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聊着,王硕也到了。
他身边跟了俩人,一个是曾经见过的马卫都,一个是不认识的中年男人,瞧那眉眼五官和王硕还有些挂像,也不知是亲戚还是赶巧了。
到了饭店大门口,王硕没有过来跟众人汇合,而是先奔着李成儒的立标奔驰去了。
到了车前,他抬脚在保险杠上蹭了蹭鞋底儿,然后这才晃晃悠悠迈上台阶,对李成儒道:“看见你们这些万恶的资本家,我这脚底板儿就痒痒的慌。”
正处在人生巅峰的李成儒也不惯着他,嘿声道:“这也不过瘾啊,要不我踩油门的时候你再来一脚?”
王硕斜眼道:“那不成,我怕把你水箱踩漏喽。”
见两人一来就斗嘴,史铁升站出来打岔道:“人都到齐了吧?齐了咱也别在这干杵着了,该入席入席、该点菜点菜。”
说着,解了手刹,示意张延推着自己往里走。
王硕、李成儒等人也忙跟在左右。
王硕看了眼推车的张延,明知故问的戏谑道:“怎么着铁升,你这是终于舍得花钱找护工了?”
想起史铁升先前的叮嘱,张延当即一撸袖子横眉立目。
王硕还以为他真的恼了,下意识退开半步小心提防。
就见张延展示着双臂的肌肉,一本正经的道:“我其实是铁升老师雇的保镖——您瞅瞅,这都是打小练的块儿。”
李成儒见状哈哈大笑,后面几人也是忍俊不禁。
“屮~”
王硕骂了一声,然后自己也笑了,摇头晃脑道:“练块儿没用,瞧见爷们刚才那架势没,正经八百的军体拳,我跟你们说,当年在部队的时候……”
“硕爷~”
后面李成儒打断道:“你们老爷子的事儿就别提了,咱能说点建国以后的吗?”
其实王硕也当过兵,不过是干的是卫生员,而李成儒这话的意思是:你们家正经当过兵的也就你爸爸了。
王硕立刻反唇相讥:“建国以后就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了,我怕你听多了睡不着觉!”
说笑间,众人熙熙攘攘进了包间。
王硕当仁不让的坐了主位,史铁升坐在了他左手边,张延就在史铁升下首,对面是李成儒和马卫都。
再往下排,才是那位不认识的,以及侯姚华、冯晓刚、葛由这些人。
在《编辑部的故事》正式播出前,葛由还是个不出名的小演员,冯晓刚也只是个跨界的美工。
而张延虽然年轻,虽然是个写通俗小说的,但怎么说也是热销二十万册的作家,在这一桌算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入席之后,王硕才对张延道:“我就不自我介绍了,这小眼睛的是马卫都,以前是编辑,现在是编剧,中间还开过一阵子……”
“中间这段儿掐了别播!”
马卫都忙拦住他的话茬,对张延笑道:“你那篇《小淘气梦游互联网》我看了,写的有点意思。”
“确实挺有意思。”
在对面敬陪末座的冯小刚,也紧跟着点头附和——他是来之前特意看的这本书,所以现在印象十分深刻。
这时王硕又指着那不认识的,介绍道:“那是北影厂的朱小平,也是个编剧,目前正给央视扛活儿呢。”
马卫都忙补充道:“老朱是去给《三国演义》当编剧的,这活儿可不是一般人能干的!”
这话让张延对朱小平肃然起敬,虽然是改编而不是原创,但这年头能给四大名著当编剧的,绝对不是省油的灯。
“朱老师。”
张延忍不住好奇的追问:“这《三国演义》大概什么时候能拍完啊?”
“不好说。”
朱小平摇头道:“这是央视迄今为止最大的一个项目,一切顺利的话估计两三年就差不多了,要是不顺利……四五年也未必能拍完。”
这话张延倒是不意外。
《西游记》、《红楼梦》都是拍了好几年才拍完的,投资更大的《三国演义》肯定也是慢工出细活。
“谁演关二爷?”
李成儒也紧跟着追问。
“暂定是西安话剧院的陆树名。”
“那曹操呢?”
“是……”
眼见话题全跑到了三国,王硕屈指在桌上敲了敲,嚷嚷道:“哥几个、哥几个,咱能不能先聊正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