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顿早饭,夏原吃的是十分悠闲,对于接下来的战事,丝毫不慌。 反正…… 慌也没啥意义。 接下来的战斗,对他来说,已经没有了多大的关系。 这一战,能不能够获胜,就看陆俊、杨伟、巴胜三人,到底能不能擒杀反贼头目了。 饭后。 夏原唤来一名亲兵,吩咐道: “传令下去,让大军准备盾牌,我们明日出发前往清田郡。” “是,大将军!” 亲兵恭敬回道,转身离开。 随后…… 没多长时间,夏原的命令传达开,三十几万大军开始动员起来。 不过,他们的行动却并不慌张,反而体现出一种悠闲的感觉。 ……… 清田郡。 环山县地境内。 陆俊带着三万大军,朝着宁山县赶去,途经环山县的时候,自然无法逃过那些乡野村民的注意。 “这是哪里来的军队?” “跑这么快,他们是要去哪里?” “听说兰沧郡那边在打仗,也不知道情况怎么样了,这支军队不会是大秦的军队吧?” “绝对不是大秦的!他们应该是安武国的平反大军!” “安武国的平反大军?!” 围观的村民顿时一愣,旋即瞪大双眼,心中涌出一阵不好的预感。 “不会……真的是安武国的平反大军吧?” “说不定还真有可能……” “他们这是想干什么?” “如此着急的赶路,不会是想要偷袭大秦吧?” “说不定还真有这个可能……” “那我们现在怎么办?” 听见此话,一群村民互相看了看对方,都从对方脸上看出一种独特的表情。 “就这么干!” “没错!就这么干!” “安武国还想偷袭大秦,真是不把我们当人看了!” “就是就是!我们现在可是大秦的子民,这群敌人想要偷袭我国,想都别想!” “二哈,你家不是有条驴吗?赶紧骑着驴,绕开这群敌军,去宁山县给大秦报信。” “我这就去!” 被喊做二哈的憨厚男子,当即转身跑回村里,带上两天的干粮,骑上那条蠢驴出门而去。 “我们也别闲着,大秦的军队不是在兰沧郡那边打仗吗?去几个人给他们报信,就说敌军派出大军,绕后偷家了!” “我去!” “我也去!” “算我翠花一个!我虽然是个女人,但论脚力可不比你们差!” “………” 很快…… 一群村民相继做出应对。 十几名村民,携带一些干粮,急匆匆的离开村子,向兰沧郡那边赶过去。 而村民的反应,陆俊等人根本就不得而知。 此时,陆俊正率领着三万大军急匆匆的赶路,为了防止被大秦察觉,他们还特意避开官道,哪怕是多绕一些路程,也在所不惜。 然而…… 想法是很好的,可陆俊等人却忽略了一个致命的地方。 那就是清田郡整个郡的百姓! 清田郡作为大秦皇城所在的郡城,各种福利政策实行的最完善的一个郡。 学堂遍布整个郡,官府也在逐渐展开。 各种福利政策铺展开来之后,清田郡的百姓才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国家! 国家…… 国家…… 有家才有国。 而大秦的核心宗旨,便是以小家为本! 藏富于民,国自强! 所以…… 清田郡的这些百姓,对大秦生出了浓浓的归属感。 那位年幼的帝君,确实是一位千百年也难得一见的明君! 虽然有些好色,但这点缺点,在清田郡的百姓的眼中,非但不是缺点,还是一个极好的优点! 在这个战乱年代,男女比例失衡,达到了一比五的夸张程度,不怕你男人不好色,就怕你男人不好色! 所以…… 一国帝君好色,并不是什么坏事。 相反,还有不知多少容貌不俗的女子,想着成为帝君的女人。 ……… 与此同时。 杨伟与巴胜两人,各自率领着三万大军,往宁山县所在方向赶过去。 与陆俊一样,两人也做出了相同的选择。 避开管道,走小道! 然而…… 他们依然没有发现,清田郡的那些乡野之地的村民,在大军刚远离村子的时候,便有不少村民急匆匆的离开村子。 或几人、或十几人…… 三人根本就没有想到,清田郡的这些百姓,会站在大秦那边,给大秦通风报信。 毕竟…… 大秦成立至今,时间并没有多长。 那些百姓,按理说是会站在大秦这边的。 然而…… 事实却截然不同。 大秦颁布的那些政策,不管是不收任何税收,亦或是开办大秦学堂,等等一系列的政策,对于清田郡的百姓来说,都是天大的好事! 如此,这些百姓会如此快的抛弃安武国,投入大秦的怀抱,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可问题在于,安武国的上层,包括夏原率领的这五十万大军,却没有一人知道此事。 不~! 不是不知道,而是知道了也没有当做是一回事,只是认为大秦在进行无用的折腾罢了。 ……… 一天时间一晃而过。 当天边露出一抹鱼肚白的时候,安武国大军临时营地内升起不少炊烟。 显然,后勤队负责伙食的伙夫,已经开始做饭了。 帐篷门帘掀开,夏原从里面走出来,巡视一眼四周,旋即对一旁的亲兵说道: “盾牌准备的如何了?” “骑兵大将军,昨夜连夜加工赶制,目前盾牌数量已经超过三千。”亲兵恭敬回道。 “三千吗?” 夏原眉头一皱,三千面盾牌,与他所预计的要少一些,但应该也够用了。 毕竟,之前大军本就拥有不少盾牌。 算上这三千面盾牌,堪堪够用了。 “传令下去,早饭之后全军开拔,前往清田郡平反!” “是,大将军!” 亲兵恭敬回道,当即转身离开。 不久后…… 三十几万平反大军开拔,离开此地。 夏原骑着战马,位于大军中央,一群亲兵拱卫在身侧四周。 三十几万平反大军,排列成七十多个长形方阵,每一个长形方阵为五千士兵。 五千人之中,左、右、前,三面各有一排士兵举着盾牌,防止被大秦强弩的偷袭。 而大军的粮草等一系列的物资,由十个长形方阵,合计五万大军看守,绝对不容许这些物资出现任何问题。 三十几万大军,以此番阵型向清田郡缓慢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