蒜种备齐以后,距离霜降已经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 如果光是张安自家几个人,一个星期的时间肯定是不够的。 种蒜是个细致活,跟收稻子那种力气活不一样,张安这一身力气根本没地方使。 别看他块头这么大,但种蒜这种活,还得是村里那些小婶子老嫂子厉害。 “妈,你还是去找几個人吧,三两天种完算了。” 晚上吃饭的时候,张安就跟老妈商量起请人种蒜的事情。 前两年花钱请人干活习惯了,今年秋收割稻子的时候大家都忙着自己家的事情,实在无人可请,他们一家自己收了那么多稻子,可把张安给累坏了。 如今村里人也没那么忙了,他可不愿意把自己再搞的像头牛一样,稍微花点钱,自家轻松点何乐而不为。 “那我吃完饭去找一找吧,应该四五个就差不多了。” 王芳也不反对花钱请人干活,毕竟这种事情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 第二天一大早,张安就跟老爹张建国一起牵着大黑两口子来到田里。 收完稻子,几亩田都还是板田,肯定要翻犁过才好下种。 昨晚王芳已经把种蒜的人找好了,他们今天早上要赶紧把田犁出来,大家才好进田。 不过也不用着急,家里有两匹马,父子两人一道犁田,倒也还来到急。 大黑还是像以前那样风风火火,拖着犁就放肆的狂奔,所以张亲自过来赶它。 反观它媳妇儿,拉起犁来就要稳重的多。 “去去去,一边儿玩去。你要是喜欢拖犁,改天我就给你准备一副,来年也让你试试。” 此刻张安非常后悔牵大黑两口子出来的时候,把它们的儿子小黑也放出来了。 因为这家伙对什么都好奇,见到自己的父母都在拖犁干活,它自己也好奇的跟在后面吓跑,还挺耽误事的。 说起来它小思齐还要大一个月,到现在已经一岁多了,看起来跟其他的马差不多高大,甚至比村里一些驮马还高一些,已经算是一匹大马了。 也就是在张安家里,要是放在其他人家,它早就被套上缰绳,开始学怎么拉犁拖耙了,还真有些身在福中不知福的样子。 被张安一赶,它确实没有再围着大黑跑来跑去。 不过别指望它乖乖的听话,因为这家伙跑到它妈那边去了。 本来犁地犁的好好的踏雪,好几次都因为这个叛逆的家伙停了下来。 “得了,老爹你先犁着,我把它弄回家关起来先,太耽误事了。” 这下张安是不打算放过它了,让大黑停下来,然后拽着它往圈里赶。 不得不说,没有它的捣乱,两匹马犁起来速度还是快,因为这块田前段时间被大家用来晒谷子,所以留在田里的稻谷桩子已经被大家挖掉了,不大会儿就犁好了半块田。 随后张安牵着大黑负责犁板田,而张建国则是牵着踏雪回头,将刚才犁好的地方把土沟拉出来,方便种蒜。 等张建国刚拉出几沟的时候,昨晚被王芳找到的几个人也提着自己的锄头来到田里,很快就下到田里开始着手种蒜。 王芳没来,因为苏颖又上课去了,家里有个小祖宗要看着。 不过等这块最大的田犁好,张建国把沟拉出来以后,也加入了种蒜大军。 张安则是牵着大黑继续把其他几块田犁好,不过不用忙着拉沟,因为今天种不到这里,等要种的时候再来拉,反正花不了多少时间。 毕竟刚才那块大田有两亩多,今天能够把那里种完就已经算是速度快的。 “张安呐,你们家这么多田,全部用来种大蒜啊?一点油菜都不种吗?” 张安家田里干的热火朝天,田边倒是围观了不少人。 在村里,种大蒜根本就不算稀罕事,可张安家这里,六亩的田全部用来种蒜,这可算是开了整个村里的先河。 如今的张安,不论干什么,都会引起村里的人注意,因为他吃的螃蟹太多了,大家都觉得他不会无缘无故的做一件事。 “不种了不种了,种油菜麻烦的很,要撒籽,要移栽,等到长起来了还难锄草,种大蒜伺候起来容易一些。” 张安一边埋着头下蒜种,一边跟大家说话,也不耽误什么事。 “大蒜是要比油菜好伺候,不过这玩意儿能赚到钱吗?” 这才是大家过来围观的主要原因,不是大家不想种些容易伺候的作物,主要是担心卖不掉,砸在手里,白浪费一季庄稼的功夫。 油菜虽然难伺候一些,但胜在很多人会下乡来收,不会砸在手里。 “能不能赚钱这个我没法保证,不过种大蒜肯定不会比种油菜差的,你们想嘛,种油菜就只能卖菜籽,但种大蒜可以卖蒜苗,卖蒜薹,最后再卖大蒜,再差能差到哪里去。” 张安也不瞒着大家,自己想的啥就跟大伙儿说啥。 “咦,好像真是这么一回事,再过两月,这蒜苗就要上市了,这玩意儿可比蒜头贵多了。” “还有蒜薹也不便宜,你们记得不,今年清明挂纸的时候,那蒜薹可是卖一块多嘞。” 被张安一点,大家马上就想明白了这里面的道理。 不过张安听完只是笑笑,一块多的蒜薹根本就不算什么,往后只会越来越贵,最贵的时候可是要十几块钱一斤呢。 “不过说是这么说,但种这么多是不是有点赌了,要是买不到可都白忙活了。” 虽然很多人都被蒜苗和蒜薹吸引住了,但还是有清醒的人。 不论种什么东西,销路总是最大的问题,如果卖不掉,什么东西都是白瞎。 “哈哈哈,这个我是不担心的,丁一开了那么多家超市,到时候让他来收了就行,我这几亩地才多少大蒜啊。” 即便蒜苗和蒜薹卖不掉,张安也并不担心,大不了就卖蒜头嘛。 反正这玩意儿很容易储存,到时候让丁一那家伙收了去慢慢卖。 “是哦,有丁老板在,张安这大蒜确实不愁卖掉的路子。” 一提起丁一,众人才恍然大悟,毕竟谁不知道,张安跟那位丁老板关系好的跟两兄弟似的。 问题得到了答案,众人很快就散了去。 人多干活速度自然就快,而且王芳找来的几人都是很勤快那种,从来不偷奸耍滑,加上张安父子俩,总共七个人,花了三天时间,就将六亩田全部种满了大蒜。 不过张安估计的蒜种还差了一些,但也相差不大,只有十几斤的样子。 这点蒜也不值得重新去买一趟,所以张安在村里其他人家找来了十几斤藠头,把剩下的地方种满。 藠头这玩意儿是个好东西,虽然长大跟葱差不多,但是腌制好了吃起来非常爽口嘎嘣脆,是张安比较喜欢的一种配菜。 张安家这边大蒜刚种完,正好第二天就是张平要去给女方家发八字的日子。 原本他还想着赶不及的话,就停下来一天,等张平那事过了再接着干,没想到正巧赶上。 虽然张建文还有白雪家里都商量好了,走个形式就成,不用搞的太过隆重。 但是张建文在村里攒了一辈子的人缘根本不允许,大家都主动去帮忙。 最后出发的时候,总共去了三辆车,张安家的两辆,陈泽也跟着去了。 要不是李宏斌去了工地的话,还要再多一辆。 几天以后,今年秋天的最后一个节气霜降到来。 说起来这霜降算是一道坎,每年过了这农历九月十六,天气就立马降了下来。 不仅有日头的晴天变少了,每天早上还开始打霜,甚至还会下雨。 虽然每次下的雨都不会太大,基本都是些毛毛雨,但却让大家感觉到寒冷。 毕竟一场秋雨一场寒,这句话不是说说的。 也就是这段时间,大家开始放弃清凉的短袖短裤,开始穿起了长袖长裤。 因为再过不久,就要进入冬天了。 话说老天爷很给面子,刚说起秋雨,第二天就开始细雨纷纷,雾气朦胧。 清早起来,王芳担心自家孙儿被冻着,给小思齐穿起了厚厚的衣服。 小家伙平时的时候身手还算灵活,结果这衣服穿厚了些,就显得笨拙了不少,就连简单的爬椅子,看起来也憨态可掬。 走到院里,原本前几天只是飘散着几片枯叶的地上,赫然落的一地都是。 再抬头一看,院里几棵高大挺拔的珙桐树上,树叶已经落的差不多了,这肯定是昨晚吹得呼呼直响的秋风的杰作。 不过这已经很了不起了,外面的山上,那些落叶的树木早在前一段时间就已经开始掉叶子。 当然了,并不是什么树都掉叶子,比如前段时间刚种下去没几个月的金银花,现在还是绿油油的。 在这枯寂的深秋,给整个院子里增添了一抹生命的绿色。 毕竟金银花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忍冬,哪怕到了零下二三十度,它们也能不受什么影响。 后院也是一样,那么大的葡萄架子上,叶子已经掉的精光,变成了一堆光藤。 王芳从屋里拿着大扫把走出来,准备清扫落叶。 “妈,给我吧,我来扫。” 横竖手里没事,自然不能看着老妈打扫院子。 不过当他把树叶扫在一起的时候,老天爷非常不给面子的吹起了秋风。 于是刚刚归拢在一起的枯叶,又被吹得到处都是。 小家伙一看到树叶被吹得漫天都是,立马在院子里追逐起来。 不过如今的他已经没有了往日的矫健,厚厚的衣服让他身形臃肿了不少。 只是在院子里蹦跶了几下,脚下一滑就摔在了地上。 作为贴身保镖,小虎一众大狗立马过来护卫。 一时之间,院子里全是窜来窜去的狗影。 不过张安没去管他们,继续清扫着树叶,哪怕小家伙摔倒了,但是因为衣服穿的厚实,什么感觉都没有,反倒是跟小虎它们打成了一片。 随后张安吸取了教训,把竹筐拿过来再继续打扫,每次扫了一堆就先装进竹筐,这样就不会被风吹的到处都是。 “齐齐,在玩着呢。” 小家伙跟小虎它们玩的热闹的时候,张建文过来了。 “大爷爷~~” 小家伙跑过来喊了声大爷爷以后,又回到了狗堆里。 “老叔来了。” 张安停下扫把,跟张建文打着招呼。 “前些天伱不是想要鸡蛋嘛,正好这几天攒了一些,我给你拿过来。” 张建文说罢,就把手上的提篮递了过来。 “其实老叔不用这么急,我这又不赶着要。” 张安一看提篮里,装着约莫有二十来个鸡蛋。 不过可能是因为母花鸡比较小,所以这鸡蛋并不是太大。 “我跟你婶平时也不怎么吃,昨天听你妈说了一嘴你家正好有鸡抱窝,我就给你拿过来了。” 张建文一家确实不怎么吃鸡蛋,因为都攒起来卖给丁一了。 “叔,这些蛋你拿回去,让我婶做成皮蛋过年吃。” 张安没给张建文拿钱,因为他知道张建文根本不会要,索性给建了一篮子自家的鸡蛋。 他们家这鸡蛋,村里人都知道,不光炒着好吃,做成皮蛋吃起来也很香。 “你这孩子,叔给你拿几个鸡蛋而已,怎么还变成来你家进货了。” 看着一篮子满满的鸡蛋,张建文立马拒绝道。 “叔,你要是拒绝,我可就不要了哈。” 张安也不管,直接把提篮塞到张建文的手里。 见张安这么说,张建文也只能收下。 “张安,你下午有事没事?” 随后张建文再次问起。 “没什么事了,该忙的也忙完了。” 如今田里的蒜种完,张安就只等着过几天放晴,然后拣一拣圈房的瓦,应付入冬以后的降雪。 “下午我们要跟陈泽去看地,你没什么事的话,也跟着一起吧。” 见张安没什么事,张建文才重新说道。 “哦?这事已经谈成了吗?” 虽然张安在这里面牵过头,但是一边是自己的朋友,一边是自己的村子,所以双方怎么谈的他并没有去介入。 “前几天就已经谈好了,我们出十亩地,可以拿到一成半的份子,只等选好地,就能签合同。” 说起这个,张建文脸上全是藏不住的笑意。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