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穿越历史>我杀赵匡胤> 第403章 文臣武将(鸣谢20178585/daddycool月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403章 文臣武将(鸣谢20178585/daddycool月(1 / 1)

开熙三十一年四月三日早朝上,刑部尚书李昉出班道: “启禀陛下,呼延都督末得陛下旨意,便擅自答应了伽色尼国王苏布克特勤的请求,放走了二千余名后宫妃姬,此乃对陛下不敬! 若我大周军中诸将皆如呼延都督一般,陛下的威严何在? 臣恳求陛下责罚于他。” 柴宗训自金銮宝座中向殿中众臣看去,只见左手边文臣队列众臣皆不动声色,表情如常。 而右手边武将队列颇有些人面带愤愤之色。 柴宗训心中一动,隐约明白了文臣们之意。 如今朝堂中的武将重臣,最有威望的一批人,如呼延瓒、折御勋、景胜等战功赫赫的前十二只龙骧军兵团大都督,皆已赴中、西亚对星星教作战三年多。 在京的武将,除了皇帝柴宗训下旨休整的第四兵团大都督曹彬和第八兵团大都督杨业是宿将、名将外,其余八只兵团大都督皆是这几年凭战功新擢用之将,战绩欠缺,威望亦欠缺。 于是,文官们揣测伽色尼王宫妃姬逃散之事,皇帝应不喜,又恰好朝堂中武将实力派名将重臣皆出征在外,趁机借此事发起了对呼延瓒的弹劾。 只是不知此刻李昉出手,是奉文官中首辅张齐贤一派,还是奉次辅李沆一派之意,或者是两派联合对武将集团发难。 果然,武将队列中的杨业出班道: “李尚书此言差矣! 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授”。战场远在万里之外,有一些细枝末节之事宜,统兵将领不得不自做决断,怎可能上禀陛下,等待圣旨的到来?” 曹彬怕杨业说话太直,为柴宗训所不喜,出班道: “启禀陛下,臣等武将出征在外时,只要是陛下的旨意,臣等皆一体凛遵,决不敢有半丝违背。 这点,各军监军和武德司、宪兵,都是可以做证的。” 柴宗训微颔首,觉得目下武将集团在监军、武德司、宪兵三管齐下的监察下,都很听从圣旨,没有一个敢嚣张跋扈、逾越制度之人。 而“退役制”使帝国高级将领六十岁从军中退役、放下兵权,更可防止将领威望太高,不利社稷。 呼延瓒当时在伽色尼王宫中决择,虽然放走了二千余王宫妃姬,但也获得了伽色尼王朝二代君主秘藏的珍宝。 柴宗训道: “朕并未下旨,要将伽色尼王朝的后宫妃姬掳回汴京,呼延爱卿当其时也,为获得王朝宝藏所在而应允了咖色尼国王,也算临机决断得宜。 岂可为了如此小事,不顾呼延爱卿的历来功劳? 且此事,本就怪不得他。” 文臣们听皇帝如此说,知呼延瓒等武将们圣眷正隆,皇帝并不因伽色尼妃姬之事怪罪前线众武将,只得就此做罢。 退朝后,步行回后宫的路上,柴宗训叹道: “当真是“文武难并立”。 不过是此次平定伽色尼没有俘获王宫妃姬,这些文臣们就立即以之为呼延瓒等武将把柄,用之来试探朕的心意。 若非朕能稳控朝政大局,只怕文臣武将间早已开始争权夺利起来。” 随侍身侧的大内总管汤启道: “陛下圣明! 以奴婢所知,陛下统一天下这些年来,我大周武将们加官进爵、立功甚多。 而文臣中,虽也有李文正公、王太傅等人位封公爵,然而无论是得爵人数,还是爵位品级,都已有被武将拉开之势。 以奴婢愚见,朝中的文臣们心中对武将们嫉妒,也是难免之事。” 柴宗训点了点头,想起了前世的名将狄青来。 狄青出身行伍之间,平生大破西夏、侬智高,骁勇善战,屡建战功,严于治军,喜读兵书,累功至枢密使。 然而在欧阳修等文官集团的排挤打击下,贬往地方,郁郁而终。 自己做为极为强势的皇帝,把持内阁、兵部的文官集团不敢对武将如何,但未来到了二代、三代的子孙皇帝,没有了强势皇帝的压制,只怕文官集团将会出尽手段对武将和勋贵集团打压、排挤,以抓取更多的权利。 典型的例子便是前世的大明,到了中后期,决定国家前途的一切权力,都被牢牢掌控在文官集团之手。 一旦文官集团自私自利,只顾个人利益,就会出卖国家利益,如东林党人。 柴宗训深觉有必要开创一种制度,以维持文武长期平衡、共同为帝国决策者的皇帝服务。 片刻后,已行到宝慈殿,见礼后,柴宗训陪母后及二后十二妃一同用午膳。 膳后柴宗训准备起驾往庆寿殿午休时,怡贵妃周女英频向他暗递秋波,柴宗训会意,微微点了点头。 午睡了个多时辰后,柴宗训起床前往延福殿批阅奏折。看到全国各州府的“陪审团制”都已建立并运转起来,柴宗训不由心中欣慰。 柴宗训道: “如今“陪审团制”刚刚建立,汤总管,这“陪审员”的选取过程,可一定要各地的武德司监督好喽,必得是从当地各阶层百姓中无记名随机抽取方可。 只要制度施行的久了,规则就会深入人心,成为共识。 相比起人性,制度化设计才可靠长久的多。” 汤启赶忙应诺。 晚膳后,柴宗训步行来到了周女英的叠琼殿,周女英早已迎候在殿门前。 周女英如今已三十九岁,虽仍是一副国色天香的外貌身段,却也难掩岁月易逝的痕迹。 柴宗训宿于她的殿中的日子,从开熙前二十余年的每月三、四晚,降至了如今的二月来一、两晚,不过少年夫妻,毕竟感情深厚,恩宠仍在。 二人在后院沐浴过后,躺上了床。 柴宗训搂住周女英,笑道: “爱妃日间神色,所为何事?就让朕来猜一猜好了。 可是为了峻儿大婚之事?” 周女英笑道: “陛下圣明! 即然陛下心中已有峻儿大婚之事,那臣妾就不敢再提醒陛下,以致聒噪矣。 只是臣妾想斗胆问问,峻儿大婚后,陛下打算将他封藩到哪里呢? 陛下,您可是金口答应过臣妾,要封一个大大的藩国给峻儿的。”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