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234小说>武侠仙侠>我的乡村不可能是这样的> 第374章 空间酿酒(二)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374章 空间酿酒(二)(1 / 1)

第374章空间酿酒(二) “妈,我这会儿要去趟城里哈。” 临走之前,张安给家里的王芳打了声招呼,省得待会儿有事找不到他。 “那你顺便买点菜种回来吧,过几天估计要点菜了。” 王芳听到张安要去城里,啥都没想就让张安给买些蔬菜种子。 “我看地里不是还种着蛮多菜嘛,现在就要点菜了吗?” 后院的菜园子不小,都快一亩左右的菜地了,算是村里最大的菜地。 而王芳平时又闲不住,张安不让她去地里干农活,她就把后院的这块地全部收拾起来都种上了蔬菜。 “你去看嘛,那地里头已经空了一半了,要是再不种上,过段时间就没得吃咯。” 要是只有他们一家四口的话,种上一茬可能得吃上半年才能吃完。 但现在村里周洋家和张建忠两家开上了馆子,时不时的过来进货。 还有学校里的那些老师,虽然每个人都要得不多,但加起来也不在少数。 尤其是这两天学校开学,那些老师全部返岗。 前几天张安看着还种得满满的菜地,这两天就被回来上班的老师砍空了一半地方。 虽然看着来买菜的人不是很多,但算一算需求量还真不小。 而且都是谁需要就到菜园子里自己动手,包括周洋家里也是,每次自己背个筐子过来,一下子砍一筐。 张安家里只负责把菜种下去,然后浇浇水施施肥等菜长大。 要是跟菜市场的大妈那样,要把菜砍好挑好,那张安肯定不会愿意干的。 就他那能坐着绝不站着的懒性子,咋可能盘蔬菜买卖。 这两天王芳看着菜地里已经空了一半地方出来,所以闲不下来的她就想找点活路上手。 而且农村种菜,讲究的是一茬接着一茬,并不是吃完了再种。 要不然等下一茬蔬菜长起来的真空期就得靠买菜过日子了。 但是现在的农村里,平时过点生活还要靠买菜的话,那是要被人笑话的。 当然了,张建忠跟周洋家里不算,人家毕竟是饭馆子,可赚钱了。 所以现在王芳把空出来的地方种上下一茬,这样就不会有吃不上菜的真空期出现。 “那成,等我回来的时候多买一些回来。” 张安倒是忘了,学校里那些老师可是一个大群体。 到了县城,张安径直到种子公司先把种子买了。 待会儿去陶瓷厂把酒坛子拉完之后,他就不打算再回城里,直接从城外回家方便一些。 “哟,张安老弟又来买种子了,想要种点什么,我给你找去。” 张安刚走进种子公司,那个卖种子的老哥就凑上来了。 这两年张安家里用的种子基本都在这里买到,所以这老哥也跟张安熟络上了。 “家里菜地空了,打算种点春茬应季蔬菜,你看着我给拿点呗。” “了解,正好前几天送了一批还不错的新品种过来,你拿去试试,种出来不好你来找我。” 这老哥也没问张安要种多大地方,埋着脑壳在橱窗里翻找了半天,找出一堆菜种摆在玻璃柜上。 “那得行,都给我整上一些,当然了辣椒就不用了。” 大小白菜、四季豆等等这些日常蔬菜张安都挑了几包,辣椒他就没想着买。 毕竟家里头辣椒太过齐全,什么口味的都有,王芳去年就已经把辣椒籽留好了。 就本地人的口味来说,张安家自留的辣椒种子肯定比外面买的要好,肯定不用重新买。 而且还不光是张安自家种,村里不少人家都来讨要他们家的辣椒种子。 最后挑了一大包种子,花了不少钱,老哥热情洋溢的将张安送出门。 在他眼里,张安就是个大客户,每次来都要拿不少货。 出城之后,一脚油门来到陶瓷厂。 跟过年之前相比,现在的陶瓷厂热闹多了,里面的工人都在热火朝天的干活。 因为有人在里面干活,所以长门大开,张安直接把车开到里面。 门口那条守门的大狗,本来想叫唤几声的,但看到是张安,就歇了这份心思,夹着尾巴跑回窝里去蹲着。 因为上次张安来的时候,它可是被张安那凶神恶煞的样子吓坏了。 “张安来了,去里面坐一会儿。” 张安一开车进厂,侯亮就听到了动静,从工棚里走出来。 “下次再来坐侯哥,先去看坛子,我待会儿还要赶回去呢。” 本就是下午才过来的,再坐一会儿估计待会儿回家都晚上了。 “那行,咱们先去看坛子,对了上次的坛子怎么样,用着还好吧,有没有坏的。” 侯亮也不勉强客套,带着张安就朝着存放坛子的厂房。 “都是好的,用着挺好不掉色,烧的非常好。” 虽然还没过去多少时间,但是上次那批坛子,都被张安放到空间里面。 空间里过去了那么久的时间,张安看着就跟当时刚买的一样,一点色都不掉。 要是有些烧的不好的坛子,估计放个一年半载的,估计面上都只剩土层色了。 “还有你们家那九龙瓶,我妈可喜欢得紧。” “阿姨喜欢就好,别看我们这厂不大,但烧窑可是花了大功夫的,所以烧出来的质量要稍微好一些。” 侯亮一边走一边指着远处的大窑子说着,张安看去确实是个大窑。 “喏张安,这些都是你上次定的,我们一开年就先把你的给做好。” 这一间屋子里,存放的全是小酒坛,都是张安要的一斤跟两斤的。 别看坛子不大,几百个放在一起,也占了不少地方。 “可以可以,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张安抓起一个两斤瓶,在他的大手里显得很袖珍。 这种酒坛子,放在手里,张安就忍不住想抛。 毕竟他以前也是武侠小说爱好者,那些个书中的绝世高手喝酒打架的时候,动不动抛酒瓶子的动作真的很潇洒。 “这批坛子怎么看着比以前那些颜色要鲜艳呢。” 装车的时候,张安发现这批瓶子虽然跟以前拿的小瓶子差不多,但颜色要好看一些。 “去年你拉回去那些是混的黄土,今年正好我弄了几车红土过来,所烧出来要好看很多。” 黄土张安这里到处都有,但是红土就不一样了,还挺难找到,说不定还得去其他地方买。 “我就说嘛,怎么跟去年不一样,原来是加了红土。” 侯亮陪着张安在旁边唠嗑,因为厂里的工人都在,这次装车没用他们俩动手。 坛子虽小,但张安也来回倒转了几车,才算是把这几百个小酒瓶子给倒腾完毕。 装完最后一车,张安跟侯亮把钱给结完,准备要走的时候,被侯亮给叫住了。 “张安,阿姨不是挺喜欢我家九龙瓶嘛,我这烧了几个自己用的,你带回去给阿姨腌菜。” 侯亮从武林一手一个提着大号的九龙瓶出来,比去年他买回去给王芳那几个要大不少。 “还有这个,下面我特意加了水阀,可以拿回去泡酒,就不用从顶上打开了。” 好家伙,陶罐子加水龙头,也就只有侯亮这个陶瓷厂老板才干得出来。 “别忙着拒绝,这几个罐子在我这里就是几斤土,你老弟照顾我生意,送你几个不算啥事。” 没等张安拒绝,侯亮已经把几口坛子放到张安的车斗里。 “那我就不跟你老哥客气了,以后如果还有我直接给你打电话。” 几口坛子张安也没准备拒绝,正好拿回去可以让老母亲高兴高兴。 他有预感以后还要去买酒坛,大不了以后多照顾照顾侯亮的生意。 “那我可就等着你老弟的生意上门了。” 侯亮交好张安,打的也是交好回头客的主意,毕竟张安都要了这么的坛子,说不定下次还有需求。 反正交好张安他并不亏什么,说不准下次生意就来了呢。 “咦,你咋买了一车小坛子回来啊?” 张安回到家里,王芳看到车上拉了一车酒坛子,有些好奇儿子搞这些来干嘛。 “今年咱们家的血米肯定吃不完,我没打算买,想留一部分出来烤酒。” 除了空间里面酿酒,外面张安也准备酿一部分。 因为这样,以后从空间里拿酒的时候,就不用再找这样那样的借口。 而且还是那个问题,今年张安家的血稻肯定吃不完,但张安肯定不会卖掉。 因为收稻子的贩子给的价钱,最多就比普通稻谷高出一丁点,这种生意张安肯定不愿意做,还不如留着。 但他又不喜欢明年吃陈米,所以用来酿酒是个最好的法子。 王芳自然没有什么意见,对于儿子经常搞这些有的没的她们都已经习惯了。 “对了妈,这两口坛子是人家陶瓷厂的老板送你用来腌菜的。” 两口最大的九龙坛比车上那一堆九龙瓶显眼多了,放在一起,就像是父母带着一堆孩子。 果不其然,王芳的注意力马上就被这两口坛子给吸引住了。 就跟得了两个大宝贝一样,实在是喜欢得紧。 等了两天,空间里的醅料已经发酵的差不多了,可以开始上甑蒸酒。 张安没等到晚上,下午就关上书房门钻进空间开始干活。 生火、放锅加水,然后把发酵好的醅料上甑。 其实蒸醅料跟蒸米没什么区别,只是多了一口天锅冷却,还要注意接酒。 火烧的很旺,很快出酒口就开始滴起了酒滴。 一股浓浓的酒香味飘到张安的鼻子里面,即便是酒量不小的他也感觉到有些上头。 接好的酒头张安直接撒在地上,虽然人不能喝,但用来敬这片空间却是不碍事。 毕竟空间帮了他这么多,这第一口确实应该敬给这片大地,反正也不浪费是不是。 可能是酒甑太大,里面的酒甑比较多,而且火灶里也烧的比较旺的原因。 出酒口一开始只是慢慢的滴酒,慢慢的就流成了一根细线,跟屋檐水一样,哗啦啦往坛子里淌。 自己酿的酒,肯定要先尝尝,张安接了一小杯,轻轻地抿了一口。 酒刚入喉,整个人就跟提神了一样,刚才闻到酒头的时候,他就挺上头的。 现在亲口尝到之后,这酒度数确实不低,比黄二爷给他的那一坛还要高上一些,怎么都得七十度往上走。 这样的酒,肯定没几个人能喝,就连张安自己最多来上两杯就得认输,实在是有些上头。 原先张安还想着这酒要不要勾兑,但现在张安已经不用考虑答案了。 这样的酒要拿出去的话,不经过勾兑太容易喝出事情。 张安正思考着问题,结果发现出酒的速度变慢了,开始一滴一滴的流淌。 抬头一看,发现是天锅里的冷水已经蒸热了,难怪冷却速度变得那么慢。 念头一起,张安就跟水娃一样,控制着泉眼里的冷水进入锅中,而锅中的热水直接浇在了地上。 没过一会儿,出酒口的出酒速度果然又变成了细线。 接下来就是无限循环的活,因为要添柴跟换水,张安没法从空间里出来。 就一直在火灶边上等着醅料蒸完,这一等,就等了十几个小时。 期间张安感觉有些饿了,便抓两只兔子宰了烤,一边吃一边等的情况下,张安也并不觉得无聊。 一百多斤米的醅料,最终还是蒸了两次才彻底蒸完,总共蒸出了三坛子多一点白酒。 按照一坛十斤的量,总共三十多斤的样子。 算下来要比黄二爷上次自己甑的时候,出酒要出的多。 这可能是因为张安自己用的血米都是空间产的,也可能是因为张安用了方子上记载的酒曲,所以出酒率要稍微高一些。 但总得来说,这出酒率比王新华他们家酒坊要低得多。 毕竟他们家一百斤醅料,最少能蒸出四十到五十斤白酒。 不过张安也并不失望,这酒要是放在外面,那可是原浆级别的白酒。 这三十多斤血米酒浆,张安只要稍加勾兑,那产量就完全起来了。 因为怕醉倒,张安并没有继续喝,而是开始泡米,继续下一锅。 毕竟旁边还堆着一千多斤血米,这些张安可都是要用来酿酒的材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