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要不要去呢?
从全运败将到大运冠军,这两年里,罗子晴做了很多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成了国家队这些年来第一个拿到保送却放弃资格自己重新考大学的人,认识了很多新的朋友,上了有好有坏有意思也有无聊的课,去学校的新年联欢会上表演过,也尝试了每周一半在课堂一半在训练馆的神奇作息。
她的生命中有过太多迎合和身不由己了。所以现在,从那种生活方式被彻底宣布不可行的那一刻开始,罗子晴就下定决心,只做自己想做的事情。譬如这次大运,恢复的是很一帆风顺的,表现也没话说,大家都劝她该留下来试一试世锦和奥运,罗子晴也不否认他们说得对。可她就是还不那么想回归从前那种几点一线的生活,也就理所当然地拒绝了。
什么划算不划算,对不对的呢?人就活这么一次,没有必要都斤斤计较着。父亲斤斤计较了十八年,每一步都计算得分毫不差,最后也全都成了镜花水月一场。也许以后,她还会再“复出”一次也不一定,未来的事,谁知道呢?反正,现在只是日复一日地记录着自己独一无二可也不是多么优秀精彩的生活,不也合了不少人的兴致吗?
世界这么大,世上的人那么多,总会有一些人是“同好”的,说不定在哪个拐角就遇上了呢。
至于刻意的讨好,那就不必要了吧。
也没有用。
罗子晴对一个“铁粉”印象极为深刻,没什么别的原因,就是每条视频下面这位都会评论:“为什么不把你的世锦赛全能银加进简介呢?”有人提醒他,这一期是旅行小记,和体操赛事没关系,就没必要刷屏了吧;但他却锲而不舍地回:“美国那个嗑药了!再早不知道,19年绝对已经有问题!罗子晴其实是全能冠军啊,怎么可以不写出来?”
“子晴,你朋友圈的写真绝了!一会儿我和小玫准备去改善一下伙食,烤鱼,你想吃不?”刚回房的室友喊她:“对了,你那个vlog我也看了啊,妈呀,你胆子太大了,还敢玩儿蹦极。”
“去呀,我马上就来。”
罗子晴笑着答应,手指不停动作,像之前每一次看到这条评论时一样,悄悄把它删掉。
那块银牌?它能让那次世锦……不成为人生噩梦,已是足够幸运。遗憾倒是有的,但应该属于另有其人吧。东京奥运会那场全能,罗子晴看直播的最后都看哭了,真情实感到前排的乔念和付天怡同时给她递纸巾。她当时就觉得,简秋宁是肯定不会退役的。或者说,休息一阵便该回去。比如今年的大运会,就是一个很好的复出之机对不对?结果人家去倒是去了,却是以小组记录员的身份,直接从运动员变成工作人员。', '')