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是没想到,火锅在唐朝居然还是一种时尚单品。 每年到冬天,长安酒肆都会摆上火锅。 只是去年他没有机会吃到罢了。 等到他们到地方的时候,提前预约好的三间并排的包厢已经准备好了。 只是在李承乾等人上二楼的时候,下方的争吵声传到了他的耳朵里面。 他饶有兴致的站在栏杆上看着下方争吵的士子。 “义府兄,你的话恕我不敢苟同,大姓毕竟是大姓,去年的主考官不是大姓就已经让我们很不满了,今年怎么能还不让大姓担任主考官呢?”这个人一脸的气愤。 只是微红的脸颊证明这人是喝了一些酒的。 而他的对面,那个字义府的士子倒是一脸的柔和笑意:“当朝大姓官员,大多因为涉及到魏王谋反的事情当中了。” “虽然当今陛下和太子殿下仁厚,并没有赶尽杀绝。” “但是!这些有造反事迹的人也能担任主考官为朝廷取材?” “就仅仅因为他们是什么大姓?” “须知!我朝是科举取士,是取的真才实学,而不是九品中正制!” “不知道阁下姓什么?” 李义府说:“我姓李。” “哦?陇西李姓?怪不得不愿意让大姓担任主考官。” 对方听到这个姓面露轻蔑。 李义府轻摇头:“非也,只是一个不知名的李罢了。” “那你知道我姓什么吗?” 李义府满脸的诧异:“乃公没告诉你吗?” “你!!!” 这句话直接将那个大姓士子的怒气直接顶满了,他撸起袖子就想让对方知道知道什么叫孔孟之道。 什么叫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眼看着一场搏斗就要开始的时候,在外巡视的长安士卒跟着酒肆掌柜进来了。 很显然, 掌柜的很有经验的选择了叫人。 这种情况在酒肆时不时的就会发生,在酒精的刺激下,很容易做出一些平时不会做出的事情。 随着长安士卒的进入,整个场面瞬间变得紧张起来。 在明仗兵甲的士卒威慑下,场面顿时寂静了。 大姓士子的眼神也清晰了,也不想动手比较高低了。 “何人在此处喧哗?” 伍长皱着眉头看着两人说道:“你们两个,是想在这种天气下,去牢里面住一晚上吗?” “在下李义府,现任门下典仪。” 李义府朝着士卒的伍长拱手说道:“按照《唐律疏议》,这个人言语冒犯当朝官吏,袭击未遂,应当处以杖刑。” 门下省典仪为从九品上官。 虽然小,虽然是被推荐入士的。 但也是正儿八经的官了。 听到这里,那个还不知道姓名的士子顿时浑身颤抖。 杖刑,说轻也轻,说重也重。 要看对方愿不愿意花钱买你的重棍。 要是对方舍得花钱,说不定你油皮都没破,结果没过几天就死掉了。 但是看对方这个模样,显然是舍得花钱那种。 李义府说完,眼神朝着大姓子弟那边一挑眉。 出来混,是要讲背景的。 “原来是李典议。” 伍长的脸色浮现了一丝笑容,但也仅限如此了:“既然是涉及到官员了,那就带回去问问吧。” 说罢他一挥手,身后的士卒便朝着大姓士子走去。 “士子之间争执不是很正常?干嘛要弄到这种地步。” 李承乾看到这里眉头一挑:“钱平。” “诺。” 钱平心领神会的下去了。 待到士卒刚要将那个不知名的大姓士子拿下的时候。 钱平到了。 只见他将手中赵国公府的令牌拿出来一亮,事情就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