权万纪样样都好。只是因为上次鸿胪寺的事情没过多久,权万纪还在危险期,所以才控制住了自己的欲望。 即然太仓没什么事情,那就是其它的事情了,这更让权万纪恐惧。 是蜀王的事情?还是太子的事情? 这两位都是爷,自己都得小心伺侯着,哪一位发生点儿事,自己都担不起来? 李世民不紧不慢的翻着权万纪的档案,不时的瞟一眼下面跪着的胖子,神态悠闲。 没错,他在晾对方,也是在敲打对方,让对方自己反思,想想清楚,不然说不定还抱着幻想,心存侥幸,想着糊弄自己。 权万纪此时脑子里会想些什么,李世民很清楚,无非是患得患失,权衡利弊,选择取舍等等。 只要把对方的那股心气熬没了,自然会对自己坦诚交待,反正自己有的是时间。 这是一种无声的较量,做为皇帝的李世民,占据了绝对的优势和主动权。 直到过了半柱香的时间,权万纪趴在地上,浑身冒汗,气喘嘘嘘,两支胳膊微微颤抖,额上的汗将地板都打湿了。 以前权万纪每次见到李世民的时候,身边都是人山人海的,权万纪一向自忖自己满腹经纶、才智超群,只是欠缺一些机遇。自己入仕的时候在,大唐已立,要不然哪有房玄龄、杜如晦还有魏征这些人什么事儿了。 他们也只是赶上好时机,若是有单独面奏君王的时候,他权万纪一定要一展所学、滔滔不绝,用自己的才智折服李世民,说出大唐的隆中对,不让诸葛丞相专美于前。 可是当真的自己一个人面对李世民的时候,权万纪心中的骄傲却瞬间被冲击的支离破碎、体无完肤。 现在好了,整个御书房只有李世民和自己,连个下人都没有,这种场景不是自己梦寐以求的吗? 为什么事到临头,自己却这么恐惧和害怕,皇上还没说话,自己就汗流浃背,感觉都要晕过去了。 “权万纪!”正在此时,一声威严的声音仿佛从天边传来,惊醒了昏昏然的权万纪。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