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第二封信,一方面是避免冬梅不小心把第一封信弄丢了,或者好奇打开,暴露自己梦见未来的事。
梦境的事,除非祁振国牺牲了,不然,他是不会告诉任何人的。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安抚冬梅,让她有个精神寄托。
毕竟怀着孕呢,不能过度忧思。
……
“呜……”
“哐当——哐当——”
一声汽笛长鸣之后,车轮开始缓缓转动。
北进的铁流,载着第九兵团十几万热血儿郎,一头扎向即将席卷整个远东的战火之中。
窗外的景色从江南的烟雨迷蒙,逐渐变为中原的辽阔平原。
20军的整训地点在兖州。
三日后,列车顺利抵达岩州站。
九月的青州大地已有几分凉意,但是却一点也不影响青州群众的爱国热情。
车站外,无数百姓夹道欢迎,各种横幅在秋风中猎猎作响。
771团驻地是一片日式旧营房,青砖墙上还留着弹孔。
营区空地上,提前一批到达的部队已经开始进行耐寒训练。
战士们穿着单衣在泥地里打滚,呵出的气体已能凝成水雾。
祁振国刚把手下的兄弟们安顿好,团部的通知就到了:
“明日起开展寒区适应性训练,重点演练零下二十度条件下的野外生存与武器操作。”
而与此同时,已转移至曲阜的第九兵团司令部内。
炭火烧得通红的铁皮炉上,搪瓷缸里的茶水咕嘟作响。
宋司令正双眉紧锁地盯着墙上巨大的半岛地形图,手指无意识地敲打着桌面,神情有些凝重。
现在,第九兵团正面临着一个严重的问题。
兵团十几万儿郎,从湿热的江南骤然北上,并没有准备足够多的御寒物资。
现在应对青州大地九月的凉意还问题不大。
可半岛气候远比青州寒冷得多,冬天气温最低甚至能到零下几十度。
九兵团战士们身上现在的行头,在那种情况下和光着膀子没什么区别。
到时候人都冻成冰雕了,还打什么仗?
所以,必须要尽快筹措到足够的御寒物资。
然而现在后勤保障非常紧张,所有的御寒物资——棉衣、棉帽、手套、毛皮鞋——都要优先保障首批入朝参战部队。
第九兵团属于战略预备力量,只能排队等着。
可谁都知道,预备队往往意味着会在最关键、最恶劣的时刻顶上去!
真到了那个时候,会出大问题的!
宋司令思虑良久,却仍然没有想到能够尽快筹措到棉衣、被服的法子。
“报告!”
就在这时,警卫员的声音门外传了进来。
“司令,有一名叫的荣毅同志求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