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了?”褚遂良诧异道:“怎么能忘了。” “你那时病重在家,某还要帮着太子殿下处置用度,自然无暇他顾,才会忘了的。” 于志宁轻描淡写地回了一句,便快步离开了。 刚下了早朝,今天结束得非常早。 满朝文武都在想着早点回去避暑,趁着天色还没到正午,也还没到一天之中最热的时候。 房玄龄脚步匆匆走向太液池,在这里还有不少孩子正在玩水,他们都是殿下与公主们。 东阳快步走上前,道:“房相。” 房玄龄颔首道:“见过东阳公主。” 东阳接着又道:“房相是皇兄的老师。” “正是。” 听着房相的话语,看着房相和善的笑容,东阳脚步跟在一旁,又道:“皇兄是我们的老师,房相又是皇兄的老师。” 房玄龄低声问道:“公主殿下都学了什么?” 东阳想了片刻,回道:“数术,道理与故事。” 房玄龄颔首,“都是很厉害的学识。” “那是当然。” 东阳高兴地笑着,笑起来藏不住地骄傲。 “房相,陛下已在等着了。”一个太监打断了对话。 房玄龄收拾一番心情,神色严肃地走入这座别苑。 别苑外的孩子们玩得很热闹,别苑内显得很安静。 房玄龄走入院内,见到正在削着一根柳枝的陛下。 李世民削了一根红柳枝,又削着另外一个根,一旁放着整齐一排,他低声道:“孩子们想吃红柳枝串起来的烤羊肉,承乾在东宫的规矩,便要朕也跟着遵守。” 言罢,李世民神色不悦道:“她们竟然也要朕饭前洗手,不洗手就不与朕一起用饭。” 言至此处,李世民有些气恼道:“玄龄你说,这世上有这等的道理吗?” 房玄龄错愕一笑,摇头道:“陛下身边儿女环绕,实在是臣羡慕不来的福分。” 气恼之余,又觉得无话可说,李世民继续削着红柳枝,道:“早朝可还顺利?” “很顺利。”房玄龄作揖解释着,又道:“殿下只是说了三两句话便结束了早朝。” “嗯,是因无事可说?” “回陛下,朝中调度井然有序,太子殿下看太极殿内酷热,便早早结束了,散朝之前还问询过臣,臣便应允下朝了。” 李世民蹙眉道:“有时候想想承乾这孩子,他似乎很简单,可再一想他又很复杂。” 房玄龄走到一旁,帮着陛下整理红柳枝,低声道:“太子殿下用朝中五万贯,来重建河西走廊四郡。” “河西走廊?” 房玄龄点头,道:“自南北两朝以来,河西走廊一度被废弃,前隋时期又修又砌,至今才被重新说起来。” 李世民缓缓道:“看来朕的太子图谋甚大。” 房玄龄道:“太子向来是个想得长远的人。” “有这位老师对朕的儿子这般中肯,朕就踏实了。” “陛下此话听着有气。” 李世民叹道:“他不让朕修建九成宫,也不让朕在龙首原修建夏宫,反倒是拿钱去修建河西走廊。” “唉……”一声叹息,这个皇帝有些落寞地道:“你说朕能不成全他吗?” 房玄龄道:“陛下向来明鉴,一定是会成全的。” “太子还有说什么吗?” “太子说起了一个人,是剑南道出身的李义府。” 李世民满不在乎地道:“李义府是何人?” 房玄龄回道:“是今年的科举后及第的,新任门下省典仪,看着是个很普通的人。” “他不要裴行俭吗?” “陛下,臣将裴行俭放在了渭南县,太子殿下多半也会为难,不好调动他。” 李世民忽然笑了,道:“所以说,还是你房玄龄早早谋划,让太子不敢将手脚伸得太远。” 房玄龄忙行礼道:“臣应该的,太子缺少历练,有些事不能太由着他。” “多半承乾这孩子心里有闷气了,他明明对裴行俭很看重,却因你这个老师的任命,他又调动不得,有苦难言。” 这些话,坐在屋内的长孙皇后听得清楚。 陛下还是那个陛下,朝臣也是当年的朝臣。 千万不要怀疑房玄龄,长孙无忌,尉迟恭这些人对陛下的忠心。 如果承乾因他近来的作为就得意忘形,那也未免太小看当年的英雄好汉了。 放在李承乾眼前是大唐的忠臣良将。 而这些人与当今皇帝都是有过命的交情的,是能够托付身家性命的。 房玄龄道:“陛下,那这事……” 李世民看了文书,点头道:“让李大亮走一趟河西走廊。” “喏。” “还有。”李世民又补充道:“告诉李大亮,盯住李义府。” “喏。” 房玄龄点头,快步离开。 长孙皇后整理着孩子们的衣服,心中清楚现在的承乾,他的实力还很薄弱。 长安城的金光门外,这里是长安城的西城门,走入城内便可以见到居德坊与群贤坊。 上官仪脚步匆匆而来,见到人笑着问道:“可是李义府当面。” 李义府行礼道:“在下门下省典仪李义府。” 见到人了,上官仪长出一口气,他递上一卷信,道:“这是太子殿下让下官交给你的。” 李义府先是古怪地看了这个人一眼,伸手谨慎地拿过竹筒,还未打开只是放入怀中。 上官仪笑道:“听闻义府兄弟与世家子弟有仇怨?” 李义府不屑一笑,道:“他们都是贱人。” 上官仪也是朗声一笑,连连作揖之后,快步走入长安城门。 长安城内,李大亮站在朱雀门外,此刻甲胄被嗮得滚烫,汗水早已浸湿了衣衫。 房玄龄从朱雀门走出来,递给他文书道:“这是调兵的文书,带领军卫一千兵马前往河西走廊。” 李大亮抱拳,大声道:“喏,末将领命。” 房玄龄走近低声又道:“大将军只是护送,事情由李义府办,陛下的意思是李义府是太子挑选的,以免太子殿下会看错人,李义府行事还望大将军多多照看,如有必要捉拿回长安,或者不用带来了。” 闻言,李大亮正色道:“末将明白。” 房玄龄稍稍颔首,“有劳了。” “军令不敢延误,这就调兵动手。” 房玄龄也是抱拳行礼。 金光门外,李义府蹲在城边门的阴凉处,也在等着兵马一同去河西走廊,他吃了一张饼喝了一些水,此番多半要长途跋涉,一定要吃饱才行,说不定还要奔袭千里,一路上可不会因自己一个人停下来。 忽有一队官兵从城门出来,李大亮朗声道:“李义府何在!” 闻言,他眼神一亮,当即走上前。 兵马刚出来让李义府捂着口鼻连连咳嗽,又招手道:“大将军,下官在这里。” 李大亮看了看四下,终于见到头发都已被卷起的尘土飘黄的李义府,“军令不得延误,即刻动身。” 李义府背着行囊连连作揖。 先是打量四下,李大亮朗声道:“来人呐,给这个人牵马来。” 言语中,李大亮还是很瞧不上李义府的,虽说是受人之托要举荐过他,但先前毕竟是素不相识的。 尤其是听了房相的叮嘱,更不愿意和他走得太近。 见李义府翻身上了一匹战马,李大亮这才驾着马离开城门。 李义府坐在马背上,动作还显得笨拙,他抓着马儿的缰绳落在这队官兵的最后方,目光朝前看大将军英武的身姿已淹没在了尘土中。 队伍先去了领军卫一趟,李义府就已好不狼狈,也不知是太阳嗮的,还是沾了尘土,现在整张脸蜡黄的。 等李大亮调了一千兵马,李义府才跟着这群将领们,向着河西走廊而去。 走的时候,李义府心中还是很忐忑的,因为太子殿下没有交代太多的话语,只是简单两句话,便让自己这个门下省典仪奔赴河西走廊,真要说有什么交代,可能是临走前得到的这封信。 长安,中书省内,在这里安排朝中事宜的官吏寥寥无几。 李承乾将一些文书都收拾起来,打算拿去东宫看,在东宫后殿还比这里凉快一些。 这里的其他官吏也没什么兴致,大家被闷热的长安搅得萎靡不振。 长孙无忌问道:“房相下了朝就去见陛下了?” 岑文本回道:“是的。” 长孙无忌又看了眼正在收拾的太子,再问道:“见了陛下之后就回去了?” “回赵国公,房相还见了李大亮将军,像是有什么话要交代。” 听着舅舅与岑文本的讲述,李承乾将文书用绳子捆成了一叠,而后再收拾一番这里的桌椅。 不多时,就有三个太监快步而来,其中一个太监捧着一个黑色的坛子,他笑道:“陛下请诸位喝冰镇酸梅汤。” 岑文本道:“太好了,正想喝一口酸梅汤。” 太监将酸梅汤一碗碗盛出来,于志宁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便低头继续忙着。 褚遂良喝了一口酸梅汤,畅快地长出一口气,道:“真是痛快。” 坛子里放了不少冰块,还冒着丝丝凉气。 李承乾尝了一口气,觉得很酸。 等太监将坛子留在中书省,李承乾这才上前看着坛子里所剩不多的酸梅汤,用勺子将这些就要化开的冰捣碎,就成了酸梅冰沙。 再将冰沙分给中书省几人,李承乾吃下一口冰沙,道:“果然夏天还是要吃冰沙更爽。” 于志宁慢条斯理嚼着冰沙,道:“殿下,五万贯银钱都已随着大军送出去了。” “有劳于侍郎了,天气酷热就先回去吧。” 于志宁将碗中的冰沙吃完,作揖便离开了。 中书省内的几人三三两两离开,只剩下自己与舅舅两人。 长孙无忌看着江南送来的奏疏,抬头看了眼正在收拾这里的太子,见太子将桌椅全部翻倒在桌上,而后开始清扫地面。 “这些事交给别人做也可以。” 李承乾手脚麻利的将地面清扫干净,回道:“孤自己动手能将这些打理得干净一些,他们不一定能够整理好这里。” 长孙无忌搁下手中的笔,缓缓道:“老夫就先回去了。” 李承乾手里还拿着扫帚,还在扫地。 刚走到中书省门外,长孙无忌又走回来道:“既然房相是太子的老师,往后有些事可以多去问问他。” 李承乾道:“是舅舅觉得孤与老师太过疏远了吗?” 长孙无忌双手背负,叹道:“是因他最得陛下信任。” 言罢,舅舅也快步走出了中书省。 中书省内就剩下自己一个人,李承乾将今天看的文书都捆好之后,一手提着。 看了看中书省没有拉下的人,或者是东西,便关上了厚重的门。 盛夏入暑的阳光,似乎要将这个世界烧了,在视觉中远处的景色好似都有些扭曲。 走了小半刻,汗水便不住流着。 李承乾回到东宫,往嘴里灌了好几口凉水,这才感觉到身上的暑意消退了。 后殿还算是凉爽一些,小福端着一碗凉面而来,道:“殿下该用饭了。” 李承乾吃着凉面道:“弟弟妹妹都吃过了吗?” 小福点头道:“都吃过了,殿下们很喜欢凉面。” 李承乾忽然一笑道:“这个天气还要做饭,苦了你了。” 听太子这么一说,小福嬉笑道:“不苦,奴婢喜欢做饭。” 还有不少额前的发丝,因汗水黏在她脸上,这丫头笑得脸颊红彤彤的。 李承乾吩咐道:“忙完就早点休息吧,往后中午都不用忙。” 小福躬身道:“奴婢告退。” 李承乾三两口,将碗中的面条吃完,将文书捆着文书的绳子解开,拿起其中一份仔细看了起来。 这些文书有一部分是关于关外的消息,好在戍守凉州的牛进达将军送来了奏章,说是西域人愿意用一百块没有香味的肥皂,换一块有香味的肥皂。 人们都喜欢追求香味,尤其是能够保留住香味的某样东西。 在关中有香味的肥皂并不多,今年杜荷做了很多香味更浓郁的月季花的肥皂。 月季又叫长春花,是一种花季长达七个月,可以跨春夏两个时节的花卉。 关中的月季花其实并不少,因此杜荷在的肥皂中,有香味的月季一直都是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