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我在大唐当太子> 第七十二章 肥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七十二章 肥羊(1 / 1)

正在往甘露殿走去…… 舅舅说路滑也是有一定道理的,雪层下面的路结了冰,一脚踩在了冰上,就容易摔倒。 俩人说话间走到了甘露殿外,太监脚步匆匆出来,“赵国公,太子殿下入殿吧。” 李世民还在转动着魔方,手上转着三阶魔方,桌上还放着一个六阶魔方,在父皇手里依旧把玩着,“说吧,怎么样了?” 长孙无忌将卷宗都交给一旁的太监。 太监就将卷宗放在了陛下的桌上。 陛下也没有翻看,而是转动魔方的手稍稍停顿,蹙眉端详。 长孙无忌将鸿胪寺的事一五一十讲清楚。 李世民点头道:“一个怕死吐谷浑可汗,不敢回家了?” 长孙无忌道:“正是如此。” 李承乾揣着手站在一旁沉默不言。 有太监倒上两碗茶水,一碗给赵国公,一碗给了太子殿下。 喝下了茶水驱寒,李承乾这才感受好一些。 甘露殿内很温暖,原本衣裳与肩膀上的雪开始融化了。 李世民又道:“真是可笑,他竟然胆小到不敢回家。” 长孙无忌作揖禀报,“陛下,经过李百药等人的查问,在吐谷浑地界确实还有伏允的残余族人,因伏允死后恐这些人还会报复,慕容顺便不敢回去了。” 李世民颔首,“所以人要杀干净,杀多少人无所谓,重要的是杀了之后要能够安定。” “陛下说得是。” 李世民终于放下了手中的魔方,目光看了眼太子,最后落在长孙无忌身上,“其实侯君集杀了那些人也没有错,只不过碍于朝中那些人的言语,朕不得不惩戒他,落到这步田地,你教朕如何收场?” 李承乾依旧是沉默的。 长孙无忌蹙眉道:“不如就先将他留在长安城。” 李世民点头道:“嗯,朕还能为难一个怕死的人吗?” 长孙无忌行礼道:“陛下明鉴。” “嗯,退下吧,接下来的事你要好好主持。” “喏。” 见舅舅要走,李承乾连忙跟上脚步离开。 等这两人都走了,李世民索然无味地将魔方丢在桌上,抬头叹息,“他竟然一句话都不说。” 重新走入风雪中,长孙无忌的脚步快了一些,见太子也跟上来了。 李承乾快步上前道:“舅舅,风雪这么大先去东宫避一避,等雪停了再回去也不迟。” 这些雪被风迎面吹来,令人不好睁开眼。 两人来到东宫,走入温暖的崇文殿,这才舒坦,脱去外衣放在炉子边烘干。 现在李渊就住在这里,他老人家与李丽质,还有李治用一种守擂的玩法下棋,轮流挑战,最后胜利次数最多的人可以拿走全部的红枣。 长孙无忌打量着四下,看到了一旁的靶子与弓矢,这些也都从武德殿搬到了东宫。 李承乾抬来一张椅子先让舅舅坐下。 两人坐在门口,看着屋外的风雪沉默不语。 照理说慕容顺这样的事,应该就是这么一个结果,礼部与鸿胪寺无法做最终的决定,当这个决定放在父皇手中,那么结果就一定会是这样的,父皇不会去为难一个怕死的人。 慕容顺也不用担心会不会因去赴任,就莫名其妙暴死在半路上,更不用担心去了吐谷浑被伏允的残余族人暗杀。 当一切都有了更好的结果,李承乾脸上带着笑容。 一只蝴蝶又扇了扇翅膀,吐谷浑的命运也就不一样了。 宁儿带来了东宫的点心。 李治道:“宁姐姐,我想吃梅干菜馅的。” 宁儿在篮子挑选一番,递上两个梅干菜馅的肉饼。 李承乾也递给舅舅一个,“要什么馅的?” “都可以。” 将梅干菜肉馅的饼给舅舅,李承乾自己也吃了一个。 过了一炷香的时辰,李渊都输了好几盘了,也没见雪势减弱。 长孙无忌道:“什么样的故事从天黑讲到天亮。” 李承乾道:“葫芦娃。” “葫芦娃?是一个人吗?” “不是,是几个葫芦娃齐心协力打败妖魔的故事,很有意思的,舅舅要不要听一听。” 长孙无忌点头。 李承乾从爷爷种下了一颗种子开始说起。 这个故事其实很简单,讲述起来也很容易。 讲到三娃这里,雪势终于减弱了。 长孙无忌便起身要离开。 李承乾站在东宫门前送别,道:“舅舅也没听完这个故事,这就走了。” 宁儿道:“赵国公多半不喜打打杀杀的故事。” 翌日,长安城有不少老旧的房子被压塌了,正在休沐的李道宗只好亲自带着人去查看。 有些老旧到不能住人的空房子也就懒得清理,要是有人来住,会有新住户去坊正处付钱,请人来打扫。 官府要是带头将这些积雪都清理了,就会让民壮不高兴,那些人会觉得官府不管他们的死活。 因民壮们要在这冬日里农闲的时候找活干,给人除雪清理屋顶积雪的活也能赚钱。 京兆府保持着与坊间原有的默契。 官府不管的地方,自然有人花钱请民壮去做苦力。 李道宗正在各处巡视着,便见到了上官仪带着一个突厥人走入一间酒肆。 就是多看了一眼,也不知道他们在做什么,李道宗还要带着人手去长安城各个街道查案,并没有多做停留。 上官仪将一块肥皂交给眼前的突厥使者,阿史那杜尔。 三年前阴山一战,战败的颉利可汗便是这位阿史那杜尔的叔父。 这位突厥人此番来使大唐一是为了觐见天可汗,二是为了看望他的叔父,也就是现在还在长安的颉利可汗。 上官仪将一袋肥皂渣放在他面前,道:“杜尔将军可喜欢此物?” 阿史那杜尔亦是突厥族中猛人,交战四方,长年征讨突厥各部落的猛将,他很喜欢眼前这个唐人称呼他为将军。 杜尔用手指捻了一些肥皂,放在鼻尖闻了闻,神色多了一些嫌弃。 上官仪道:“将军不喜欢?” 杜尔朗声道:“不喜欢!” 他的嗓门很大,惹得酒肆四桌的人皆看了过来。 见是个突厥人大吼大叫,众人又接着低头吃饭喝酒。 “杜尔将军,这是肥皂,只有关中才有,您应该会喜欢的。” 杜尔还是摇头道:“不喜欢。” 上官仪又拿出一块完整的肥皂,放在他的面前。 杜尔拿起这块如砖石大小的肥皂,手掌在其上搓了搓,感受着顺滑的手感,脸上就有了笑意,拿在手里掂量,点头道:“喜欢。” 明明就是一样的东西,肥皂渣换成一块完整的肥皂,对方就欢喜得不行。 杜尔很自然地就将肥皂放入腰间的羊皮布袋中,粗糙黝黑的脸上带着笑容,“你还有什么要送的?” 上官仪心中暗骂:许敬宗,你个混账东西,你去哪儿了!竟然要我来和这个突厥人谈生意。 这突厥人身上的味道很大。 好像是感受到了某种呼唤,许敬宗脚步匆匆而来道:“杜尔将军!” 面对热情走来的,面带笑容的许敬宗,杜尔也是仓皇起身作揖,虽不认识,但好热情。 许敬宗像是拉着一个兄弟,就拉着杜尔的手道:“将军与我们先去洗一洗。” “洗一洗?”杜尔笑道憨厚的声音道:“好呀,好呀。” 上官仪面色僵硬,等人走远了,我到底造了什么孽要和许敬宗做这种事!便坐在这里扇了一巴掌。 四桌的人听到巴掌声,纷纷停下了筷子,再一次看了过来。 “有病!”上官仪嘟囔了一句,便匆匆跟上他们。 一处驿馆中,上官仪又见到这辈子都没见过的场面,许敬宗竟然与突厥人一起洗澡。 好在两人一个人一个桶。 最让上官仪不堪入目的,是那小厮从杜尔身上搓下来一层层黑泥。 半个时辰后,原本黑乎乎的杜尔成了一个红彤彤的人,准确地来说应该是又黑又红。 许敬宗与这突厥人把酒言欢,只是刚见面认识一天,他们就快拜把子。 与人交际,许敬宗当真是个好手,就算对方是突厥人,也能够成为拜把子的兄弟。 今日的事,上官仪都写了下来,让人送入了东宫。 夜里,李承乾还在收拾着东宫的书架,东宫的书越来越多,自己的寝殿快成了一个图书馆,三个大书架排列着,书架上放着满满当当的书卷。 其中有朝中的吏治卷宗,还有些医书,还有春秋汉书等等书籍,或者是弟弟妹妹的作业,与现写的教材。 这些都是平时要看的,古人的生活是很枯燥的。 所以朝中无事的时候,李承乾便会拿起这些书看,大多数时候都是带着看故事的心态,或者是批评的目光看待这些书。 宁儿道:“殿下,泾阳书信。” 李承乾整理着书架上的书,按照各种书的用途做好分类,一边道:“放在桌上吧。” “喏。” 真好,大唐就要有真正意义上的图书馆了,而且这个图书馆还是在东宫。 李承乾就这么想着,从昏暗的书架间走出来,走到桌前打开书信。 许敬宗与上官仪的事进行得很顺利,而且也已经与阿史那杜尔定下了约定。 这件事还是有波折的,阿史那杜尔不喜欢肥皂渣,他喜欢肥皂,而且是有香味的肥皂,他说用这个东西可以娶很多的突厥女人。 许敬宗当然是心喜,之后说到了买卖。 如果送给阿史那杜尔整块的肥皂,也卖给突厥人整块肥皂,这位突厥的首领便不高兴了。 但要是这种一整块的肥皂在突厥只有阿史那杜尔才有,并且突厥其他人只有肥皂渣。 那么杜尔很爽快地就答应了,并且还要立下契约。 所以呀,许敬宗此人厉害之处便在这里,他能够精准地找到对方的突破口。 如此人物当年是秦王府十八学士,竟然一直得不到重用,也是可惜。 如果突厥人人都能拥有完整的肥皂,会让阿史那杜尔觉得这并不能体现他的身份,也不能彰显他首领的威严,也抢不到其它部落的女人。 如果只有他一人拥有完整的肥皂,其余的突厥人只能有肥皂渣,他甚至愿意帮助许敬宗去攻打其它的突厥部落,包括抢其它部落的女人。 当然了,许敬宗没有这种奇怪要求,他只想要做成买卖。 阿史那杜尔? 说起这个人物又不得不说起颉利可汗。 如今颉利可汗还活着,至于他现在人在何处,自己作为东宫的储君也不清楚,只听说此人还活着。 阿史那杜尔是突厥一个大部落的首领,当年颉利战败之后,他曾一度自立可汗。 此人虽然憨,可他在突厥的领土几乎是大半个西突厥,北面还与漠北的薛延陀人接壤。 传闻,这位阿史那杜尔在突厥坐拥十万兵马。 李承乾忽然道:“这是一只肥羊呀。” 站在殿内收拾的宁儿问道:“什么肥羊?” “没什么。”李承乾抚着额头,道:“一时有感而发。” 宁儿继续将一些无用的纸张,还有些玩具都收起来,有时殿下们调皮实在是管不住。 她们甚至跑到了殿下的寝殿内玩闹。 就如晋王殿下,本来在前殿玩着,一个不去看着他,就去殿下的寝殿内。 所以东宫的宫女很多时候,都是忙着忙着就要去找孩子,找到这个又去找那个。 李承乾叮嘱道:“这些用过的纸张还有用,收集起来,让人全部送去泾阳,纸张回收之后成色差了一些,也不是不能用。” 宁儿听着殿下的话,低声道:“殿下们最近喜欢玩折纸,不是折风车就是折纸鹤,收拾起来,就是满地的要找。” “往后你代孤好好数落她们。” “奴婢们怎敢。” “以后谁敢乱扔纸张,孤让丽质罚她们。” 将寝殿内的地面收拾干净,她这才坐到殿下的身边,将桌上的纸张与一些书卷也整理起来。 她小声道:“其实殿下们很懂事的,不用太过责罚。” 李承乾啧舌道:“宁儿姐你变了,你以前不这么惯着她们的。” “因殿下们都是很好孩子。” “规矩要从小教导,小时候没规矩,长大了就会无法无天。”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