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星科技的顶层办公室,命令已经下达。
法务主管刘主管和技术员小张走出办公室时,感觉背后都湿透了。
他们带走的不是一份工作任务,而是一份战书。
信息安全部内,服务器的嗡鸣声恒定而冰冷。
小张坐在自己的工位上,深吸了一口气,感觉心脏在胸腔里擂鼓。
他即将点燃一根导火索,另一头捆着数千亿的资本。
但一想到林董差点出事,他就没有丝毫犹豫,手指在键盘上化作残影。
一套复杂的程序开始运行,将林墨发来的那篇论文的所有元数据剥离、粉碎,再通过遍布三大洲的代理服务器层层伪装。
为了更好的打赢这场仗,他把论文拆成了三份。
第一份,也是最核心的,关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晶界失效的结论部分,被他用一个随机生成的ID,发布在了一个以严谨著称的德国物理学小众论坛上。
帖子的标题很简单:《关于硫化物电解质的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
与此同时,刘主管的电话几乎要被打爆。
他动用了远星科技所有能动用的法务资源,像一头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精准地扑向王德发残存的商业帝国。
“别跟我说手续复杂,找到漏洞,我要那家代持公司在天亮前就进入破产清算程序!”
“那个海外信托?查它的资金来源,我要银行冻结它!”
他的声音里没有半点温度,只是在执行一道冰冷的指令——抹除。
德国的物理学论坛上,那个帖子静静地躺了二十分钟。
无人问津。
突然,一个认证为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的用户在下面回复了一句。
“这个模拟数据……从理论上是成立的。如果这是真的……”
一石激起千层浪。
这句话像是一颗火星,瞬间点燃了整个论坛。
帖子被迅速截图,转发到了华尔街一个交易员的私密社群里。
第一丝震感,出现在法兰克福的盘前交易市场。
欧洲固态电池研发的龙头企业,“伏特固能”公司的股票期货,毫无征兆地下跌了百分之二。
然后是百分之五。
姜忆的办公室里,巨大的屏幕上,那条代表伏特固能股价的绿线,开始向下倾斜。
她端起已经凉透的咖啡,喝了一口。
内线电话响起,是小张。
“姜总,鱼上钩了。恐慌情绪正在发酵。”
“很好。”姜忆放下咖啡杯,“放出第二部分实验数据,让水军开始发力。另外,给彭博社在港城的科技记者透个风。”
第二部分论文被放出。
如果说第一部分只是理论推演,那么第二部分就是无可辩驳的铁证。
详实的实验数据、清晰的对比图表、刺眼的电子显微镜照片。
恐慌被彻底引爆。
伏特固能的股价期货再度跳水,跌幅超过百分之二十。
灾难开始蔓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