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走到桌边,拿起那块作为样品被带下台的“远星1号”电池。
“一块手机电池,卖三百。一块汽车电池,我们可以卖三万,甚至三十万。同样的产能,十倍,甚至百倍的利润。”
“我们要做的,不是把远星电池卖给所有人。而是要让所有人明白,只有最顶级的汽车,才配用远星的电池。”
姜忆的呼吸,陡然急促起来。
她瞬间领悟了林墨的战略。
这不是简单的商业选择,这是一种品牌的塑造。
从一开始,就把远星科技,钉死在金字塔的塔尖上。
让它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一种科技的图腾。
姜忆用力地点了点头,眼中重新燃起了斗志,“我马上联系比亚迪的王总,他是国内新能源的龙头,和他合作,我们的起点就是最高的。”
“可以,具体方案你来定。”林墨神色淡然。
虽然确定了方向,但姜忆的心却没有太过激动,而是再次生出一种无力感。
联系王总,然后呢?
签下百亿订单,然后用那条每天只能生产四百块电池的生产线,去告诉对方,请排队到十年后提货吗?
那不是合作,那是戏耍。
“林董……”姜忆的声音低了下来,带着几分艰涩,“我们的问题,还是产能。”
“建一条新的生产线,从订购设备、建造厂房到调试运行,最快也要一年。”
“我们等不起。”
她描绘的困境,是任何一家制造业企业都无法绕开的天堑。
技术再领先,无法量产,就等于零。
今天制造的轰动越大,未来产能跟不上时,市场的反噬就会越凶猛。
从神坛跌落,往往只需要一夜。
姜忆紧紧攥着手机,屏幕上那些闪烁的名字,此刻看起来不再是机遇,反而像是一张张催命符。
她感觉自己抱着一座金山,却被困在了一座孤岛上,看得见彼岸的繁华,却无船可渡。
这种感觉,比发布会前被全世界质疑,还要折磨人。
“谁说我们要自己建了?”
林墨的声音突然响起,打断了她的思绪。
姜忆猛地抬头,看向林墨,脸上写满了不解。
不自己建,难道还能从天上掉下来不成?
林墨没有理会她的疑惑,而是走回落地窗前,指了指楼下某个方向。
那里,是天恒能源工业园区的方向。
“天恒能源,刚刚破产了。”
林墨的语气很平静,像是在陈述一个与自己毫不相关的事实。
“但他们的厂房没有破产,他们的设备虽然落后,但也是现成的,只要把核心部件替换一下就能使用,就像我们改造远星生产线一样,至于需要的部件,我来想办法。”
“另外,天恒的工人也是现成的熟练工。”
林墨转过身,给出最终结论。
“我要你把天恒能源的生产厂房买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